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冷刀宫颈锥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67±2.24)m L,对照组为(16.85±1.98)m L,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41±0.89)min,对照组为(9.11±1.23)min,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比无意义(P>0.05)。两组术后创面感染、宫颈狭窄发生率、出血时间、术后排液等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但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操作简便,能在切除病变的同时消除HPV感染因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高危HPV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病情在治疗后均明显缓解。结论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均易被患者接受,但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手术持续时间和HPV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在治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治疗宫颈内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均确诊为宫颈上皮瘤变Ⅲ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对照组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灶残留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瘤变的效果均显著,但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χ^2=4.476,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18.75%(χ^2=4.17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03%(1/33)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χ^2=5.345,P<0.05)。结论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优势更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以及免疫功能。结果术后1、2、3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h1类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改善免疫功能,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丽丽  黄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29-3231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形电环切术患者为治疗组,选择63例同期因宫颈上皮内瘤变未行宫颈环形电环切术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76.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4,P<0.01);治疗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平均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产妇孕周及流产、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宫颈电环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可使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质量增高,但不增加孕周、流产及剖宫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李国丽 《中国药业》2011,20(15):68-69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Ⅱ~Ⅲ级、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Ⅱ~Ⅲ级、Ⅲ级CIN的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行宫颈锥形切除,观察手术后感染和出血、病灶残留情况,随访手术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随访观察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持续及其转阴时间.结果 术后发生宫颈感染21例(8.82%),术后平均出血时间为9 d;术后发生病灶残留25例(10.50%);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复发9例(3.78%);术后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平均时间为7个月.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切除高级别CIN病变的同时,还能有效清除高危型HPV感染,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本科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86例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3例,对照组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试验组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出血量、治愈率、术后感染率及宫颈狭窄率。结果试验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时间、治愈率、术后感染率及宫颈狭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腔镜电切术均为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而宫腔镜电切术具备更佳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接受单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对照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水平、HP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gG、IgA、IgM、CD4+、CD4+/ 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的HP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凝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HPV-DNA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66例进行疗效观察,分析LEEP术的优势。方法将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LEEP术治疗的66例作为治疗组,施以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的1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宫颈塑形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95.5%,对照组治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复发率、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产生的组织损伤小,安全精确,效果显著,同冷刀宫颈锥切术相比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的临床价值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将116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研究组行LEEP治疗,对照组行CKC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痊愈率、术后并发症、宫颈上皮内瘤变残余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痊愈率及脱痂期出血量、术后宫颈管狭窄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残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均有确切的临床效果.LEEP治疗相对CRC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更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宫颈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0例施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100例施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比较不同方法治疗CIN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方法相比较,LEEP组的术后宫颈形态恢复效果低于CKC组:即术后宫颈内口及宫颈管炎症组织增生、挛缩、黏膜外翻较CKC组多;LEEP组的术后恢复期较CKC组长;LEEP组的术后创面脱痂、创面出血、排液及晚期大出血概率大于CKC组;CKC组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率明显低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过程中,CKC可以有效减少病情复发及预防高危HPV的持续感染,与LEEP术治疗CIN比较,术后宫颈形态恢复好,术后恢复期限短,术后创面脱痂、创面出血、排液及晚期大出血概率小,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宫颈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使用电切术治疗,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平均手术时间7min,平均出血量6ml,治愈率90%。结论宫颈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疗效确切、可提供完整病理标本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冷刀宫颈锥切术予以诊断和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宫颈LEEP刀锥切术予以诊断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方法与病理活检结果的相符率以及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宫颈锥切术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刀锥切术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涂运珍 《海峡药学》2015,(3):152-154
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老年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免疫球蛋白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社会职能缺失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1复发情况:观察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3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2免疫功能:观察组患者的Ig G、Ig A、Ig M以及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3社会职能和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的职业和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性、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理解、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的缺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有助于彻底清除HPV、减少疾病复发率、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社会职能和生活质量,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眉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5):389-39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和年龄、婚育状况及病情等,分别选用LEEP(观察组)与CKC(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96.7%,观察组治愈率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EEP手术时间明显短于CKC,且术后出血、宫颈粘连及宫颈机能障碍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70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理结果,手术情况和患者复发率。结果 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治疗效果较好,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者为45例,占64.29%;病理结果下降27例,占38.57%;病理结果上升8例,占11.43%。70例患者治愈68例,占97.14%。结论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CIN有很好的疗效,患者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CIN伴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EEP+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LEEP治疗.比较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圈电切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LEEP组与CKC组,每组40例。LEEP组给予LEEP治疗,CKC组给予CK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复发率及妊娠情况。结果:LEEP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正常妊娠率高于CK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CK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疗效较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正常妊娠率高,复发率低,与CKC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间接受治疗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对甲组患者应用普通电刀锥切术开展治疗,对乙组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开展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甲组锥切标本高度、术后病灶残留率、术后病变复发率、术后高普通电刀锥切术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率均优于乙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③乙组宫颈内口切缘高于甲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应用普通电刀锥切术或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开展治疗,二者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是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法比较而言,普通电刀锥切术在复发率、标本大小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