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16例眩晕患者为选择对象,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仪测定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方向及音频信号。结果检查表现为216例眩晕患者中有192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VBA)异常,其阳性率为88.9%。结论笔者认为TCD检查是一项安全、简便且又准确的检查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异常1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德国DWL生产的χ2经颅多谱勒超声仪,探察13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13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血流速度异常的患者约占88%,以阳性结果患者作为研究讨论的对象。结论:经颅多谱勒(TCD)简便,无创,价廉,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脑血管病的检查,并且TCD检查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较好地反映所测血管的情况,可以动态观察病情进展及转归,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薛枫  叶新春  何龙锦 《中国医药》2008,3(12):759-760
目的探讨椎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40例VBI患者的椎动脉MRA及TCD的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诊断价值。结果VBI患者TCD的阳性率为92.5%,椎动脉MRA的阳性率为62.5%。结论椎动脉MRA与TCD的联合检查对VBI的病因诊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利用德国DWL-L1型TCD超声仪,探查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在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检测均以血流速度异常为主,占78.3%为主要讨论对象。结论TCD具有准确、安全、无创伤、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对判断脑缺血程度、确定病变血管及病因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iciency,VBI)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缺血性的血液循环障碍,我们对1 2 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 2 0例中,男74例,女4 6例,年龄36~6 3岁,病程1  相似文献   

6.
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观察,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但是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以下简称TCD)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观察及其变化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问题,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自1989—04以来对154例因头晕、视物眩转、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和)麻木等症状,临床以眩晕待查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的病人做TCD检查,现将所得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TCD对眩晕的病因鉴别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娴 《淮海医药》2012,30(2):142-14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与40例正常健康人行TCD和颈部超声检测,主要记录椎-基底动脉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及每分钟血流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椎动脉内径左侧占优势,正常人与患者患侧、患者患侧与健侧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CD与彩色多普勒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检测价值。方法对49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TCD跟踪检测,并进一步对收缩峰值(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评估,异常者同时检查CT、MRI。结果 Vs降低明显,PI、RI指数均增高(P< 0.01)。结论 TCD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中风的预测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累及椎动脉或(及)基底动脉。近年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应用,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定性、定位诊断提供了一项无创伤且简便、安全的技术手段。本文通过对150例该病患者的TCD检查,初步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多普勒超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门诊。年龄32~80岁,平均59岁;男96例,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CDT)联合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30例和7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灵敏度度65.6%,特异性92.2%,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灵敏度91.4%,特异性86.5%。结论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疾病的超声检测中,是否能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是将经颅脉冲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联合检查,对颅外椎动脉、颅内椎-基底动脉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可减少单一检查的片面性,使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MS0000TCD仪,以2MHz、8MHz探头分别检测椎动脉起始段,寰枢段,颅内段,基底动脉,分析各血管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与频谱形态等。结果发现椎动脉(VA)和(或)基底动脉(BA)异常127例,动脉硬化65例,其中合并血管狭窄13例。总异常率为84%。结论应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性的方法,并可动态观察,适时了解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盗血程度及类型的关系.方法 对80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回顾分析,其中24例进一步行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DSA).以同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判定盗血程度,以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盗血为类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盗血程度及盗血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4例进一步行DSA检查者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严重程度同TCD检查同侧椎动脉盗血程度成正比(t=15.59,P<0.0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盗血程度无关(P>0.05).基底动脉参与盗血的患者中有21例(77.8%)存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未参与盗血的患者中有18例(3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同侧椎动脉盗血程度无关,与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盗血密切相关,关注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盗血有利于分析患者病情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梅尼埃病与脑血管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TCD探查53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梅尼埃病的53例病人眩晕缓解期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流速及血管搏动指数异常,提示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血管壁弹性和顺应性降低者16例;未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血流情况异常者.结论TCD能对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可作为诊断梅尼埃病的常规检查应用于临床,以鉴别梅尼埃病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相似文献   

14.
陈樱红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13-1214
TCD检测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性、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并且能动态或实时了解椎基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将我院近3年来161例临床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及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椎基动脉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TCD对62例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CD对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为VBAIV的患者进行TCD常规检查及转颈时基底动脉流速的变化.结果:62例中老年人VBAIV异常率为82.2%,转颈后基底动脉流速明显下降,转颈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颈后基底动脉血流下降大于20%者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能力差,存在椎基底动脉狭窄等病变的可能.TCD检查简单、方便,对脑血管和脑血流状态反映较灵敏,对该病的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中的彩色多普勒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椎动脉检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无创、有效的检出椎动脉的异常,有助于临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7.
韩晓景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77-2677
对2003年5月~2004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9例,经颅多普勒(TCD)资料进行分析,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中收缩期血流速度(VP)和脉动指数(PI)值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男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3例,同期进行体检健康人群为健康组50例,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结果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83例,健康组5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及血流参数比较P <0.05,有显著差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灵敏度91.56%,经颅多普勒超声灵敏度65.06%.结论 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超声检测中,能够将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联合诊断,对颅外椎动脉、颅内椎-基底动脉相互结合进行全面观察,增加了诊断的正确性,避免了单一检查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显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对后颅凹和脑干病变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本研究对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患者行NMRI检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①30例受检者是1990—10~1991—07的住院患者,参照1985年Bogous—Larsky等提出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对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3粒,3次/日,对照组(30例)给予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5mg,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口服,5mg,每晚一次。一个疗程(4周)后,观察用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TCD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脑心通胶囊治疗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总有效率为87.5℅,西比灵的总有效率为8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与西比灵相当,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比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