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保健指导水平 ,我们对2 0 0 2年来我所进行婚前检查的欲婚男女共 490 5人全部进行了 HBs Ag检查 ,同时对 HBs Ag阳性者进行了乙肝病毒标志物测定 ,现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资料来源于 2 0 0 2年 1月~ 12月间进行婚前检查的欲婚男女 ,筛查出 HBs Ag阳性 2 73例。其中男性 15 0例 ,女性 12 3例 ,对查出的 HBs Ag阳性者全部进行了 HBV标志物测定。1.2 方法HBV标志物测定用酶联免疫法 ( EL ISA) ,试剂盒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 结果2 .1  HBs Ag阳性检出率表 1  H…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Q-PCR法检测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方法对587例临床血清标本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免疫学对比检测。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相关。以含有HBe Ag(+)的(HBs Ag(+)/HBe Ag(+)/HBc Ag(+))模式和(HBs Ag(+)/HBe Ag(+))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35%(169/183)和100%(17/17),均显著高于其他HBVM模式(P<0.01)。结论 HBe Ag和HBV-DNA有明显的相关性,定量检测HBV-DNA能真实反映HBV复制情况,为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HBV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血清标志物(M)的相关性确定其临床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及乙型肝炎携带者共245例,和45例抗病毒治疗1年治疗前后的留置血清,检测其Pre-S1Ag和HBV-M及HBV -DNA。结果检测分析245份乙型肝炎患者及携带者的Pre -S1Ag和HBV -M及HBV-DNA ,发现HBsAg、HBeAg和抗-HBc均阳性者组Pre-S1Ag与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95.3%和94.1%,在HBsAg阳性,HBeAg/HBeAb阴性,抗HBc阳性组中,Pre-S1Ag与HBV-DNA检出率分别为83.3%和85.4% ,Pre-S1Ag高检出率伴随HBV-DNA阳性率,HBV-DNA与Pre-S1Ag检出相关性差异无显著性,x2=3.40,P>0.05;HBV-DNA与HBeAg比,x2=88.01,P<0.001,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re-S1Ag的检出率及与HBV-DNA的符合率显著高于HBeAg,在HBeAg阴性抗-HBe阳性组中,Pre-S1Ag仍能达到较高的检出率73.8%。45份HBsAg、HBeAg和抗-HBc均阳性者组患者留置血清在用抗病毒药物治疗1年后检测其用药前后Pre -S1Ag和HBV -M及HBV -DNA ,发现HBeAg和HBV-DNA有不同程度的阴转时,Pre-S1Ag并无明显的改变。结论Pre-S1Ag比HBeAg更能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的复制,尤其对HBeAg阴性的患者更具临床价值,对临床观察抗病毒治疗疗效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结果阴性的标本进一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VB-LP),用以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是否复制的临床价值。方法以3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HBV-LP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进行HBV-DNA、HBV-LP和HBe Ag的阳性率差异性比较,比对HBV-DNA及HBe Ag阴性患者检测血清HBV-LP的阳性率。结果 HBV-LP阳性率为78.8%,较HBV-DNA、HBe Ag均敏感。HBV-LP检出率为78.8%高于HBV-DNA(70.8%)(χ~2=0.4674,P>0.05),二者无显著性差异,HBV-LP和HBe Ag检出率(40.7%)比较(χ~2=91.058,P<0.01)二者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HBV-LP的HBe Ag阴性患者阳性率为69.3%,对比HBV-DNA阴性患者HBV-LP阳性检出率(11.27%)(χ~2=62.43,P<0.01)显著高;有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检测HBV-DNA和HBe Ag皆是是阴性的标本中,检出4例HBV-LP阳性。结论血清HBV-LP检测是对HBV-DNA及HBe Ag检测的补充,HBV-LP是鉴别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是否复制的敏感指标,对提高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 PCR)方法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的数量及探讨其与 HBV标志物 (HBV M)表现模式的关系 ,以指导临床。方法 共 2 4 4份临床血清标本 ,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 PCR分析系统 ,HBV M采用 EL ISA法。结果 经 FQ- PCR检测 ,99例 HBs Ag(+) / HBe Ag(+) / HBc Ab(+)的标本 ,其血清标本 HBV DNA亦全部阳性 ,平均 HBV DNA拷贝数为 1.82× 10 7copies/ ml;96例 HBs Ag (+) / HBe Ab (+) / HBc Ab (+)的标本 ,其 HBV DNA检出率为 6 6 .7% (6 4例 ) ,平均拷贝数为 1.82× 10 4 copies/ m l;11例 HBs Ag (+) / HBc Ab (+)的标本其 HBV DNA检出率为 6 3.6 % (7例 ) ,平均拷贝数为 7.94× 10 4 copies/ ml。结论 血清 HBV DNA水平与 HBV M表现模式有关 ,HBs Ag (+) / HBe Ag (+) / HBc Ab (+)的标本 HBV DHA值显著高于 HBs Ag (+) / HBe Ab (+) / HBc Ab (+)的标本和 HBs Ag (+) / HBc Ab (+)的标本 ,提示 HBs Ag与 HBe Ag的存在影响 HBV DNA水平。 FQ- PCR能实现准确定量 ,可以检测 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 ,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患者,分析尿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46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患者,均实施临床诊断、血清诊断以及肾活检全部有效确诊。所有患者实施尿HBV抗原检测,最终针对抗原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46例患者肾小球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率为78.26%(36/46);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 Ag)阳性率为21.74%(10/46);患者血清HBs Ag阳性率为86.96%(40/46);患者尿HBs Ag阳性率为78.26%(36/46);患者尿HBs Ag阳性率、血清HBs Ag阳性率以及肾小球内HBs 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肾小球疾病的患者,临床检测表现为尿HBV抗原阳性的患者,最终可以判断患者患有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HBV-LC)、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分布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相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病程不同阶段的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丹东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50例、肝硬化(LC)100例、肝癌患者50例,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定量动态检测HBs Ag水平,荧光PCR定量动态检测HBVDNA载量,并对HBVDNA水平及HBs Ag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Bs Ag定量值大小: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CHB中检测值最高,其次为肝硬化,肝癌组检测值最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定量和HBs Ag呈现相同的规律,即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 HBs Ag定量值和HBVDNA定量值一样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中呈逐渐下降渐下降趋势。2 HBs Ag与HBVDNA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可以使用HBs Ag与HBVDNA互补评估HBV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流行地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为7.18%[1]。2014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 Ag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随着肿  相似文献   

9.
吴光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431-1432
目的:了解南昌市湾里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HBsAg检测.结果:共检查9 038人,检出HBsAg阳性241例,阳性率2.67%.2005~2008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3.66%、2.90%、2.28%、1.90%,差异有显著性(P<0.0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9 038人中,检出男性HBsAg阳性111例,阳性率4.07%;女性HBsAg阳性130例,阳性率2.06%.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15~49岁平均阳性率为2.40%,50~60岁以上平均阳性率为5.2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加强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和复种工作,严守健康合格证发放标准,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持证监督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类型、HBV感染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毛细管电泳仪应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技术对239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的检测,并对于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唐山地区乙型肝炎患者的239例样本中未检出基因型5例(2.1%)。已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234例样本中共检出B、C、D 3种基因型,其中B基因型30例12.8%,C基因型203例86.8%,D基因型1例0.4%,C基因型为主要基因型。C基因型感染者与B基因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基因型感染者血清中抗-HBe阳性率显著低于B基因型(χ2=13.093,P<0.01)。C基因型在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所占的比例均大于B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严重程度与C基因型相关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王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92-193
目的探讨快速传染三项检测在门诊科室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统计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就诊需进行门诊侵入性诊疗或手术的患者1324例,对所有患者在相关治疗或检查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艾滋病抗体(抗-HIV)和丙肝抗体(抗-HCV)的检测。结果 1324例血清标本中共检出HBs Ag阳性94例,阳性率7.10%;抗-HIV阳性5例,阳性率0.38%;抗-HCV19例,阳性率1.44%;94例HBs Ag阳性患者中,男性58例,感染率为6.64%,女性36例,感染率为7.98%,男性与女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5例抗-HIV阳性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感染率分别为0.46%与0.22%,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9例抗-HCV阳性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0例感染率分别为1.03%与2.22%,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患者创伤性操作前快速检测传染三项,能有效减少和杜绝疾病的医源性传播,预防院内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李瑞芳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1):828-829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所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应用贺普丁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18例患者乙肝病毒 HBV DNA均阳性 ,其中 HBs Ag+抗 - HBc+HBe Ag阳性者 (大三阳 ) 14例 ,HBs Ag+抗 - HBc+HBe阳性者(小三阳 ) 4例 ,Child- pugh分级中 B级 13例 ,C级 5例 (贺普丁持续使用 1a,复方鳖甲软肝片从观察期起 3个月~ 9个月使用 ,共用 0 .5 a)。结果 :治疗 1a 17例患者 HBV DNA持续阴性 ,肝功能保持正常 ,Child- pugh分级下降≥ 2 ,1例患者治疗 9个月时 HBV DNA再次转阳 ,肝功能再次波动。结论 :贺普丁加复方鳖甲软肝片可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抑制病毒复制 ,阻止或减轻肝纤维化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简报     
常熟市冶塘公社薛巷大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1982年5月中旬,我站对本市冶塘公社薛巷大队小学及第一、二生产队社员共320人作了一次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调查。方法采用血凝法(检测HBsAg和抗—HBs)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抗-HBs)检测HBV的三项标志。调查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13.8%(44/320)。在HBsAg阴性者中检出抗—HBs阳性者76例,即HBsAg系统阳性率为37.5%。在HBsAg系统阴性者中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FI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ECLIA(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三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方式的精密度与灵敏度。方法通过对168例血清样本采用ELISA、ECLIA及TRFIA三种方法平行测定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的HBs Ag水平,并根据结果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结果进行低浓度HBs Ag检测时,ECLIA的阳性检出率较ELISA吸附试验和TRFIA的检出比率值均高,且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采用ELISA法检验,发现其具有灵感度高,对HBs Ag进行阳性测试时验出率也较高,并在检测低浓度HBs Ag时更能凸显其优势,因而ELISA法作为对低浓度HBs Ag检测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人群脂肪肝发病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以2006年来我院进行消化系B超体检者3963例为调查对象,对其消化系B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检出阳性率17.11%,其中男性检出率30.88%,女性检出率9.60%,轻度脂肪肝占86.73%,中度占13.27%.结论 同一年龄段脂肪肝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阳性者大部分为轻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性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LIA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其体内HBV感染性标志物进行检测,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应用CLIA法检测时,HBs Ag、HBe Ab及HBe Ag的阳性检出率相比于ELISA法明显升高(P <0.05);此外,CLIA法对低水平HBs Ag的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ELISA法(P <0.05),且CLIA法与ELISA法检出的最低浓度分别为0.031 IU/mL与0.128 IU/mL。结论相比于ELISA法,CLIA法对HBV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准确率更高,可作为诊断乙型肝炎的一项重要检测方法,并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乙肝两对半、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乙肝两对半、前 S1抗原与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183 0份血清用 EL ISA方法测定 HBV“两对半”和前 S1抗原 ,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 HBV- DNA含量。结果 不同两对半模式血清 HBV-DNA阳性率不同 ,检出率以 HBs Ag( )和 /或 HBe Ag( )组最高 ;共检出前 S1抗原阳性血清 73例 ,其中 HBV-DNA检出率为 90 .4% ( 66/ 73 )。结论 前 S1抗原与 HBe Ag、HBV- DNA有较好相关性 ;FQ- PCR检测可更准确反映 HBV感染及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 据报道,我国至少有一亿多人感染乙肝病毒(HBV),由此所造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者为数可观。每位HBs Ag阳性者都希望能转阴。的确,阳性者有不同比例自然阴转率。据医学上统计,急性乙型肝炎的病后自然阴转率可达到80%,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某社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分析及发病趋势,了解不同人群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对近年来所有该社区的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某社区人群HBs Ag感染率为3.94%(103/2613),HBV感染率为4.63%(120/2613)。HBs Ag阳性率和HBV阳性率其发展趋势随着年龄组减小而减小。结论从近几年的某地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可以看出,该病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对传染病卫生防疫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对乙型肝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HBs Ag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TNF-α抑制剂治疗,包括依那西普或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25 mg每天2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HBV-DNA水平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治疗期间未应用或自行停用抗HBV药物6例,应用TNF-α抑制剂后出现HBV大量复制5例,明显肝功能异常3例,其中表现为爆发性肝炎1例,该3例患者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结果为大三阳,且初治时HBVDNA呈中、大量复制;6例患者中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结果为小三阳,应用依那西普4年余未应用抗病毒药物,HBV维持少量复制状态;5例HBV大量复制患者给予停药处理,停药后经积极护肝及抗HBV治疗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HBV复制减少,其中2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情好转后继续应用生物制剂及抗HBV药物,未再出现HBV复制活跃。15例患者中应用TNF-α抑制剂同时应用抗HBV药物9例,治疗期间未出现HBV复制活跃,其中2例HBV大量复制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加用生物制剂,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情均稳定。结论 HBs Ag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TNF-α抑制剂可增加HBV复制、肝损害的风险,抗HBV治疗可降低该类患者乙型肝炎病情复发的风险,但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和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