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21):2941-2943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 2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周。治疗期间均停用与本研究相关的局部物理治疗及口服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单用玻璃酸钠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陈清河 《海峡药学》2016,(9):190-191
目的:比较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4%);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低,而Lysholm评分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当中,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恢复膝关节功能,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纯玻璃酸钠组(对照组)与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组(联合组),分别给予单纯玻璃酸钠及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和24周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膝的功能改善状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下降更明显(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升高更显著(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5,(6):450-453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7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组)和实验组(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组),对比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在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方面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实验组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对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对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4例O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联合治疗OA,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62例)和观察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氨基葡萄糖,62例).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Lysholm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其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5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明显低于治疗前[(3.1±0.9)分比(7.1±1.9)分,(4.8±1.2)分比(7.2±1.6)分,均P<0.05],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92±16)分比(46±12)分,(77±15)分比(45±12)分,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2% (59/62)]高于对照组[64.5% (40/62)](P<0.05).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关节腔给药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的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5.4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且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灯盏花素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更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70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的观察组,及塞来昔布片治疗的对照组,5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VA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3周后,两组间的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6.3%,对照组为62.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可有效缓解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骨关节修复,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叶雷  陆丽娟  张中军  邹军 《江苏医药》2013,39(3):293-295
目的 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B组用35μg/ml臭氧10 ml关节腔内注射;C组用玻璃酸钠2ml;A组应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1、3、6、12个月时患者的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组VAS评分降低和Lysholm评分增加程度均明显大于B、C组,持续时间最长.A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B组的80.00%(P<0.01)和C组的83.33% (P<0.05).三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臭氧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疗效优于单用臭氧或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活络止痛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次,1次/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活络止痛丸,4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膝功能Lysholm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降低,Lysholm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活络止痛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VAS、WOMAC和Lysholm评分,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配合臭氧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3例,经知情同意后,按自愿选择原则,分为玻璃酸钠配合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联合组)与单纯臭氧组(臭氧组),分别给予玻璃酸钠配合臭氧(45μg/mL注射10 mL)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观察注射前、15、30、60、90 d患者VAS评分、治疗有效率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膝的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与臭氧组VAS评分均有下降(P<0.05),联合组更明显(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例),臭氧组为62.8%(27/43例);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较治疗前均有增高(P<0.05),联合组增加显著(P<0.01)。结论玻璃酸钠配合臭氧用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膝O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4例采用单纯关节内注射透明玻璃酸纳,观察组78例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比较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随访12个月后对两组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关节功能评价,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玻璃酸钠,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骨肽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行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0例以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骨肽片治疗,持续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股二头肌、股四头肌锋力距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骨肽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门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78膝)分为治疗组26例(39膝),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26例(39膝)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1、6个月时评估两组疗效,分别采用Lysholm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8%(37/39),对照组为79.4%(31/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个月,治疗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69.31±11.57)分和(85.38±11.22)分,对照组分别为(62.36±15.12)分和(71.26±10.61);治疗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82±1.22)分和(1.52±0.52)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关节镜下清理术是一种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术后予关节腔注射内得宝松、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得宝松、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钠注射组和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组。术后随访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包括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结果在术后半年的随访中,联合得宝松、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钠注射组的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组(P<0.05)。结论镜下清理术后联合得宝松、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可显著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每次25mg,共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给药,首次给予塞来西布片(非甾体类消炎药)400mg,以后每次200mg,1天2次,连续服药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周后和随访6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3周后与随访6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痊显效率为32.5%(23/40),两组显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瘀血痹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 L/次,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瘀血痹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Lysholm、VAS和ADL评分以及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3.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和ADL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瘀血痹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关节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往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三种用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全部病例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三组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和得宝松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臭氧、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连续5周;观察组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连续5周,并在前3周同时注射臭氧联合针刀松解。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3周、第5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VAS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在治疗第3周、第5周、第8周、第12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第16周VAS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下降更明显;同一观察点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臭氧联合玻璃酸钠配合针刀松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快速缓解疼痛,促进了生物力学平衡失调的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无不良反应,且远期疗效优于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20.
罗灏  刘君 《安徽医药》2014,(6):1077-1079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在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康复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臭氧+玻璃酸钠+曲安奈德+庆大霉素联合膝关节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腔内注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VAS疼痛评估、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表面肌电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的中位频率和平均频率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腔内注射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治疗早期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有效提高股四头肌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