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报告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皮肤组织及黏膜感染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通过对患者采取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多尿期护理等措施,可减少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皮肤组织感染的发生,并可明显的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张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633-634
目的总结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要点。方法严格消毒,认真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加强皮肤及黏膜的护理。结果 24例新生儿患儿经过合理的治疗及细心的护理未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密的监护及对患儿皮肤、黏膜细心护理是治疗先天性梅毒和预防患儿交叉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英  胡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148-149
通过对6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认为除正确的全身用药外,加强临床观察及皮肤黏膜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同时环境、饮食及心理护理是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刘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46-1047
目的:探讨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炎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观察护理17例川崎病患儿,结合参考文献分析并提出对川崎病患儿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结果:17例川崎病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对该类疾病应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观察口腔黏膜充血、皮肤、淋巴结及其他脏器损害情况;重视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针对疾病特点正确评估患儿,实施护理,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临床皮肤黏膜糜烂的有效实用的护理治疗方法.方法 对A、B两组对喉风散与珍珠层粉在皮肤黏膜糜烂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止痛、消炎、结痂、治愈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喉风散对皮肤黏膜糜烂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病毒疱、疹感染引起的糜烂无效.  相似文献   

6.
张月珠 《北方药学》2012,(10):113-113
目的:探讨石蜡油在新生儿会阴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新生儿会阴护理中使用石蜡油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会阴部胎脂及污物完全清洗干净,无局部皮肤破损、红肿。结论:石蜡油在新生儿会阴护理中能够完全清洗胎脂及污物,无副作用,不被皮肤吸收,不损伤皮肤及黏膜,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洗涤用品。  相似文献   

7.
潘淑曼  郑淑瑛  周莹 《海峡药学》2011,23(9):225-226
总结7例口服别嘌呤醇致剥脱性皮炎的观察和护理,重点为加强皮肤及黏膜护理,重视预防感染、休克、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加强应用皮质激素的观察及护理,是促进痊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多形性红斑并累及多部位皮肤黏膜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方法收治1例由于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渗出性)老年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给予激素、抗菌素、抗过敏、局部湿敷、纠正电解质、加强营养对症等治疗。精心护理消毒隔离,限制探视预防感染,皮肤口腔黏膜、饮食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患者经过26d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使皮疹及严重黏膜损害、紫癜性红斑、水疱减少,病情逐渐好转至治愈出院。结论重症多形红斑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对策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2011年8月-2013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54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全身护理等应对措施,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32例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者经过上述预防护理,黏膜反应症状明显减轻,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加强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痛苦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星梅  王莺  李滨辉 《北方药学》2011,8(9):118-118
总结12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加强消毒隔离、做好皮肤黏膜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12例患者中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收治鼻咽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鼻咽癌放疗护理;护理干预组35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不良反应预防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分级,张口困难程度分级,皮肤反应分级,情绪反应分级以及全身不良反应分级情况等.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分级,张口困难程度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皮肤及情绪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干预组患者全身不良反应分级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临床改善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口腔黏膜、张口困难、皮肤及情绪等不良反应,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局部防御能力差,易破损感染,再加之免疫功能不足,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差,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易患各种皮肤疾病。这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进行细心的观察,对不同的皮肤疾患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HIV/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40例和早期综合护理组40例。结果早期综合护理组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黏膜损伤、唾液腺炎、张口困难、耳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可以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黏膜损伤、唾液腺炎、张口困难、耳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山茶油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放疗所致的外阴黏膜反应中的效果。方法将98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会阴部皮肤只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会阴部皮肤采用常规护理加山茶油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涂。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外阴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及皮肤损伤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放射性外阴黏膜反应的发生率比较,经卡方检验,χ2=2.16,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程度比较,χ2=4.05,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茶油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涂对预防放射性外阴黏膜反应的效果良好,并能减轻放射性外阴黏膜反应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杨思景 《淮海医药》2012,30(2):177-178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护理措施,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小儿麻疹患儿实施发热护理、皮肤黏膜的护理、饮食的护理、肺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经临床综合治疗,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采取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对麻疹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后患者伤口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治疗的72例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与护理后,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38例(52.78%),获得有效的患者为30例(41.66%),其总有效率为94.44%,而获得无效的患者为4例(5.56%)。结论就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患者来说,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有助于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本研究对新生儿黄疸的病情变化、临床观察指标及护理进行阐述,包括黄疸程度、患儿粪便和尿液、体温、脉搏及呼吸等变化,以及光照疗法中的注意事项,对护理新生儿黄疸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天疱疮孕妇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解为特点,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其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异常有关.由于广泛的水疱及糜烂,皮肤损害面积大,渗出多,蛋白质大量丢失,加之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很容易继发皮肤及系统性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及早控制皮肤损害,尽早使糜烂面得到愈合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而在天疱疮治疗中加强支持治疗、疾病护理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1].2010年我科收治天疱疮孕妇患者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44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术后病情情况,护理半个月后,对比44例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半个月后,18例患者护理显效,造口完全痊愈,腹胀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消失,且不出现造口回缩或狭窄等并发症;21例患者护理好转,造口没有完全愈合,腹胀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得以改善,病情呈现好转趋势;5例患者护理无效,造口出现溃疡现象,腹胀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没有变化,患者护理前后病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痊愈,改善患者病症,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