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其临床症状以慢性反复发作的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多年来,饮食一直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充分说明了饮食作为溃疡性结肠炎诱发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其临床症状以慢性反复发作的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多年来,饮食一直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充分说明了饮食作为溃疡性结肠炎诱发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疾病,我院1993~2007年结肠镜检查8566例,检出溃疡性结肠炎232例,现就其内镜下表现、病理和治疗后的转归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0年间共行纤维结肠镜检查6593例,检出溃疡性结肠炎347例,检出率为5.26%,其季节检出率以冬季最高达6.72%,男女之比为1:0.53,平均年龄为40.52岁,在各种职业中机关干部、农民及工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7.08%、25.07%及24.78%,临床表现以脓血便及腹泻最常见,分别为58.21%及55.33%,病变部位累及左半结肠以下者占75.50%,次全结肠者占4.61%,全结肠者18.15%,右半结肠者占0.59%,区域性分布者占1.15%,病程小于1月者占6.05%,大于1年者占67.44%。初发型占27.95%,急性暴发型占8.93%,慢性复发型占47.55%,慢性持续型占15.56%。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我院近8年经内镜检查、临床表现及病理活检诊断为UC的病例共86例,对其临床包括性别、年龄、症状等及内镜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该组UC占同期结肠镜总例数的2.59%。临床症状以腹泻为主(95.40%);内镜下表现以糜烂和浅溃疡最多见(95.35%),直肠、乙状结肠UC多见(50.00%),全结肠UC非典型增生多见(33.33%)。结论:本组结果显示UC有如下特点:①发病率较高,占同期内镜检查数的2.59%。②局限于左半结肠者多见。③多数病变呈连续性分布,少数为区域性分布或节段性分布。④结肠镜诊断准确率高,但仍应结合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⑤部位广泛的结肠UC癌变风险大。  相似文献   

6.
赵新芳  蔡钢  李锋 《北方药学》2012,9(9):34-36
对近年来对UC中医病机的认识、中医辨证论治特点及中医辨治与内镜、病理检查相关性的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对5年来肠镜检出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复杂多样,急性活动期占71.4%,病变以直,乙状结肠型和左侧结肠型多见,结论:内镜检查可确定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的范围、程度、分期和无癌变,为临床治疗提高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和中药灌肠治疗的方法,同时并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43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高达90.28%。结论采用中医治疗与精心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整体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和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必江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84-3484
笔者近年移植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设西药组作对照进行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用药前粪便反复检查无特异性病原体.并根据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40例患者按3: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2~69岁,平均42.6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4.6年;发病部位:直-乙状结肠14例,降结肠10例,全结肠6例;慢性多发型13例,慢性持续型17例;症状较轻,每日腹泻〈5次,无或有少许肉眼脓血便17例;症状较重,每日腹泻〉5次。脓血便明显或伴全身症状13例。对照组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20~62岁,平均41.8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4.3年;发病部位:直-乙状结肠5例,降结肠3例,全结肠2例;慢性复发型4例,慢性持续型6例;症状较轻,每日腹泻〈次,无或有少许肉眼脓血便7例;症状较重,每日腹泻〉5次,脓血便明显或伴有全身症状3例。两组基本情况、病情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的疾病特点,评价内镜结合病理检查对该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40例UC患者与40例CD患者的内镜、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疾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卵石样改变、裂隙样溃疡、假性息肉)、病理表现(瘘管、非干酪样肉芽肿、裂隙样溃疡)。结果 CD患者内镜下卵石样改变、裂隙样溃疡占比分别为27.50%、32.50%,高于UC患者的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疾病患者内镜下假性息肉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患者病理瘘管、非干酪样肉芽肿、裂隙样溃疡占比分别为25.00%、52.50%、32.50%,均高于UC患者的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患者有卵石样改变、裂隙样溃疡明显的内镜下表现,有瘘管、非干酪样肉芽肿、裂隙样溃疡病理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UC与CD疾病,有利于患者早期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人群(≥60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共95例,对其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进行分析,比较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岁)与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59岁)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60岁患者45例(47.36%)。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痛、黏液脓血便、单纯血便、黏液便、便秘、发热、贫血、肠外表现、并发症与非老年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发生部位无显著性差异,但肠镜下病变程度较非老年患者组严重(P<0.05)。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轻,但肠镜下病变程度重,应该尽早行肠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肠镜下的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其次为出血、脓性分泌物、粗糙颗粒、结肠袋消失、息肉形成、肠腔狭窄.病理改变主要为急慢性炎症.经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SASP)+甲硝唑+中药灌肠+激素(重症)治疗后,病变缓解明显.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联合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0年9月误诊的9例溃疡性 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李熳  张志广 《天津医药》2007,35(11):858-85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的疾病,近二十年来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年龄为20~40岁,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可有第二个高峰[2]。故笔者将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3个年龄段,即≤40岁,41~59岁,≥60岁,分别比较其临床特征及肠镜下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痛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关系。方法由笔者对468例胃痛患者先行中医辩证,然后做电子胃镜检查。结果胃镜下表现为红斑渗出型胃炎者,中医辩证为肝胃不和证居多(55%),胃镜下表现为肠一胃返流型胃炎,出血型胃炎,隆起糜烂型胃炎,平坦糜烂型胃炎者,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证居多(74%、70%、61%、56%);胃镜下表现为萎缩型胃炎者,中医辨证为胃阴不足证居多(460/0),内镜下表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证居多(52%),内镜下表现为进展期胃癌者,中医辨证为虚实夹杂证居多(78%);结论胃痛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既有一定程度相关性,但不完全相关,在临床胃痛诊治中,我们既要坚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又要充分认识到进行胃镜检查的重要性,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对一些危重病患者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在现代医学属难治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泄泻"、"痢疾"、"便血"之范畴,本病初起多因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致湿热蕴结大肠,腑气不利,气血凝滞,壅而化脓;也可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引起肝脾不和;若病情迁延日久,必将造成脾肾两亏,使清阳不升、中气下陷,胃关不固;而久病入络,则致瘀血内阻,反复发作。在临床上,该病以抗生素或一般清热解毒燥湿的中药治疗,疗程长且易复发或疗效不著,笔者应用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病理分型与中医舌象、证型的关系,为早期胃癌的中医诊断辨证的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提供参考,促进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方法搜集早期胃癌患者一般信息、病理结果、中医四诊信息及中医辨证结果,比较分析不同病理分型与中医舌象、证型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患者中黏膜内癌以绛舌较多见,中、高分化腺癌及黏膜内癌均以黄腻苔较多见,黏膜内癌与脾胃湿热证具有相关性。结论早期胃癌病理分型与中医舌象、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协助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刘岩  周军 《青岛医药卫生》2007,39(2):130-131
脂肪肝是因脂质代谢紊乱,致使肝细胞内脂肪积聚过多的病变。属于中医“胁疼”“肝癖”“积聚”“消渴”范畴,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影像学在中医辩证施治方面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针对脂肪肝的中医证型,笔者在两年中应用超声检查,临床观察70例脂肪肝病人,针对脂肪肝中医证型的超声表现加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脂肪肝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提供可靠依据。1资料与方法本组70例脂肪肝中,女性26人,男性44人,年龄最小27岁,最大61岁,其中,肝郁湿热型18例,肝郁痰阻型20例,肝郁气滞型20例,肝肾阴虚型12例。在室温25℃左右条件下,使用美国ACU-SON128型、…  相似文献   

19.
315例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龙  吴琳 《天津医药》1999,27(6):377-37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主要累及直肠、结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一种非特异性肠病。结肠镜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有意义的方法。自1978年~1997年20年间我院共行结肠镜检查 5 991例,其中 315例确诊为 UC,现将其诊断及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病例:315例UC患者中男163例,女152例,男女之比为1.07:1。年龄为8~78岁,平均40.1岁,其中31~50岁176例占55.9%,≤30岁47例占14.9%,≥51岁者92例占29.2%。315例患者的结肠镜所见。活检及临床表现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研讨会所制定的UC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以粘液血…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大肠炎症性疾病,常累及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