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94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则预先分析护理过程的常见并发症并加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1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1例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5例中枢性高热,2例消化道出血,1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对照组中3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3例呼吸道感染,5例泌尿系统感染,14例中枢性高热,7例消化道出血,3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为68.09%,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褥疮、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多种并发症,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接受妇产科手术患者264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手术室特殊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61%,满意度为92.42%,而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6.67%,满意度为74.2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治疗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双肾积水围手术期患者的细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泌尿外科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双肾积水患者60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干预上加以细节护理干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①对照组的有效率:80%;试验组:96%;②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6%,试验组: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排尿障碍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临床疗效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8,(2):275-277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心胸手术治疗患者74例资料,采用双色球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方法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与肺不张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6.22%(P<0.05)与肺,肺不张的发生率为2.7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8.92%(P<0.05)。结论:手术前对患者做好针对的健康宣教可有效促进其术后快速康复,分析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原因,可针对性地预防或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通过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50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手术部位发生切口的感染率、感染因素,并总结护理干预对策和预防方法。结果 500例患者中,共出现手术部位切口感染7例,感染率为1.4%。其发生感染的原因与及手术部位、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与放置引流管数量相关联(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过程中的感染因素的正确处理以及有效地护理干预对策,使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率有着明显的下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强细节护理对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加强细节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感染率为33.33%,对照组的感染率为57.14%,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染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细节护理,可以明显降低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160例手术治疗患者依照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护理干预模式(80例),B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80例)。结果手术切口感染和患者是否存在基础性疾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类型都和切口感染有着很大的相关性,A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50%明显低于B组17.50%,(P<0.05),同时,A组患者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B组81.25%,(P<0.05)。结论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有多个,而在护理干预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有着很大提高,效果较好,值得更深入的进行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下尿路结石合并双肾积水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泌尿外科科住院接受手术的下尿路结石合并双肾积水手术的患者50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干预上加以整体护理干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①对照组的有效率,76%;试验组:96%;②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试验组: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排尿障碍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临床疗效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ICU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对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感染发生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5%,感染时间为23~27 d,平均(25±2.64)d。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0%,感染时间为17~22 d,平均(20±2.8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脑出血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操作相对于常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老年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细节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50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干预上加以细节护理干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①对照组的QOLS评分(29.1±6.8),试验组(38.2±5.7);②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0%,试验组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老年膀胱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排尿障碍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临床疗效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产科进行手术的患者400例进行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200例(护理方式不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优质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满意程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6例,发生率为3.00%与对照组15.00%相比明显较低,实验组非常满意120例,比较满意80例,满意率为100.00%与对照组90.00%相比明显较高,两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0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干预上加以整体护理干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肠梗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①对照组的肠梗阻发生率为12%,试验组为0%;②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试验组为:1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结肠癌术后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恢复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蔚巧宁 《河北医药》2015,(7):1100-1102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与分析探讨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感染情况以及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普通外科开展手术治疗的684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分组将病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增加感染预防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5%,腹腔感染率为0.29%,泌尿系统感染率为0.29%,肺部感染率为1.17%,总发生率为3.8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中轻度感染几率为2.92%,中度感染几率为0.88%,其感染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开展感染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的几率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以作者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期间护理的7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导管护理、体征检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手术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配合以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导管护理、体征检查等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91例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因素与苏醒期躁动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91例全麻手术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现象,发生率为28.57%,研究发现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与手术类型及术中体位选择、外源性刺激、使用催醒药物以及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所有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与指导后都安全的度过苏醒期。结论掌握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与对策,可以明显地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试验组患者预防性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在手术室中进行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和影响因素,同时观察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骨科无菌切口手术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手术室的一般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手术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手术室特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感染的情况和感染事件以及影响患者产生感染的因素进行对比和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试验组感染1例,占3.23%;没有感染患者为30例,占96.77%。对照组感染3例,占9.68%;没有感染患者为28例,占90.32%。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患者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特殊的护理干预之后,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和手术室护理干预策略分析。方法在我院骨科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无菌手术的680例患者,其中发生切口感染17例,发生率为2.5%。对患者的临床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并统计分析其感染影响因素。结果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感染因素主要为:手术类型、手术地点以及手术部位等各方面因素。结论依照患者手术感染因素,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6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为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通过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肺部发生感染的概率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8.8%,满意度为69.9%;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6.8%,满意度为95.9%;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