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动脉压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关系,探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登记。入院后抽空腹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或胸部CT、肺功能检查。同时对入选患者进行心、肺评估。对比肺动脉高压组及肺动脉正常组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水平变化。对肺动脉高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组NT-pro BNP显著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前后患者的、6MWT、Brog呼吸困难指数明显改善。结论肺动脉高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合并症之一,针对肺动脉高压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
李杰  许军  金子安  李璇  张华涛  张立平  陈阳 《安徽医药》2018,22(6):1155-1158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对慢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常规组)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贝前列素钠治疗(贝前列素钠,口服,每次40μg,每日3次),疗程12周.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线评估,包括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T)、Borg呼吸困难评分、心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脑钠肽(BNP)等,治疗随访12周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贝前列素钠组治疗12周后NYHA功能分级、6MWT[(350±106)m比(320±101)m]、Borg呼吸困难评分[(3.0±2.4)分比(3.8±2.6)分]、肺动脉收缩压[(56±13)mmHg比(67±15)mmHg]、平均肺动脉压[(33±6)mmHg比(40±8)mm-Hg]和肺循环阻力[(3.5±1.5)WU比(4.6±1.6)WU]及肺毛细血管楔压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贝前列素钠组用药初期1例患者有头痛伴面部潮红,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均可耐受,1周后症状消失.结论 贝前列素钠可改善慢性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力、心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和临床症状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贝前列素与匹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贝前列素联合匹伐他汀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贝前列素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水平变化关系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肺动脉高压组30例与肺动脉压正常组28例,另取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三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值与动脉血气分析值,通过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力,收缩末期右心室内径的大小、其与左室内径比。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其血浆BNP水平、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室/左室内径比均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其肺动脉压力与血浆BNP值呈正相关(r=0.42),肺动脉压正常组其血氧分压与血浆BNP呈负相关(r=-0.3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血浆BNP是右室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使用贝前列素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集住院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贝前列素组、西地那非组、贝前列素与西地那非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对比分析4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3、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 贝前列素组、西地那非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运动耐力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性指标、心肌酶指标、血浆脑钠素(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房压、左右心室大小、PAP、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检查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使用两种联合药物作用的疗效的评估,可以一定程度降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发病次数,降低其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贝前列素联合波生坦对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贝前列素联合波生坦对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方法 30例中重度PH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波生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前列素钠,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及肺动脉舒张压(DPAP)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贝前列素与波生坦联用可较单独应用波生坦更有效地改善肺动脉压,两药联合治疗组SPAP和mPAP均显著降低,且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贝前列素与波生坦联合治疗可能是PH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珠红景天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 L/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氧分压(p O2)、二氧化碳分压(p CO2)、血氧饱和度(Sa O2)、C-反应蛋白(CRP)、B型钠肽(NT-pro BNP)、血浆内皮素-1(ET-1)、平均肺动脉压(m PAP)和呼吸困难指数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0%、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I、FEV1/FVC、p O2、Sa O2均显著升高,p CO2、NT-pro BNP、CRP、ET-1、m PAP、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肺动脉高压症状以及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A组)、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B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6 min步行距离(6MWD)、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和心脏指数(CI)。结果 2组均能增加6MWD,降低mPAP和PVR,提高CI,且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疗效更显著。2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优于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务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脉(PH)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荧光法对6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入院治疗前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气(PaO2)。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轻度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患者肺动脉爪力及帆浆BNP值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且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压力与血浆BNP呈正相关;轻度及中重度肺动脉高乐组患者的PaC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肺动脉胝力的增高,且BNP水平也明显增多.另外.COPD亦存在明显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检测其血浆脑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按患者血气分析氧分压程度分为A组(中轻度低氧血症组)22例, B组(重度低氧血症组)18例;按照患者血常规程度分为C组(感染组)21例, D组(非感染组)19例;按照患者肺动脉压高低程度分为E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23例, F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974.14±614.47) 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04±16.46) pg/ml,研究组组内比较:B组血浆脑钠肽水平(1519.83±515.38) pg/ml明显高于A组(527.67±148.72) pg/ml, C组(1412.64±546.32) pg/ml明显高于D组(489.49±119.07) pg/ml, F组(1558.50±503.60) pg/ml明显高于E组(542.23±161.20)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中其血浆脑钠肽水平较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明显增高,检测血浆脑钠肽水平对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右心衰竭严重程度、低氧血症程度及合并感染情况等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an be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pulmonary blood flow, an increase in left-heart impedance or an increase in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specific cause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natural history are common to all etiologies. Therapeutic options remain limited to correcting underlying causes whenever possible, as well as supplemental oxygen and, in the setting of severely reduced cardiac output, anticoagulation. Vasodilatory therapy with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intravenous epoprostenol or inhaled nitric oxide has also met with some succes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Lung or heart-lung transplantation remains the only viabl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biology and treatment of this uncommon but serious class of disorders. Yet, much remains to be learned in our efforts to improve the lot of these unfortunat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Pulmonary oedema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