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冠心病患者,以护理方案不同实施分组分析,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方案,44例试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案,对两种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比对照组开展后的SAS评分(59.45±2.88)分、SDS评分(56.50±2.85)分,试验组患者开展后SAS评分(35.75±3.65)分、SDS评分(41.20±3.65)降低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82%,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73%)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40.15±4.55)分,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53.30±3.20)分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对照组治疗依从性77.27%,试验组治疗依从性(95.45%)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102例冠心病患者。利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辅以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下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期间,为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信心,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时候会出现负性情绪,予以患者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和作用效果。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明显增强,治疗时间缩短,且带有负性情绪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剖析冠心病患者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收录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组70例病例:甲、乙两组各35例。两组都行基础护理,甲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AS评分(38.2±5.4)分显著比乙组(49.9±10.2)分降低,P<0.05。甲组干预后的SDS评分为(39.6±8.1)分,明显低于乙组的(50.3±10.8)分,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把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护理,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报告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情绪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的高低。结果两组患者研究对比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的时间、满意度以及治疗的配合度等多个方面对比,治疗组患者的任一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的平均得分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2组,给予参照组(39例)常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组(39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SF-60评分。结果护理后,心理护理干预组负性情绪评分(7.08±1.06)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SF-60总体健康(84.18±9.11)分、生理功能(88.09±10.68)分、生理职能(87.46±10.15)分、躯体疼痛(88.33±8.76)分、生命活力(86.67±9.34)分、社会功能(85.06±8.68)分、情感职能(87.68±7.26)分、心理健康(84.07±7.32)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价值显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持续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就诊时,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3.0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中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为理想,能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6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负性情绪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填写的SAS和SD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入院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前及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出院后的SAS和SDS评分与入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疾病康复得到促进,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秦凤 《临床医药实践》2009,(8X):580-5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消除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疗效的作用。方法:将伴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29例,干预组给予心内科治疗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AS评分及疗效。结果:4周后SDS及SAS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结核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骨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其中仅对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5.69±3.39)分、SAS评分为(52.18±4.11)分,对照组分别为(56.01±3.48)分、(52.32±4.04)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69例(86.3%),病灶明显缩小或闭合64例(80.0%);对照组胸腔积液吸收46例(57.5%),病灶明显缩小或闭合40例(50.0%);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P<0.05)。结论做好骨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326例,随机分为各163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显著影响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了不良情绪,有益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66例存在负性情绪的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3例。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病患在其基础之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病患的抑郁、焦虑评分下降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心理护理效果优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消除传染病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抑郁、焦虑的程度,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主要影响。方法选取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85例,在其入院接受治疗前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分析,观察实施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通过护理前后抑郁状况评价和焦虑状况评价量表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相关评分明显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结论在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其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以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6.
赵芸  赵桃月  程灵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81-1582
目的 观察系统心理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8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和传统的健康宣教上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采用SAS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两次评估,比较出入院时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经过系统心理护理,患者出院时焦虑情绪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1);患者SCL-90平均分及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系统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比较2组负性情绪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紧张、恐惧、忧郁、悲观、失望及孤独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急诊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18例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9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程度及护患满意率。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满意率为9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并可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任彦莉 《河北医药》2012,34(14):2232-223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类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趋于增多.有研究表明患者在患病期间常伴有复杂的负性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抑郁等,而焦虑是出现最早而且最严重的心理反应之一[1].所以我们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以缓解其负性情绪,使患者能以轻松平静的心情进入最佳的治疗状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牟1-12月在该科住院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千预组SAS、SDS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