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中国医药指南》2019,(27)
目的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全麻苏醒期腹部手术患者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全麻腹部手术的89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选用麻醉苏醒护理方法,观察其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以及躁动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0分38例,1分4例,2分3例,3分0例,对照组0分32例,1分5例,2分4例,3分3例,观察组躁动发生率是15.56%,明显较对照组27.27%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对全麻苏醒期的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针对性和预防性护理能有效减轻其躁动程度,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目的:探析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各60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予以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χ2=5.141,P<0.05);干预组苏醒期心率、血压均低于常规组苏醒期,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予以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6,(25)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分组方法将92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血压、心率及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血压和心率均优于一般组患者(P<0.05),躁动发生率为10.9%,与一般组患者的26.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躁动程度明显轻于一般组患者。结论给予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躁动发生率,减轻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9.
目的 探究腹部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出110例样本,均是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分别是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HR、DBP、SBP、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能明显地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其他不良事件、稳定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医药指南》2019,(20)
目的观察手术室全麻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苏醒期心理状况和躁动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入住该院进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14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结合心理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和信息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及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和信息量表及术后SAS量表评分)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和信息量表评分(4.31±1.06)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率(8.26±4.73)(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期SAS量表评分(41.31±5.28)显著低于对照组(52.13±2.19)(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11.18±2.34)min、拔管时间(17.82±0.23)h、躁动发生率3.08%、寒战发生率2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手术室全麻患者苏醒期的焦虑状态,并有助于减少苏醒时间及躁动发生率,降低护理难度。 相似文献
12.
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躁动是指在意识障碍情况下以肢体为主的不规则运动,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了解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病原因、机制、危害、预防及其处理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91例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因素与苏醒期躁动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91例全麻手术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现象,发生率为28.57%,研究发现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与手术类型及术中体位选择、外源性刺激、使用催醒药物以及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所有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与指导后都安全的度过苏醒期。结论掌握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与对策,可以明显地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麻醉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是麻醉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护理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苏醒期的患者有的可在短时间唤醒,有的则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极度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情况,是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适当行为.躁动的患者往往出现肢体无意识的动作,情绪上极为狂躁,表现为兴奋、烦躁、挣扎、企图拔除气体导管、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1].术后躁动严重时,会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加强苏醒期护理,显得非常重要.针对引发患者躁动的不同原因,总结相应护理方法,减少躁动对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麻醉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是麻醉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护理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苏醒期的患者有的可在短时间唤醒,有的则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极度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情况,是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适当行为。 相似文献
16.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一种特殊的麻醉并发症。发作严重者可引起意外性伤害等不良后果,若处理不当,甚至危及患者安全。它的发生率虽不是很高,其危害性令人担忧,但因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故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来指导临床工作,因此,如何预防与治疗麻醉苏醒期躁动,便摆在了我们每一位临床医师面前,迫使我们去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全麻苏醒期躁动为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出现不适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等是临床工作中常见问题之一,如处理不当将引起很多后续的并发症。为探讨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对我院782例全麻患者苏醒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颅内肿瘤术后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方法通过统计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108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并施行相应的护理。结果108例躁动患者中不能耐受气管导管45例(41.7%),伤口疼痛54例(50.0%),其他原因9例(8.3%)。结论分析了引起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躁动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朱庆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EA)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血气分析指标及 EA 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苏醒期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与同组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苏醒期 DBP、SBP、HR 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 ﹤0.05);试验组患者苏醒期 DBP、SBP、HR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 EA 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气分析指标的稳定性,降低 EA 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手术患者140例,根据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5 mg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5 mL 0.9% NaCl溶液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拔管前5 min、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进行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于拔管后10 min对两组患者舒适度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结果 拔管前5 min、拔管时以及拔管后5 min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分别为(1.11±0.13)分、(1.13±0.11)分和(0.44±0.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分别为(1.82±0.14)分、(2.18±0.30)分及(2.63±0.2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拔管后10 min观察组患者Bcs舒适度得分为(2.73±0.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术前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且不会抑制患者的呼吸,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