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1306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在造影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正确护理配合下进行检查,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医护患密切配合能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66例在我院眼科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研究。对全部患者均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检查,发生不良反应共计4例,发生率为6.1%。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患者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并比较2组胃肠道、过敏、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80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安排所有患者进行FFA检查,观察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2.5%,远远低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62.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玉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84-68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我院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眼病患者886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43例,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后未给予任何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443例患者有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对照组443例患者有3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0%。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8例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结果患者能够顺利配合完成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拍片效果理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正确做好护理工作,可提高造影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30例。采用常规眼部检查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眼底检查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科血管荧光造影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眼科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7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情况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60例(全面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60例(未采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有16例(4.44%)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8例(13.3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眼底血光荧光造影进程中,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形来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少不适反应的出现,更适合在临床上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实施眼底荧光造影(FFA)过程中开展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眼底荧光造影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是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总体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眼底荧光造影过程中开展全程护理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显著的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防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800例眼底荧光造影患者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眼底荧光造影,观察纽在对照纽的基础上针对造影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荨麻疹,青光眼等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①心理护理;②造影前的充分准备;③造影过程中的指导.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