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6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1例(51.67%)、22例(36.67%)、7例(11.67%),总有效率达88.3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21.67%)、25例(41.67%)、22例(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纽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胺碘酮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将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胺碘酮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对照组中有68.00%的患者为有效治疗,在观察组中有84.00%的患者治疗有效,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治疗并配合胺碘酮,能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D-CHF)同时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护理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效用。方法 就诊时间介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纳入病型为CHD-CHF,同时并发VA,共计患者104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计入52例)所选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计入52例)所选用的是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心功能改善效果及恢复速度等诸多指标。结果 两组护理优良率比较存有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比对照组更高,P <0.05。观察组卧床、住院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较比于护理之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并未统计出差异(P> 0.05)。比较护理后的上述评分,观察组评分更高,P <0.05。护理前自护能力分、舒适度分以及心理评分,组间未统计出差异(P> 0.05)。护理后以上评分再次比较,观察组的自护能力分更高,舒适度分更高,而心理评分更低,P <0.05。结论 针对CHD-CHF并发VA患者实行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能够尽量...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2):358-360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调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为71.8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与左室射血分数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显著改善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确诊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基于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QT离散度、心率、室性早搏总数及左室射血分数;β受体阻滞剂使用状况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10<0.05)。治疗前,观察组QT离散度、心率、室性早搏总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1.62±5.83)ms、(132.47±19.73)次/min、(2876.41±336.95)个/d、(39.34±9.51)%,对照组分别为(61.56±5.76)ms、(132.54±19.68)次/min、(2875.69±337.45)个/d、(39.19±9.1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T离散度、心率、室性早搏总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1.23±3.37)ms、(100.05±11.32)次/min、(967.45±79.48)个/d、(54.76±6.74)%,均优于对照组的(46.82±3.54)ms、(118.12±17.94)次/min、(2631.21±267.41)个/d、(44.26±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EI/ARB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过程中,胺碘酮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临床病症,改善心功能,同时有助于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采纳、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胺碘酮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有效率为51.2%,对照组有效率为9.3%;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组显效率为53.5%,对照组为9.3%。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7年8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245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45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两组患者均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QT离散度(QTd)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左房内径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T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和1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QT离散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者32例,疗效较好,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冠心病诊治方法的进展,冠心病的近期死亡率明显下降,随之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增高趋势。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常引起不良临床事件,心律失常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芪苈强心胶囊具有多效性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目前尚无关于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次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治疗方法为常规基础方法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 2年来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其中有效例54例(96.43%)。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可以采用常规基础方法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胺碘酮进行治疗,此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1~10月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根据患者的新功能情况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并都给予地高辛、硝酸甘油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用药过程中监测心率和血压,必要时减量用药或停药。分析和比较2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韩露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9):75-76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症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中常见的危急症,其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我们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00-201
目的探讨口服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胺碘酮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和再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胺碘酮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盐酸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予以盐酸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1%、88.9%,高于对照组的33.3%、77.8%;2组治疗后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间期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舒张功能不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等引起的临床症状,引发该病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也较复杂[1].影响心脏收缩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心室的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HR和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根据以上原理,严重心律失常经常影响心脏收缩功能,加重心衰,使该病的死亡率增高.因此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是有可能使患者进一步获益.笔者对我科收治的11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组为30例,治疗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性小,适合基础医院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付保忠 《北方药学》2011,8(6):23-24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副作用。方法:对95例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首剂40mg@d,3天后无不适逐渐加大剂量至80mgqd,最大剂量160mg@d,持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结果: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73.68%;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85.26%。治疗6周及12周后患者LVEDD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LVEF和CO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过程中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6%。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能显著改善心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