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血栓通联合疗法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6年3月20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采用前列地尔、血栓通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前列地尔,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显著高于对照组(78.85%),两组差异明显(P<0.05);干预组后踝肱指数、行走距离、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血栓通联合疗法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及病情,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地观察前列地尔(凯时)联合血栓通(晨钟)治疗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82例,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0.9%氯化钠100ml加前列地尔20μ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0.9%氯化钠100ml加血栓通针0.5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踝臂指数、趾肱指数(ABI、TBI)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踝臂指数、趾肱指数(ABI、TBI)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张亮 《中国药业》2014,(14):113-114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静脉滴注治疗,均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两组治疗后的ABI升高、hs—CRP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升高ABI、降低hs—CRP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纤溶酶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方法将12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纤溶酶与前列地尔,对照组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疗程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明显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结论纤溶酶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间歇性跛行、麻木等症状改善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1),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宋立毅  林莘  郑碧辉 《海峡药学》2013,25(3):175-17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常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3.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明显优于前列地尔治疗组,能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西洛他唑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58例P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静脉滴注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3.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效率69.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辅助检查指标和主观症状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洛他唑联合血栓通治疗PAD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5 m L/d。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中间间隔2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标、凝血和纤溶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ABI)显著升高,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显著升高,峰值流速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硬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III(AT-III)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I)水平均显著降低,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和纤溶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凝状态,舒张下肢血管,降低峰值流速,增加血流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知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溶栓、祛聚等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气分析等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前列地尔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气分析等各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和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血流峰时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x2=11.069,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纤溶酶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纤溶酶联合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治疗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观察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静息痛、肢体发凉、间歇性跛行等下肢动脉闭塞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中显效21例(61.8%),好转11例(32.4%),无效2例(5.8%),总有效率为94.2%。结论纤溶酶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舒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下肢动脉闭塞症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杨燕 《安徽医药》2017,21(7):1299-1301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常规治疗,控制饮食和降糖、调脂、抗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每次5 000 U,每天2次,连用10 d),观察组16例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10 d为1个疗程,连续运用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比,治疗前后两组相关生化指标比较提示疗效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双下肢动脉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下肢动脉血流量、相关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活血通络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通脉活血方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肢踝肱指数(ABI)、股浅动脉血管内径、峰值流速、中医症状评分、相关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疼痛、麻木、冷感、间歇性跛行、溃疡面积及深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血管内径高于对照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UA水平低于对照组,U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用药联合活血通络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确切,可调节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肢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用三氧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ASO)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行自体三氧血回输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87.9%(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三氧血回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有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朝梁  杨慧 《北方药学》2015,(10):154-155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变体花环结合率、红细胞免疫促进率及红细胞免疫抑制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声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前列地尔与罂粟碱联合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评价前列地尔联合罂粟碱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5例,治疗前应用超声测量股、腘、胫前、胫后动脉的舒张期内径,观察血管壁回声强度、血管走行及腔内彩色血流分布,脉冲多普勒定量计算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量。经前列地尔联合罂粟碱治疗后,应用超声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股、腘、胫后、足背动脉的舒张期内径,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罂粟碱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前列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10μg加入0.9%氯化钠10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30 mg/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内皮脂酶(Endothelial lipase,E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O浓度、CEC计数分别为(68.2±6.71)、(70.6±6.13)ng/L,(2.91±1.69)、(3.01±1.48)mg/L,(52.28±5.45)、(51.92±5.30)μmol/L,7.78±3.71、7.98±3.1,治疗后两组分别为(62.9±6.21)、(61.4±6.22)ng/L,(2.4±1.41)、(2.37±1.19)mg/L,(57.26±5.92)、(58.26±5.73)μmol/L,5.78±2.19、14.10±1.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灌注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11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抗炎、抗感染、营养神经及疮面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6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ml中静脉注射,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能有效缓解病情,促进患部组织恢复,减轻患者痛苦,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是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前列素E_1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即中医辩证联合前列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组)采用一般西医对症治疗,西药治疗组(B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素E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C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峰值的差异。结果C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流速度及血流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即中医辩证联合前列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及下肢血流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全血黏度、无痛行走距离、最大行走距离、下肢疼痛积分、踝肱指数( ABI )、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TG、TC、hs-CRP水平和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hs-CRP水平和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最大行走距离、下肢疼痛积分及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痛行走距离和最大行走距离差值大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BI 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下肢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差值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