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站内消毒管理,预防站内感染的发生,要做到安全输血.站内各环节卫生消毒质量控制是采供血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从献血的筛检、血液的采集、成分血的制备、血液的贮存和发放等各环节均要对环境卫生进行有效的消毒。为了加强站内环境消毒管理,评价目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保证血液的质量.笔对我站采、供、血各环节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和捐血采血部位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
血液采集是无偿献血采供血的关键环节,实际采血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出现血液流出状态呈滴状或中断即发生采血不畅。若处置不当,会造成血源的严重浪费,给无偿献血者造成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影响献血者的捐血热情,同时由于血液的采集时间过长导致血液质量及血液制备效果受到影响。血液采集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正确处置,这样才能使血液质量及献血者安全得到保障。根据多年血液采集经历,对有关血流不畅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和汇总,探讨相应的对策及预防措施,降低此类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柴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4,(31):383-384
目的分析影响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因素,是为了减少献血者的痛苦,确保血液采集过程安全和血液质量。方法全面综合分析影响采血成功率的因素,从静脉穿刺的的环境,献血者自身的状况,特别是采血护士的操作技能,心理素质,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护士应有过硬的血液采集技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才能确保静脉穿刺的成功。结论为了保障护理工作质量,需提升护士采血技能,提高采血一针率,降低影响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正贵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1025-1026
无论是镜检 ,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 ,要获得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 ,防止临床诊疗作出错误的判断 ,实验室要考虑影响血细胞检测中的多种因素。笔者就使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体会如下。1标本的制备1 1标本的采集 :血液细胞的采集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是最可靠的标本 ,但实际工作中 ,由于标本量大 ,静脉采血也不方便 ,许多医院检验科都采用末梢毛细血管采血法 ,因此要求末梢毛细血管采血质量要高 ,采血部位常选择手指、耳垂、婴幼儿足跟等 ,采血部位皮肤完好 ,选择没有烫伤、冻伤、水肿、血液循环良好的部位 …  相似文献   

5.
医学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采血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护士要承受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血站在血液采集过程中职业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笔者就其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分析如下。1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1.1生物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由于采血护士主要是完成血液采集和  相似文献   

6.
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护士采集标本的质量,减少各种因素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对血标本采集过程中患者自身的因素和护士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各种控制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采集血标本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血液标本,才能提供正确的检验结果。本文对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工作中 ,不难发现 ,大量的血液标本都是由护理人员直接抽取血样送验 ,在护士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因工作的疏忽大意 ,操作不规范而造成标本采集不合格、采血日期推迟、病人痛苦大等不良后果 ,不仅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而且还可能延误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从而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整体医疗质量。因此 ,查找护士采血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原因 ,探讨其改进措施 ,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 ,现分析探讨如下。1 原因1.1 采血前宣教工作不到位 医生开出检查单后 ,分管护士没有及时给病人安排采血时间 ,讲解采血目…  相似文献   

8.
无偿献血是临床血液供应的重要途径, 血站的采血环境主要有流动采血车、设立献血屋等流动形式或者固定场所, 对献血者进行招募并采集血液。在血液采集过程中, 除了献血者个体机体因素外, 不同采血场所对献血者全血采集的血液质量及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均有一定的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献血者的全血采集的分布特征, 提高血液质量, 降低不良反应, 该研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分析不同场所特征、优势和弊端, 为血站不同采血场所的设立, 以提高采血量和血液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正确采集静脉血标本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脉血液标本的质量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密切相关。许多因素可影响血标本检测的准确性,如溶血现象、采集时间、被采血者准备不当、采集部位选择不当、抗凝剂用量、药物等因素。有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不甚了解,影响血液标本的质量。因此,要提高血液标本质量,护士必须掌握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来本所检验科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受检人群92例。根据采集血液方法不同将其上述人群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手指末梢采血)46例与研究组(静脉采血)46例。针对其采血后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其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研究组血液WBC、RBC、HcT、PLT及Hb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研究组血液CV值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结果对比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结论血液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的血液采集方法其对于结果影响差异较大,采血于静脉的血液指标其稳定性显著优于手指末梢所采集的血液。故血液常规检验中,其静脉采用方法具有更优秀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标本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5日至2017年4月6日期间于本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00例,分析采血部分、送检时间以及血液标本溶血状况是否为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血标本采集过程中,不同采血部位、血液标本溶血状况以及不同的送检时间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均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采血部位、送检时间以及血液标本是否存在溶血情况均会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不利于临床对疾病的判断,在临床中应严格遵照标准进行血液采集操作,使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血站采血检验流程中消毒效果。方法 2011年1月开始血站对于采血检验过程中采取消毒质量控制,对之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采取措施之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往采血检验流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采用质量控制措施后,效果显著。结论对血站采血检验流程中消毒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使临床用血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随着成分输血的推广,无偿献血所采集的血液几乎全部用于制备血液成分。采集成分血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严防血液污染,制备血液成分的全血质量要求中采血速度及液量是其制备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采血速度为〈3min/200mL,〈6min/400mL,容量误差不大于标示量的±10%。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实用医药》2014,(7):271-272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临床用血量的不断增加,采血护士作为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在血液的采集过程中愈加发挥重要的作用。采血护士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走向工作岗位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实习采血护士带教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浅析,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最终达到不断提高采血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护理医院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90例老年患者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为静脉采血前患者准备不充分、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相关知识缺乏、采血后未及时送检等。结论: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宣教、规范采血操作技术、提高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血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可有效降低老年护理医院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试验和实验教学以及各种血清制备中,经常需要用实验动物采集大量的血液进行血液分析和制备血液制剂。本研究对实验动物采血的血量、方法和用途比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否合格,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在检验工作中会遇到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导致结果偏差过大或检测不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延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机。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大部分是由护士抽血导致的。所以,掌握采血技巧、精通采血技术对采集合格的血液  相似文献   

18.
梁若鹄  车火娇  李诗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2,(6):171+173-171,173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38名血站采血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职业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4.2%。其中,采血过程中发生针头刺伤者占68.6%,穿刺过程中接触血液者占11.2%,检测或处理血样时接触血液或其他污染物者占15.2%.不规范操作的占5.0%。结论分析导致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对职业暴露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对降低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率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113-114
目的分析全血滤除白细胞前储存时间的长短对白细胞滤除过程中导致红细胞溶血的影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血浆报废率。方法统计本站2010年1月至9月份站本部和邹城采血点采集的全血袋数和因溶血报废的血浆袋数,分别计算两地每月溶血报废率。站本部全血均在采集后24h内滤除白细胞,邹城采血点全血均在采集后36h后滤除白细胞,将两地的溶血报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地溶血报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液采集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在滤除白细胞过程中导致溶血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因此血液采集后应尽快滤除白细胞,以降低红细胞溶血发生率,减少血液报废,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医疗卫生单位离不开消毒剂:医院对患者手术部位、注射部位要消毒;血站采集血液要对献血者采集部位消毒;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前环境要消毒,双手要消毒;使用过后的医疗废弃物(包括废水)需要消毒处理……因此消毒剂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血液质量、环境质量……但目前消毒剂品种繁多,生产厂家众多,规模管理技术不一,造成产品质量参错不齐,如把关不严,不合格品极有可能混进,为杜绝此事发生,我血站对新购进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消毒剂进行质量抽样检验,建立了消毒剂浓度检测制度,现将常用含碘类、含氯类及酒精类检测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