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芬 《河北医药》2009,31(15):1930-1931
目的探讨化疗对高危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5例早期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行术后化疗,同期有40例相同期别及相同高危因素者未行化疗,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Kaplan-Meier法计算2组5年生存率,具高危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采用PAC方案。结果研究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病理类型中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低分化腺癌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分别为72.5%和42.9%;细胞分化程度G1病例数多于G2病例数,其中研究组细胞分化G1存活率显著高于细胞分化G2;肌层浸润深度〈1/2病例数少于肌层浸润深度≥1/2病例数,其中研究组肌层浸润深度〈1/2存活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研究组患者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结论对具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患者选择性进行系统化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低分化腺癌40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0例,透明细胞癌3例,腺鳞癌19例;分为2组,观察组34例,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38例,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措施、CA125水平及5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年存活31例,5年存活率为91.18%,对照组5年存活18例,5年存活率为47.3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系统性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间皮素与CA125作为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间皮素(mesothelin,MSLN)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及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原发灶组织30份及136枚淋巴结中的MSLN及CA125的表达。结果(1)MSLN、CA125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0/30)、76%(23/30)。(2)Ⅰ、Ⅱ、Ⅲ期子宫内膜癌MSLN表达率分别为56%、100%、67%,Ⅱ、Ⅲ期和Ⅰ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7),Ⅰ、Ⅱ、Ⅲ期子宫内膜癌CA12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1%、100%、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淋巴结转移组MSLN、CA12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16/17)、88%(15/17);无淋巴结转移组,MSLN、CA12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10/118)、6.9%(8/116)。结论MSLN、CA125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记物,MSLN、CA125都可能提示淋巴结微转移。MSLN和CA125的表达呈等级相关(P<0.05),二者可能有功能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47-50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CA125与子宫内膜癌(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60例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为EC组、5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AH)患者为EAH组,另5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LPA、CA125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 EC患者LPA、CA125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PA阳性率随病理分级逐渐降低(P<0.05),且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增加而降低(P<0.05)。CA125阳性率随着病理分级逐渐升高(P<0.05),在深肌层浸润及子宫外转移病例中明显升高(P<0.05)。两指标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效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LPA及CA125对EC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均可在患者预后评估方面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田芬 《河北医药》2012,34(10):1476-147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化疗对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为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其中30例行化疗(化疗组)、30例行放疗(放疗组)、30例行放化疗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3组病例采取相同的支持治疗,对个别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生存及预后.结果 90例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短期复查,其病情均不同程度好转,无1例治疗期间死亡,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化疗组5年生存率最高,为96.7%,而放疗组及联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3.3%,化疗组与放疗组、联合治疗组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放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应及早采取化疗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单独放疗治疗并不能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静脉化疗,研究组加用腹腔热灌注化疗。结果研究组腹膜刺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5.8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1.5个月(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根治术后积极行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可一定程度地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在给予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再施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结果化疗结束后,观察组完全缓解3例(9.09%)、部分缓解13例(39.39%)、稳定17例(51.52%),总有效率为48.48%。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1d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0.5~3年,观察组的1年期生存率为81.82%(27/33),对照组为78.13%(25/3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3年期生存率为69.70%(23/33),对照组为28.13%(9/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辅助化疗有助于减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减少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中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术后辅助放疗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具有高危因素的I期及II-Ⅳ期患者共56例,对不同期别患者进行手术以及术后放疗,观察统计两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生存率。结果在5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进行随访调查发现90%患者恢复良好,具有高危因素的I期及II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手术后复发率为6.7%,并发症发生率6.7%;III、IV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为35.6%,手术后复发率76.9%,并发症发生率23.1%。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接受有效的放疗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辅助盆腔放疗可以提高具有高危因素的I、II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III、IV期子宫内癌,术后放疗不能改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将2012年1月之前收治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将2012年1月之后收治的4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发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7.32%、21.9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转移率分别为9.76%、24.3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及发热时间,降低复发率与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不良反应,同时评价其在病期下调率,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从1995-01~2001-10对11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NP新辅助化疗组64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术前NP方案化疗二周期,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6.56%(49/64)病期下调率为43.75% (28/64),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91.8%(56/61),对照组为89.58%(43/48).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09%,63.4%,40.6%.对照组分别为71.01%,42.34%,28.77%.实验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鳞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住院的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鳞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给予PVB方案化疗:顺铂(DDP)30mg/d,第1~3天静脉滴注,长春新碱(VCR)1mg/d,第1天静脉滴注,博来霉素(BLM)15mg/d,第1~3天静脉滴注。新辅助化疗组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化疗,停药7d后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直接予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两组术后进行疗效评定及生存率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为38例(78%),其中完全缓解8例,Ⅰb2、Ⅱa、Ⅱb期患者化疗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22/26(85%)、12/15(80%)、4/9(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前采用PVB方案进行化疗,对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鳞癌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并明显提高了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含高危因素宫颈癌根治性术后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性。方法180例宫颈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具有高危因素,并于术后3~4周行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案:研究组(TP组)为紫杉醇135~150 mg/m2 d1+顺铂25~30 mg/m2 d1~3,每3周1次同步化疗。对照组(P组)为顺铂35~40 mg/m2,每周1次同步化疗。全组病例采用相同放疗方案:总放疗剂量45~59 Gy,1.8~2.2 Gy/次,4~5次/周。主要研究内容为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5年无瘤生存率(DFS)、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S)、5年总生存率(OS)以及毒性反应。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期33个月(1~84个月),未能观察到研究组较对照组可以提高无瘤生存期、无局部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研究组和对照组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4%和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而研究组治疗期间37.8%的患者出现了3/4级白细胞下降,44.4%的患者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结论与顺铂相比,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同步放化疗未能提高含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率,但它具有提高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优势,而且除了血液学毒性外,其毒副作用整体可接受。  相似文献   

13.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0):1512-1514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对晚期耐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耐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应用表柔比星联合顺铂化疗,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的血清卵巢癌抗原(CA125)、脂联素(APN)水平,统计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的37.50%(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CA125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APN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CA125水平(38.24±4.13)U/L低于对照组(49.35±4.98)U/L,APN水平(8.51±0.91)ug/mL高于对照组(7.31±0.94)ug/mL(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比起应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晚期耐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表柔比星注射液联合顺铂化疗,可有效降低CA125,增加APN,延缓病情,且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丹 《淮海医药》2022,(3):258-261
目的:探究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T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盆腔调强放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HE4)、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HE4、CA125、VEGF、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周围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方案较单纯化疗的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96例纳入观察对象,参照治疗方案不同分对照组、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独的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预后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指标(下床时间、肛门排气、进食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0%(43/48)高于对照组的58%(2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KPS评分升高,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48)略高于对照组的6%(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研究组生存率92%(44/48)高于对照组的75%(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04,P=0.004)。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辅助治疗对胰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胰腺癌患者,且未行手术及化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吉西他滨化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再予厄洛替尼口服。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动态检测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及存活时间。比较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升高(P<0.01);血清VEGF、MMP9水平降低(P<0.01);血清CA19-9、CA125、CA242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Ig G、Ig A、Ig M水平较高(P<0.01);VEGF、MMP9水平较低(P<0.01);CA19-9、CA125、CA242水平较低(P<0.01);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随访期生存率较高(P<0.05);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辅助治疗能有效降低胰腺癌VEGF水平,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D_2根治术,治疗组则采用腹腔镜辅助D_2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转移复发率及2年生存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P<0.05);治疗组患者的1年转移复发率为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P<0.05);治疗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D_2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转移复发率,提高预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产科待产的120例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行剖宫产分娩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剖宫产术中给予常规处理,研究组60例剖宫产术中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对两组产妇围术期出血及输血情况、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产后2、12、24 h内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产妇围术期输血比例为18.33%,低于对照组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围术期平均输血量为(264.3±46.9) ml,对照组为(347.0±5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产褥感染、子宫轻度缺血性坏死、继发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临床孕产妇,剖宫产术中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能有效减少产时及产后出血,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寻找高效低毒的辅助化疗方案.方法 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辅助化疗方案治疗4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另选择同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不进行化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组的腹壁切口平均拆线时间为(9.9±2.8)d,对照组为(10.4±3.1)d;化疗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60.3±9.3)h,对照组为(56.6±8.7)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41.2±4.6)个月,化疗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72.7% (32/44),其中,Ⅱ期患者为85.0% (17/20),Ⅲ期患者为62.5% (15/24).对照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48.0%(12/25),其中,Ⅱ期患者为63.6%(7/11),Ⅲ期患者为35.7%(5/14).化疗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厌食、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临床路径在我院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在医院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肿瘤科80例结肠癌术后(高危Ⅱ期/Ⅲ期)辅助化疗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临床路径在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路径组惠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1.1 d(P<0.05),费用降低了3 017.60元(P<0.05).在药物应用方面,指南推荐的主要治疗药物两组无显著差异.但相同方案临床路径组中应用进口奥沙利铂的患者药品费用明显高于应用国产奥沙利铂患者(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可有效缩短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费用及药物费用.为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今后还应对进口和国产奥沙利铂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和不良反应评价,以期为优选治疗药物、促进该病种临床路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