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251-25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停药后,乙型肝炎的复发情况与患者血清的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达到停药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90例,HBeAg阴性60例,其中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51例(ADV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36例(ETV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63例(LAM组),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停药48周后各组HBV DNA转阳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 LAM组、ADV组和ETV组患者在停药48周时血清HBV DNA转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患者HBe Ag为阳性和阴性时,治疗前的HBV DNA水平越高,停药后复发率也越高。治疗1个月后,HBV DNA水平越低,停药后复发率也越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复发率与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之前的血清HBV DNA水平、治疗1个月后的HBV DNA水平和血清中HBV DNA的水平下降幅度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乙型肝炎DNA(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e Ag的光放射强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含量,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 HBe Ag阳性患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 Ag阴性患者(P<0.01);随着HBe Ag光放射强度的升高,患者HBV-DNA拷贝数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HBV-DNA增多,ALT、AST也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血清中HBV-DNA与HBe Ag及肝细胞损害程度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联合检测HBe Ag、HBV-DNA及肝功能,才能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抗原、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在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方面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98例慢性乙肝(e抗原为阴性的小三阳)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和乙肝五项指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598例患者血清,小三阳组Pre-S1Ag阳性率为77.1%(191/248),HBV DNA平均含量为 5.26±1.32(106 copies/ml)、阳性率为70.7%(175/248),均分别高于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阳性组和1、5阳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HBV DNA平均含量以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阴性也不能排除乙肝病毒的复制,检测HBV-DNA和Pre-S1Ag可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存在病毒复制,且两者相关性较好,对于乙肝患者(特别是e抗原为阴性的慢性患者)在常规乙肝五项检测的基础上对加做Pre-S1Ag和HBV-DNA检测有助于乙肝的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佳  何霞  李玲 《安徽医药》2024,28(4):709-713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2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病人是否患有ICP分为合并ICP组43例、未合并ICP组236例。比较两组病人血清中HBV pgRNA、PreS1 Ag水平,并分析两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表达与HBV DNA表达水平相关性;比较两组病人妊娠结局,并分析合并ICP组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及PreS1 Ag阳性表达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V pgRNA、PreS1 Ag光密度[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效能。结果 合并ICP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水平[(3.71±0.92)log IU/mL]、HBV e抗原(HbeAg)阳性率[65.12%(28/43)]、HBV DNA含量[(8.03±1.69)log copi...  相似文献   

5.
高玉金  刘成永  孙庆 《淮海医药》2005,23(3):189-191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VM。结果 375例乙肝患者在HBV DNA含量分组中,随HBV DNA含量增高,HBs Ag、HBe Ag含量也增高,后两者与前者有良好的一致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 .5 332 ,r=0 .380 9)。抗HBs,抗HBe及抗HBc与HBV DNA之间,无明显规律。HBs Ag含量:慢性轻度肝炎分别与急性肝炎、慢性重度、亚重肝、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 .0 1,0 .0 5或0 .0 0 1) ,HBe Ag含量:慢性轻度肝炎分别与急性肝炎、慢性中度、慢性重度、亚重肝、慢性重肝,肝硬化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 .0 1或0 .0 0 1) ,HBs Ag含量及HBe Ag含量在其他临床分型中比较部分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率及HBV DNA定量在部分临床分型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DEL FIA)是一敏感、特异方法,定量检测HBs Ag、HBe Ag能反映HBV DNA载量及复制情况;部分情况表明肝脏病变越重,其HBs Ag及HBe Ag血清含量越低,HBV DNA阳性率及HBV DNA载量与乙肝临床分型之间关系无确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6.
乙肝两对半、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乙肝两对半、前 S1抗原与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183 0份血清用 EL ISA方法测定 HBV“两对半”和前 S1抗原 ,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 HBV- DNA含量。结果 不同两对半模式血清 HBV-DNA阳性率不同 ,检出率以 HBs Ag( )和 /或 HBe Ag( )组最高 ;共检出前 S1抗原阳性血清 73例 ,其中 HBV-DNA检出率为 90 .4% ( 66/ 73 )。结论 前 S1抗原与 HBe Ag、HBV- DNA有较好相关性 ;FQ- PCR检测可更准确反映 HBV感染及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1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 HBV)感染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HBV感染可以造成慢性感染 ,全球约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带毒者 3.5亿人 ,主要存在于亚洲和非洲 ,其带毒率达 8%~ 1 5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 HBs Ag)持续阳性 6个月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复制活跃的病人可在其血液中测到乙型肝炎病毒的 e抗原( HBe Ag)和乙型肝炎病毒的 DNA( HBV- DNA)。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长时间保持在无症状状态。每年约有 7%~ 2 0 %乙肝患者 e抗原自动转阴 ,但HBs Ag转阴者比较少 ,只有 1 %~ 2 %。据估计约有 1 5 …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体阳性血清HBV DNA检测及A83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芝 《河北医药》2004,26(5):420-421
目的 为了解HBV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的检出及HBV前C区变异的存在,以进一步分析前C区A83变异株感染对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在实验中肝功能及病毒标志物的检测采用常规方法,乙肝病毒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前C区A83变异的检测采用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0份血清中86份出现抗原阴性而抗体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21例,在21例标本中前C区A83变异株为4例。结论 在HBeAg阳性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前C区A83变异,前C区A83变异是引起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HBV DNA阳性与肝细胞炎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 HBe Ag和 HBe Ab双阳性状态下 C基因启动子区 ( BCP)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二对半”,对 HBe Ag/ HBe Ab双阳性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 DNA片段 ,并对阳性的 PCR产物直接标记测序 ,测序结果和 Grenbank中登录的标准序列相比较。结果 对 17例 HBe Ag和 HBe Ab双阳性患者血清中 HBV DNA进行了检测 ,阳性 13例 ,测序结果显示 ,13例 HBV DNA阳性者均存在 T1762和 A1764的突变。结论 在乙型肝炎 HBe转换过程中均伴有 C基因启动子区 T1762与 A1764变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3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Abbott微粒子酶免疫荧光法(MElA)进行检测,统计血清中HBV-DNA含量与e抗原含量,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376例患者血清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HBeAg(+)/抗-HBe(+)、HBeAg(-)/抗-HBe(+)三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轻、重度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阳性组含有的HBV-DNA比e系统双阳性、e抗原阴性含量都要高(P<0.05),HBV-DNA和HBeAg的含量间存有一定的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病情越重,HBV-DNA平均含量就会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采用荧光标记(AmpliSensor)定量PCR方法检测,并比较HBV DNA含量与ALT的关系。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患者HBV DNA含量(105.58±1.92,106.27±2.05)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HBV DNA含量(105.73±1.9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的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基因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血清HBV DNA含量与ALT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03例HBeAg阳性和8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穿刺活检,进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同期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0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r=0.125,P>0.05;r=0.164,P>0.05)。8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0.326,P<0.01;r=0.267,P<0.05)。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可作为抗病毒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DNA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住笔者所在医院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PerS1Ag检测、HBeAg检测和HBV-DNA检测。结果 PCR检测HBV-DNA55例指标呈阳性,其中HBeAg阳性18例,PerS1Ag阳性43例,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rS1Ag优于HBeAg,PerS1Ag在HBV诊断与疗效评判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7,(5):976-978
目的:分析某院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检测指标HBe Ag和HBe Ab阳性的检查结果及其防治对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发光酶免法检测1 25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标本中HBe Ag和HBe Ab浓度,分析其阳性的原因,尤其是对HBe Ag阳性与HBe Ab阳性患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对策。结果:1 250例患者中,其中957例患者检查结果有11种模式,94例患者HBs Ag阳性中HBe Ag和HBe Ab为双阳性模式占7.52%,74例患者为HBe Ag和HBe Ab单独或共同处于阳性临界范围占HBe Ag和HBe Ab双阳性模式的78.72%,其他模式为125例占10.00%;随着HBe Ag值下降,HBe Ab值上升,提示HBe Ag趋向HBe Ab转换。结论:中医辅助治疗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 Ag向HBe Ab转阴有较好的疗效;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的检测灰区越来越小,监测病毒学检测指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 167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于治疗前进行HBV基因分型,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4、96周时乙肝两对半定量、HBV-DNA定量、肝功能,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抗病毒疗效。结果 167例患者HBV基因分型中B基因型有98例,占58.7%,C基因型69例,占41.3%,未检出其他基因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时和治疗96周时,B基因型与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DNA低于检测下限率(103 copies/ml)、乙肝e抗原(HBe Ag)转阴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HBe Ag分组后,两种基因型在治疗96周时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基因型B或C对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过程中,病毒量在病程中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一直为人们关注.本研究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动态观察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lamivudine)或α-2b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e抗体血清转换率、临床类型的关系,旨在观察拉米夫定抗HBV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对核苷初治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Ovid(S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ETV和ADV对核苷初治的HBe Ag阳性CHB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追查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按照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RCTs,共922例患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48周时,ETV组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RR=1.62,95%CI 1.41~1.87,P<0.000 0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RR=1.14,95%CI 1.06~1.21,P=0.000 2),HBe Ag转阴率(RR=1.35,95%CI 1.08~1.69,P=0.01)和HBe Ag血清学转换率(RR=1.67,95%CI 1.02~2.76,P=0.04)方面均显著高于ADV组。ETV组和ADV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核苷初治的HBe Ag阳性CHB患者治疗48周时,ETV在降低血清HBV DNA、促使ALT复常、清除HBe Ag和促进HBe Ag血清学转换方面的疗效均优于ADV。ETV和ADV在安全性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素α1对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45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65例、联合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干扰素α-2b 600万单位,肌内注射,隔日1次,胸腺素α1(基泰针)1.6 mg皮下注射,2次/周,疗程6个月,观察肝功能、HBV DNA及血清病毒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单用干扰素治疗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阴转率为17.5%,而联合胸腺素α1者为24.6%;HBV DNA阴转32.5%,而联合用药组为55.4%。结论胸腺素α1联合干扰素在抗病毒方面起到协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HBV-LC)、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分布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相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病程不同阶段的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丹东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50例、肝硬化(LC)100例、肝癌患者50例,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定量动态检测HBs Ag水平,荧光PCR定量动态检测HBVDNA载量,并对HBVDNA水平及HBs Ag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Bs Ag定量值大小: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CHB中检测值最高,其次为肝硬化,肝癌组检测值最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定量和HBs Ag呈现相同的规律,即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 HBs Ag定量值和HBVDNA定量值一样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中呈逐渐下降渐下降趋势。2 HBs Ag与HBVDNA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可以使用HBs Ag与HBVDNA互补评估HBV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江西省赣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BCP区双变异(A1762T/G1764A)和前C区G1896A突变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6例本土感染者一般资料及血清,运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ELISA检测HBe Ag;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拷贝数;采用巢式PCR扩增及测序方法检测HBV C启动子A1762T/G1764A双变异和前C区G1896A突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肝细胞癌患者在年龄、HBe Ag阴性率、ALT和AST水平方面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而HBV DNA拷贝数则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2肝细胞癌患者的A1762T/G1764A、G1896A变异率及联合变异率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3 HBe Ag阴性患者A1762T/G1764A、G1896A变异率及联合变异率均高于HBe Ag阳性患者(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常规的相关指标检测对病情的评估是不全面的,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HBV基因区的BCP双变异(A1762T/G1764A)和前C区G1896A的常见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再结合其他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更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