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并总结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术的治疗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 14例患者接受腹腔灌洗治疗后,责任护士分别从灌洗前护理、灌洗护理、营养支持、患者病情监测和灌洗后护理角度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治疗前比较,SAP患者的腹水淀粉酶含量、APACHEⅡ评分均得到了显著降低,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合理的护理方案对于SAP患者顺利进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超声介入置管冲洗对腹腔脏器脓肿和腹腔脓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尤溪县总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腹腔脏器脓肿和腹腔脓肿患者60例(腹腔脏器脓肿/腹腔脓肿:48例/12例),观察组(30例,超声介入置管引流+生理盐水和抗菌药物冲洗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超声介入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χ2=14.853,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发热、抗感染、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9.648、5.720、13.193,P <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t=9.648、5.720、13.193,P <0.05)。观察组患者生理、社会、情感、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648、5.720、13.193,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感受满意的占比为100%,高于(χ2=5.457,P <0.05)。观察组腹部脓肿患者感染、出血、肠瘘发生率分别为3.3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肠道手术术后并发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13例经开腹手术后发生腹腔脓肿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生化检查和影象学检查(B超、CT)确诊为腹腔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共留置15根引流管,经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者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胃手术后瘘导致腹腔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食管、胃手术术后瘘导致的腹腔脓肿7例,由于病人情况不同经不同方式予以治疗。结果 7例中有5例治愈,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食管、胃手术后瘘导致腹腔脓肿临床上并非罕见,腹部CT扫描对明确诊断和制定手术方案十分重要,开腹脓肿引流术、空肠造瘘置管为较好的外科手术方法,充分引流、充分营养支持、有效抗生素和加强监护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局麻下腹腔置管灌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早期采用局麻下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灌洗引流时间平均5.5 d,31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并痊愈出院,治愈率达75.6%;6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占14.6%;4例发生腹腔感染后形成脓肿,其中2例经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另外2例因病情过重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占4.9%.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早期置管引流灌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探讨体位干预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腔引流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并符合标准的626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313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水平位置,观察组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水平截石位或头稍高位置,之后再由手术医师将患者腹腔内残余液体吸净,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腔引流总量、置管天数、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腹腔引流总量、置管天数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护理可有效减少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腔引流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共行小儿阑尾切除术252例,其中8例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对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其中5例经抗感染保守治疗脓肿逐渐吸收而愈,3例经手术引流后治愈。结论小儿阑尾炎术后较成人易发生腹腔残余脓肿,早期明确诊断,术中术后的正确处理可以降低小儿阑尾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早期腹腔置管灌洗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33例早期腹腔置管灌洗透析治疗SAP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灌洗的观察及预防感染。结果 33例患者中31例治愈,1例发生胰腺脓肿,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结论腹腔灌洗是治疗SAP的早期重要措施,而引流管的护理,灌洗的护理及预防感染是保障腹腔灌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置管引流治疗产褥期多发乳房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34例产褥期乳房多发脓肿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其中采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置管引流治疗患者17例(微创置管组),传统手术切开引流患者17例(切开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指标及术后效果差异。结果:微创置管引流组手术时间(28.28±7.25)min与切开引流组无明显差异。微创置管引流组术后疼痛程度(2.11±1.69)分、脓腔愈合时间(8.73±2.33)天、切口瘢痕长度(2.8±0.7)mm及继续哺乳率与切开引流组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创置管引流治疗产褥期乳房多发脓肿创伤小,愈合快,手术瘢痕不明显,不影响乳房外观,继续哺乳率高,是患者治疗产褥期多发乳房脓肿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术后临床症状、腹部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置管后24h内93.75%(15/16)的病例临床症状及腹部体征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全组病例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及继发腹腔感染。结论重症胰腺炎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安全、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陈蓉  陈艰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34-3635
腹腔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被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各种手术,对手术创面的渗液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对消化道瘘起到局限作用和促进窦道形成,避免腹腔感染和腹腔脓肿的形成,在腹部外科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腹腔持续负压冲洗吸引易出现堵塞及液体渗出,如果护理不当则易出现腹腔感染及感染扩散、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故应加强对腹腔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伴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给予生长抑素、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23例患者除2例分别于治疗5、6d后出现胰周脓肿、高热、黄疸,后转手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形管引流、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空肠营养管造瘘术,术后分别于治疗23、25d后治愈出院;1例73岁患者因病情过重、年龄大,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治疗2d后,腹痛加重,出现高热,家属又拒绝手术,于第5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因住院经费问题自动出院外,其余19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置管引流有助于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腔内毒素及炎性介质吸收,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作为重症胰腺炎非手术引流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0年5月~2005年6月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37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达100%,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症状及体征于术后24~72小时明显改善,平均引流9天,平均住院13.6天。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效果显著、简便、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部外科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88例患者均留置有腹腔引流管,在妥善固定的基础上再加以引流液的观察、引流袋的更换、保持引流管引流的有效性、加强引流标识管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8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引流管脱落。结论加强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择期胃癌根治手术3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66例未放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住院日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引流组置管天数和引流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无引流组术后拨胃管时间要早于引流组,但两组间术后住院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平均置管时间(8.3±2.2)d,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或仅有少量渗液。结论胃癌根治术不必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应从严掌握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指征,术后应及早拨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脓肿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42例肝脓肿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肝脓肿患者治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抽吸冲洗治疗肝脓肿手术创伤小,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综合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技术对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82例患有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技术进行治疗。应用基础护理方案在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胰腺炎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受灌洗治疗时间和胰腺炎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接受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86年 3月至 1994年 12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5 76 0例 ,术后发生腹腔脓肿者 16例 (发生率 0 0 0 2 % ) ,院外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转入我院 18例 ,均经手术治愈。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中男 12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者 5岁 ,最大者 6 3岁 ,平均 36岁。手术取麦氏切口 2 3例 ,经腹直肌切口11例。术中见阑尾穿孔 2 8例 ,未穿孔 6例。手术置引流者2 8例 ,未置引流者 6例。膈下脓肿 1例 ,腹腔脓肿 13例 ,盆腔脓肿 2 0例。临床表现 :发热 2 9例 ,多为不规则持续性发热。腹痛或腹胀 2 8例 ,其中有典型肠梗阻者 5例 ,伴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2例患者,在各种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腹腔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结果顺利恢复42例(占80.8%),出现胰腺假性囊肿6例(占11.5%),腹腔感染后形成脓肿4例(占7.7%),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SAP并发ACS患者,早期采取腹腔置管引流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实用,有助于患者渡过高危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雷  秦生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52-315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腹腔引流的作用及指征。方法回顾分析在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问完成的182例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中有22例放置腹腔引流,引流量为100—200ml/d,术后2—3d拔管,无并发腹腔脓肿或肝下积液。结论严格掌握Lc术中腹腔引流指征,可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