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予以芬太尼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拔管前后、气腹建立前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变化及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插管后、气腹前、气腹后5、10 min及拔管时,研究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平稳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镇静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许哲  李晨宇 《北方药学》2018,15(5):16-17
目的:研究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两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气腹建立前及建立后10min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建立后10min观察组SBP、DB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有效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轻气腹建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予以分组,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予以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2组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OAAS评分统计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2组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相似,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王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4):140-141,144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给予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显效22例,占64.71%;研究组总显效33例,占97.06%;两组麻醉过程顺利,麻醉诱导效果好,研究组患者的苏醒和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研究组患者的拔管后即刻Steward苏醒评分比对照组高。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使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较为可靠,同时具备镇痛速度快、苏醒速度较快的特点,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各40例。七氟烷组给予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方案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苏醒评分、术后头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的优良率高于丙泊酚组,瑞芬太尼用量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瑞芬太尼联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分别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与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气腹后、睁眼时间、拔管时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苏醒较快,镇静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取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气腹后及拔管时的心率、舒张压( DBP)和收缩压( SBP),并比较2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气腹后及拔管时的心率、DBP和SB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对于保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麻醉效果明显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田珺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140-14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本院实施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芬太尼麻醉)和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每组各40例,对两组气腹后、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气腹后和拔管时观察组HR、SBP和DBP明显降低,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够稳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分别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手术室后T0、气腹后( T1)、术毕( T2)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结果观察组T1的SBP、DBP明显低于T0(P<0.05),对照组T1的SBP、DBP、HR明显高于T0(P<0.05),且T1时观察组的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扁桃体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给予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拔管时间、呼吸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以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儿心血管影响较小,而且麻醉恢复时间比较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选取90例,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予对照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使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T_1收缩压、舒张压低于T_0,对照组T_1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高于T_0,观察组T_1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及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均较佳,但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激反应较小,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郑晔 《北方药学》2014,(10):57-57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烷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7.7±2.7)min,平均拔管时间为(10.6±2.5)min,苏醒评分为(5.0±1.9)分;对照组29例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13.9±3.8)min,平均拔管时间为(15.1±3.6)min,苏醒评分为(4.1±1.2)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短,且苏醒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姜徽  王纯辉  陈珂 《安徽医药》2011,15(6):754-755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80例拟接受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40)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组,n=40),监测并记录麻醉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氧变化以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和视觉模拟评分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持续吸入异氟醚进行复合麻醉;治疗组利用瑞芬太尼微量泵持续给药进行静脉麻醉组。同时监测并记录术中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气腹后10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手术结束后心率数值偏高;治疗组各个观察项无明显改变。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赵元奎 《中国药业》2014,(13):78-8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00例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异氟烷进行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呼吸循环指标变化情况(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和术后患者苏醒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种麻醉方法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徐云 《海峡药学》2012,24(2):94-9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效果.方法 98例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异氟烷行全麻.结果 气腹后观察组SBP、DBP、HR与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SB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5 min观察组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LC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加七氟醚和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相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瑞芬太尼加七氟醚麻醉;第二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种麻醉方法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和麻醉半衰期。结果:瑞芬太尼加七氟醚在这个时间段里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波动没有瑞芬太尼加丙泊酚大,前者的用量、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VAS评分、静输即时半衰期优于后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加七氟醚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用药,在多方面均优于瑞芬太尼加丙泊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5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35例,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麻醉诱导前5min(T0)、插管后5min(T1)及手术完成时(T2)三个时间点的应激反应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研究组患者SBP、DBP、HR仅有轻微波动,各时间点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SBP、DBP、HR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P<0.05,差异显著.在三个时间点,研究组各项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以及术前、气腹后、术毕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拔管后5min和10min清醒/镇静状态分级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后患者的苏醒质量。方法ASAⅠ级择期行乳突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且均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0.1Ⅱ级择期行乳突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且均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0.10.15μg·kg-1·min-1。S组吸入七氟烷(浓度1.5%0.15μg·kg-1·min-1。S组吸入七氟烷(浓度1.5%2.5%),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七氟烷并加大氧流量至6 L·min-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62.5%),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七氟烷并加大氧流量至6 L·min-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68 mg·kg-1·h-1,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术毕观察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苏醒期躁动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评价拔管后30 min内镇静-觉醒(OAA/S)评分。结果与P组比较,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5);呼之睁眼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0.05)。两组间躁动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后两组患者OAA/S评分均逐渐增高,S组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0 min时的OAA/S评分高于P组(P<0.05),拔管后20、30 min时两组OA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快,但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患者拔管时间更早,苏醒更快、更彻底,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