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麻醉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特殊药品,并且种类比较多,用法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麻醉药品的应用和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大多数麻醉药品在进行连续使用之后患者的身体都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因而明确麻醉药物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原则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治疗学的角度分析总结了我院麻醉药物的一些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刘征  蔡国君 《药学实践杂志》2011,29(6):405-407,448
近年来,静脉吸入复合平衡麻醉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显著提高。本文回顾分析阿片类药物与吸入性麻醉药复合使用的临床文献,对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总结了不同阿片类药物对不同吸入性麻醉药MACBAR的影响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两类药物,使平衡麻醉真正安全有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本次对呼吸科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价呼吸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对我院呼吸科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120例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共计16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最频繁的种类,联合用药的方式主要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平均为10天左右。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主要是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呼吸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大部分都能够做到合理,但仍然存在少部分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行为,因此,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50例,给予瑞芬太尼药物治疗;B组50例,给予芬太尼药物治疗。结果各时点A组HR、SBP、DBP无明显波动,T2~T4时B组HR、SBP明显高于T0时和A组;A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均短于B组。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药物使用上,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较芬太尼麻醉具有效果明显,麻醉时间短,药物滞留少等优点,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要求,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过敏性鼻炎(AR)也称为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细胞发生的过敏性反应~([1])。严重的AR需要药物治疗,既往研究表明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满意,且同一药物长时间使用会产生抗体使疗效降低[2],不同种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AR的疗效需要进行探讨。本研究拟对AR患者进行药物的联合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患者麻醉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需择期进行手术小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使用异在A组基础上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使用后麻醉情况,麻醉后不良反应及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B组患者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其手术期间各项指标较A组患者指标更加平稳(P<0.05)。B组患者使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其手术后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指标均显著优于使用丙泊酚、氯胺酮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小儿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确切,并可稳定循环,呼吸影响较小,术后苏醒速度快,副作用小,能提高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合法、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单位,统计我院2007—2009年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剂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的用量占该院麻醉药品的前3位;DUI排序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不同麻醉药物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有较大的用药差异。大部分处方使用基本合理,大多在DDD范围内。结论我院麻醉处方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医师和药师应更加重视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卢芳芳  宫曙光  陈博  刘毅 《中国药房》2010,(28):2641-2643
目的:分析我院临床基本药物不同剂型使用情况及患者用药倾向性。方法:对我院临床应用基本药物的种类、用药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在临床患者中调查倾向使用的剂型。结果:临床上使用率最高的是片剂;分类药品中抗菌药物、各科临床用药剂型较全;患者倾向使用的药物剂型有片剂、胶囊等。结论:我院患者在用药时有明显的选择倾向性,此选择倾向性不存在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不同科室的住院病例2000例,其中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028例,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数量及用药的不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物占51.4%,高于国家标准水平;应用抗菌药物种类主要为第2代头孢菌素占41.4%,其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占21.2%;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用药时间不合理占59.6%。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找出抗菌药物用药的不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产科临床应用麻醉镇痛药物极易抑制胎儿的呼吸问题,因此限制了药物的选择。目前,产科麻醉以及镇痛在临床中使用时,考虑的因素会涉及到安全,其中主要因素是药物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瑞芬太尼在产科临床的现状以及应用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118-120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将12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60例每组。对比两组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全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比较血压水平,在麻醉前检查和放气后20min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气腹后10、60min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术中全麻药物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单一使用全身麻醉而言最为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沐舒坦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药不断出现,不同种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在临床越来越多,但许多药物的配伍未及时列入《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在对6例沐舒坦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注射液联合使用时,发现两种药物配伍后出现浑浊和沉淀,说明存在配伍禁忌。现对上述两种药物进行了实验观察,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增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抽查部分科室病例,并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抽取病历的用药种类及用药时间、药物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用药合理占70.04%,基本合理为23.34%;不合理占6.62%;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均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还未能完全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三种麻醉法对会阴侧切口缝合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式对会阴侧切伤口缝合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阻滞组)、局部组织浸润麻醉(浸润组)、病人自控硬膜外麻醉实施无痛分娩后追加药物麻醉(加药组),共204例产妇进行缝合侧切伤口,观察镇痛效果及伤口水肿、甲级愈合例数。结果浸润组及加药组镇痛效果优于阻滞组(P<0.05);浸润组较其他两组伤口水肿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会阴侧切口伤口甲级愈合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需要根据个体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镇痛方式,已使用无痛分娩的以追加药较合适,未使用无痛分娩,以局部组织浸润麻醉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机理及止吐药物等相关方面的综述,为临床合理使用止吐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国内外相关临床试验和有关文献,对CINV的类型及其发生机制,止吐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联合用药、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CINV类型,选择不同的止吐方案,可以达到较好的止吐效果,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止吐药物已经成为治疗急性CINV的首选一线方案,但对难治性CINV和延迟性CINV的治疗效果尚不理想.结论 须对化疗致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新型止吐药物,单用或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采用个体化用药的手段,有效控制各种CINV,达到用药合理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佟凯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22-12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对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全身麻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然后使用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结果两组全身麻醉患者经过镇静治疗后的镇静效果及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明显低于传统镇静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具有显著的节俭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全身麻醉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七氟烷是一种全身麻醉药物,药理研究证实它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快、术后苏醒早等应用优势,现阶段已在我国临床麻醉中得到逐步推广。但它在老年患者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该种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感染性肺炎临床抗菌药的合理选用,根据感染性肺炎的不同种类来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2009年10月我院结合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项治理,通过行政干预、制度干预与技术干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抗菌药品分级管理与评价体系,我院切实把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管理作为持续改进的重点,使抗菌药使用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正>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使用得当可以治病,使用不当就会成为瘾癖,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并影响社会秩序安定,必须加强管理,为此,国家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麻醉药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有130多种。我国临床常用的有30多种。一、药物动力学及药物治疗学 1.药物动力学麻醉药物的分布和吸收药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有关,患者的精神状态对疼痛的感受和药物的疗效亦有显著的影响。 (1)吸收:麻醉药物经各种途径给药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逐渐应用于经腹、骨盆、下肢手术并取得满意效果。急诊剖宫产手术为急症,且产妇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要求麻醉起效快,肌松效果好,镇痛完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下肢运动恢复快,药物对胎儿影响小。CSEA完全保留腰麻和硬膜外阻滞麻醉(EA)的优点,在产科手术逐渐广泛使用。本研究观察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EA进行临床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