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患者50例,其中,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1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9例。观察患者的复苏时间、电除颤时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以及急救中是否采取人工气道插管,评价这些因素是否对心肺复苏效果有影响。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成功心肺复苏3例(10.34%),非心脑血管疾病成功心肺复苏12例(57.24%),二者比较χ~2=25.139,P=0.000。电除颤时间>6 min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70%(2/23),明显低于电除颤时间<6 min患者的44.44%(12/27)(P<0.05);复苏时间>6 min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3.64%(3/22),明显低于复苏时间<6 min患者的52.00%(13/28)(P<0.05);人工气道:未插管患者成功心肺复苏7例(20.59%),插管患者成功心肺复苏8例(50.00%),二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χ~2=15.692,P=0.000。结论早期采用电除颤和人工气道插管,尽快实施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等因素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诊科心肺复苏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在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心肺复苏效果与患者的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年龄小的患者其效果愈好。同时还与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和急救方法有着较大的关系。结论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常见是患者的年龄、急救方法等,掌握这些因素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在院前抢救中经常遇到,现场及时、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术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本文根据我中心1991年10月~1996年1月院前抢救的记录资料,对其中42例院前心跳呼吸骤停病人作初步分析,旨在对影响院前心肺脑复苏成败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者8个月,最大者85岁。骤停原因:严重心肺疾病12例,严重创伤11例,窒息6例,电击伤5例,猝死3例,严重电解质失衡3例,重症肌无力2例。(二)抢救半径与复苏成败关系:本组42例,其中ZI例抢救半径小于5km,抢救…  相似文献   

4.
孙鹏 《中国医药指南》2014,(34):159-160
目的探究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停搏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35例院前心脏停搏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8例行气囊-面罩通气法复苏,对照组67例行气管插管通气法复苏,分析两组复苏效果。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5.29%,高于对照组20.90%(P<0.05);研究组建立通气、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通气法复苏相比,气囊-面罩通气法无需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可有效促进心脏停搏患者肺部通气换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ZOLL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仪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并比较其与人工心肺复苏的不同和优点。方法将在院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纽各30名患者。对观察组患者使用ZOLLAutoPulse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脏复苏,而对照组则采用人工心肺复苏术来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复苏时间、呼吸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和动脉压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苏成功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ZOLL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仪在复苏患者心肺功能,提高复苏成功率以及减少复苏工作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的人工心肺复苏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科心肺复苏效果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CPR的心脏停搏(CA)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性别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年龄小的急救科心肺复苏效果好;肾上腺素累积剂量≤4mg患者POSC可能性相对于≥5mg患者大;VF患者的ROSC、24h生存率和出院率均高于PEA和心脏骤停患者;人工通气方法、电击和目击急救对复苏效果效果明显。结论影响急诊科CA患者ROSC的独立因素有电击、CA时的心率、CA绝对时间和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影响生存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有CA时的心率、CA绝对时间和肾上腺素累积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猝死患者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52例猝死患者资料,分析猝死患者的抢救结果。结果 52例猝死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13.5%,抢救成功者的急救半径均<10km。6min内开始复苏,抢救成功率为29.4%,6~10min开始复苏的抢救成功率为7.7%,>10min开始复苏的抢救成功率为0%,三个时间段抢救成功率比较=6.39,P=0.041<0.05。结论复苏开始时间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缩短到达现场时间的重要性、早期启动生存链的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对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ICU的心脏骤停且行心肺复苏抢救手术的1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随机性地分为两组,每组为61人,即复苏成功组与复苏失败组。对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如下几个项目进行观察:心脏骤停的原因、实施机械通气、时间与肾上腺素剂量。并对两组的结果分别作统计学处理,对两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①心脏骤停的原因:复苏成功组由严重的心率失常而引起的占60%以上;②心脏骤停时间:心脏骤停时间为3min之内急救复苏的成功率比3min之后急救的成功率要高;③使用肾上腺素的剂量:使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组的复苏成功率高于使用小剂量或是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④实施机械通气:实施机械通气的复苏成功率高于未实施机械通气的要高。结论 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主要为:严重的心率失常、心脏骤停时间、肾上腺素使用的剂量多少、机械通气。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之中,只有抓住上述几种临床相关因素,并严格地按照标准加以控制,便能够提高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科院前院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150例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成功和失败进行分组,50例心肺复苏成功作为成功组。结果成功组患者开始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通路建立时间均低于失败组,肾上腺素累积剂量高于失败组,t=11.02,t=6.26,t=8.34,t=12.1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始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通路建立时间、肾上腺素累积剂量是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把握好各项影响因素可以为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行CPR处理的2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男性的复苏总有效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对口、面罩给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多发性外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VA、无脉电活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通气方式、原发疾病、CPR前ECG(P<0.05)。结论院前心肺复苏患者自发循环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原发疾病、通气方式、ECG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相应的建议。方法对本院急诊2011年1月~2012年5月108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越大,心肺复苏成功率就越低(P〈0.05);在5min内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5min的患者(P〈0.05);电除颤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未除颤者(P〈0.05);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插管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未插管者(P〈0.05)。结论早期实施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60例老年心肺复苏患者,对患者实施院前或院内心肺复苏,并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复苏成功组开始复苏时间明显早于复苏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分钟内除颤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8分钟后;肾上腺素使用量与老年心肺复苏成功率无关;院内进行抢救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较高;对所有患者病因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占首位。结论临床影响老年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电击除颤时机、呼吸或心搏骤停发生地点,临床抢救老年心脏骤停患者时需严格掌握心肺复苏抢救技术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脏停搏院前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院前救治整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急救中心接诊的60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术抢救,按照急救反应时间、有无旁观者、有无电颤、呼吸方式的选择等进行分类,分析上述条件差异对心脏停搏患者的疗效影响。结果 60例心脏停搏患者的院前救治心肺复苏抢救中,抢救有效9例(15.00%),其中男性5例(8.33%),女性4例(6.67%)。结论在心脏停搏患者的院前救治过程中,呼救反应时间≤10 min、有旁观者参与救治、早期使用电除颤等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器心肺复苏术与徒手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对于院前发生猝死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探讨心肺复苏器心肺复苏对院前猝死者的疗效。方法将在院前发生猝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心肺复苏器心肺复苏组和徒手心肺复苏组,比较两组在开始复苏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和30分钟时的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和入院率。结果心肺复苏器组SBP5、10、15分钟时均高于徒手组(P<0.05),心肺复苏器复苏组患者的ROSC(63.6%)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38.1%),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心肺复苏器复苏组的收住院率(40.9)也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35.7%),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肺复苏器在改善院前发生猝死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方面,优于徒手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总结复苏成功经验。方法对本院急诊科近4年来老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各因素和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来共收治老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79例,复苏成功率为17.7%;复苏成功率与性别及肾上腺素用量无关系,而与病因、发病地点及复苏开始的时间有关,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者。结论老年人心源性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并不比非老年人低;普及全民急救常识,尽早复苏,现场电击除颤,能够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 430例院前心肺复苏情况分析,探讨影响院前心肺复苏的因素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院前心肺复苏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占70.4%和29.6%;55~64岁、65~74岁、75~84岁为3个高发年龄组段;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以心源性和其它内科疾病为主,占51.4%和20.4%;到达现场时心电图以心电静止和室上性心律为主,占81.4%和9.6%;现场救治气管插管率87.8%,使用人工通气率100%,胸外心脏按压率99.5%,现场除颤率9.7%。复苏成功率5.1%,复苏有效率5.1%,成活出院率0.2%。结论影响院前心肺复苏的因素主要是病人的年龄和病情、心肺复苏的起始时间及救治规范。应尽早开始心肺复苏,且救治措施应规范,评估心肺复苏有效和成功的标准应统一。  相似文献   

20.
张季元  何世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2015-2016
我科于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共院前抢救14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另有13例因家属拒绝抢救死亡,不列入统计),现根据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影响院前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