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吗叮啉、甲硝唑、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藏药仙露帕朱丸,服药4周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仙露帕朱丸的治疗作用优于吗叮啉、甲硝唑、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9,(30)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根据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人数为25例,单纯的使用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人数为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后期的复发情况。结果通过两组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较高于对照组,通过半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4%)<对照组(复发率20%)。结论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在慢性萎缩性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中采用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替普瑞酮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有必要对此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9,(10)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0例,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0例,采用临床规范治疗,对照组患者15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33%;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95.33%,对照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78.67%;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67%,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5.3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p转阴率,降低预后复发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丹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5):158-15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据有关统计资料其癌变率是:5-10年癌变率约3%-5%,〉10年癌变率10%,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入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措施进行研究探讨,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治疗效果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教育接受度等。结果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问卷结果,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患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健康教育接受度高。同时,良好的的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6,(3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n=3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2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90.63%、零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75%和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胃康宁内服加毫米波照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观测。方法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治疗组,60例为对照组,分别给予胃康宁内服合毫米波照射、单纯胃康宁内服治疗12周,观察临床症状、胃镜下改变情况,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胃康宁内服合毫米波照射可有效改善症状,镜下胃黏膜颜色和血管透见情况明显改善,疗程短,无毒副作用。经过治疗12周后,症状及镜下所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综合分析总有效率为98.12%,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为70.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2%,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为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辨病辨证,内治外治并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曹佳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3):158-159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观察组)和50例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艾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叶酸+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并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男女比为27∶23,对照组的男女比为26∶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在吸烟史患者28例,对照组中存在吸烟史患者2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在饮酒史患者36例,对照组存在饮酒史患者3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胆汁倒流患者44例,存在胃癌家族遗传史患者45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48例,存在饮食习惯不良患者49例;对照组出现胆汁倒流患者14例,存在胃癌家族遗传史患者7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5例,存在饮食习惯不良患者18例;观察组患者的胆汁倒流、胃癌家族遗传史、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不良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痊愈3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结论临床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需要提高临床对于这种病症的重视,并综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这样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C)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情志,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蒋淑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137-138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90%(50/55),明显高于对照组(70.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萎缩胃黏膜,在法莫替丁的基础上联合阿魏酸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夏泻心汤对 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 31例,女 14例,年龄 17~60岁,病程半年~41年。2 方剂组成及治疗方法半夏泻心汤为半夏 24 g、黄连 12 g、黄芩 12 g、党参 12 g、干姜 6 g、大枣 7枚、炙甘草 3 g、便秘加生军 6 g(后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拟胃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结果:近期临床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恶变1例,总有效率为91.11%,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药汤剂口服观察48例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变化及病理情况比较。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6%。结论: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胃脘痛"、"呕吐"、"胃痞"等病证的范畴。临床治疗实践表明,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辨证施治之效果相对较为肯定,可以阻止腺体萎缩,逆转不完全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是减少胃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该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人数30例。结果根据临床表现,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其临床效果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亏损证、气滞血瘀、郁热证5型施治。结果据此结合辨证分析、综合治疗,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结合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独的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细胞比容以及血浆黏度指标都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沙比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胃炎合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胃炎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莫沙比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74.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腹部疼痛、暖气以及腹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时候,相对于单纯的莫沙比利治疗措施,联合胃炎合剂展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