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心血管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择148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的综合办法进行。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恢复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于心血管重症患者的恢复和风险规避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60例,随机的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以及风险管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以及护理的结果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在临床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患者的满意程度上均有差别,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增加适当的舒适护理以及风险管理才可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9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心理护理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心血管内科人文关怀评分、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态度和病房环境质量;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结果心理护理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心血管内科人文关怀评分、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态度和病房环境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相近,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不良情绪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4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连续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其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为8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系统、连续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轻其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04%(2/98)、护患纠纷投诉率1.02%(1/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98±1.3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极大地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增强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心内科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问题,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关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特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72例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组(观察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的效果及其差异。结果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55.6%。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后,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积极配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跌倒、用药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评分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跌倒、用药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提高依从性,减少跌倒、用药错误等的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管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赵瑞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223-224
目的分析内科急重症患者的优质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内科重症患者16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以及躯体化得分均明显高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86.6%,各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急重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方法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结果增加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大大的缩短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人性化护理,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积极创立医院护理服务品牌,提升医院的整体信誉和声誉,开创患者和医院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赵忠秀 《北方药学》2013,(6):109-110
目的:对于心血管内科的急重症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研究,探究防范风险的措施。方法: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风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开展了回顾性分析,对护理的风险进行了解。结果:在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主要存在医院方、医护人员和患者三个方面的风险。结论:加强对医院的管理、提升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可以减少心血管急重护理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其对策。方法对心血管内科72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药品设备因素、患者和家属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针对相应的风险提出对策,帮助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其对策.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72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药品设备因素、患者和家属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 针对相应的风险提出对策,帮助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作用。方法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包括查找风险原因,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操作,健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缺陷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达到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80例心血管内科高龄失眠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形成失眠的身体因素、情绪因素、限制因素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护理举措:营造温馨和谐的睡眠环境;给予良好的生活护理;敦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6.
张云 《中国医药科学》2012,(10):160+16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6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29例(46.8%),原发病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30例(48.4%),其中并发症(均为心力衰竭)病情加重2例,死亡1例,合计治疗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5.2%。本组病例的住院时间为2~7个月,平均(4.2±0.5)个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表现满意58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3.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文 《中国处方药》2014,(12):143-14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救治的心血管患者15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3.7±3.6)d,患者护理满意度93.4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内科病房常规护理33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率阶段性、日常考核;对内科病房实施为期6个月的全面基础、消毒卫生、心理、护理环境风险管理,6个月后随机选取33例患者,进行同护理前的护理效果调查考核。结果内科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由原先的39.39%降为3.03%,控制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显著降低直接及间接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医院护理工作效益,值得在内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3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分别行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及护理满意度91.2%明显高于对照组84.2%、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幅度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康复速度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均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徐雯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341-342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本院根据心血管内科以往的护理经验,深入研究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据此制定风险管理护理方案,回顾性分析护理方案实施前后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护理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