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对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大专)四个班进行随机分班,实验组104人,对照组101人,实验组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进行,采用χ2检验评价两组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各项调查指标均有统计学意(P<0.01和P<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鹰  刘洪  郝玲  陈鹤林  杨留才 《中国当代医药》2012,(34):135-136,139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护理实用人体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级的护理专业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级护理8班作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2011级护理13班作为对照组,采用授课为基础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模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报告评分、学期末实验考核评价、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实验报告评分为"优"占38.89%,对照组为13.46%,两组实验报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P<0.05);实验组期末实验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P<0.05);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文献查阅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5个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实用人体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专业教学工作中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专业学生84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2名进行常规教学,观察组42名予以开放式实验教学,对比两组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综合理论成绩。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理论成绩,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在大专三年制医学专科学校培训并应用学生问诊标准化病人(SSP)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在临床专业大二医学生中遴选并进行中医儿科问诊SSP的培训.将中医专业的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SSP进行问诊技能学习,对照组采用病例讨论法进行问诊技能学习.SSP再用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问诊技能的考试中.结果:2组问诊技能、问诊内容及病历书写成绩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对实验组教师问诊临床技能考试评分和SSP评分的相关性检验,呈高度相关.结论:SSP的应用能在有限的学制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诊临床技能.SSP培训模式和应用值得在三年制医学类学校的技能教学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MDT)联合案例教学-团队学习(CBL-TBL)教学法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8级临床本科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采用MDT联合CBL-T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CBL-TBL教学模式,2组学员均教学12周。教学结束后,比较2组学员理论和临床实践成绩、各维度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学员理论和临床实践成绩分别为(87.87±3.47)分、(85.90±4.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5.67±3.65)分、(82.17±3.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在文献检索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师生交流频率及课程总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应用MDT联合CBL-TBL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员理论和临床实践成绩,可有效提升学员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教学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分课堂在康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6月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的6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5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康复教学,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进行康复教学,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评分、批判思维能力评分.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中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SDLRS)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课堂是一种学生认可度比较高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从而提升其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7.
罗雪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666-3667
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已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将CPC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病理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CPC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学生中实施小班化病理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2008级、2009级中西医临床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显微数码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理论课讲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授课;以测试成绩、综合能力、问卷调查、跟踪调查等形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实验组成绩考核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教学目标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师生互动及提高综合能力方面,实验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大部分同学认为小班化理论教学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临床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小班化理论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课件进行非口腔专业本科生口腔临床牙体牙髓病实习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2005级和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8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人)和实验组(43人),对照组采用临床示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实验组采用以CAI课件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果 实验组学生出科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AI课件应用于非口腔专业本科生口腔临床牙体牙髓病实习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PBL教学结合在线学习方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结合在线学习)和对照组(在线学习),采取问卷调查和专家评分的方式对教学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PBL教学结合在线学习方法得到更多学生认同,且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结合在线学习的方法教学效果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本科《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院招聘和培训标准化病人(SP)应用于内科学临床教学,抽取本校临床医学本科2007级学生21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5名,实验组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实验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教学,通过课堂情况调查和临床实习考核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课堂情况调查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临床实习考核中,实验组在问诊和体格检查等技能考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辅助教学,有效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加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校2009年以及2010年药理学实验开课学生进行研究,其中2009年实验课学生设为对照组,2010年实验课学生设为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干预性实验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实验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和考试成绩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其流畅性、独特性、标题抽象性以、总体评分以及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改革其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尹闻科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62-163,191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学作为病理学分支学科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病案教学,互动教学的方式将临床病理学融入病理学实验教学。结果开展临床病理学教学后,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结论临床病理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建立临床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开拓视野,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较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护理专业教学与临床工作和执业考试接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法选择朝阳市卫生学校2006级护理专业4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n=96)和对照组(n=96)。实验组实施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并将2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潘丽婷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374-375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多站点仿真实训教学方案的效果。方法抽取2009秋季级中职护理5班全体学生共78名为试验组,2009秋季级中职护理6班学生72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站点仿真实训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及综合技能,及对本组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评分及综合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本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多站点仿真实训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可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同时极大提高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综合技能及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校2006级临床专业临床课学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30人)和对照组(122人),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等主观评价优于传统教学;实验组理论综合应用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在临床病理中的教学效果。方法笔者在病理学临床病理讨论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并以此教学方法的学生为实验组,以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作对照组,以期末成绩为标准考察两者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结果结果提示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理解问题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法医本科生组织病理技术教育前后对法医病理技术的认识、需求和认知程度,尤其是与基层法医相关的标本固定、组织切片和染色的态度及其影响,以调整和指导法医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对法医专业2008级、2009级和2010级3个年级已学习过病理学及法医病理学的150名本科生在组织病理技术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法医病理技术教育后,学生对法医病理技术各方法、步骤、组织切片常用染色的认知度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法医病理技术教育后,认为法医病理技术与法医病理学有关系、法医专业有必要学习组织病理技术、对组织病理技术实验感兴趣的比例高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法医专业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法医病理技术教学,可提高法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月本校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的150名专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以循证护理模式和护理要求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科研协作能力达标率及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科研协作能力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为(85.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换药术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循证护理思想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促进其相关学习能力的提升,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协作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病理数字切片库并应于病理教学实践。方法:用数字切片扫描仪将80张典型病例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扫描,构建数字病理切片库并上传服务器。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数字切片和真实玻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病理实验教学。统计对照组及实验组学生病理实验考试成绩,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授课教师和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对数字病理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初步建立了能基本满足本科教学要求的病理数字切片库。期末实验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实验考试成绩(90.93±6.69)分优于对照组的(86.35±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8.24%参与数字切片教学的学生和100%的实验课教师认为数字切片教学优于传统玻璃切片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结论:数字切片丰富了教学方式及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切片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对于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推动病理教学改革和信息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