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症(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对50例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患者进行了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及拇短展肌针机肌电图(EMG)测定。结果 5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30例,单侧病变20例。50例CTS患者80条患侧的正中神经中,54条感觉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和(或)感觉传导速度减慢,26条感觉传导测定未引出动作电位;70条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和(或)运动传导速度减慢,10条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时和诱发波幅正常。60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结合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可对CTS作出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测在诊断腕管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和同心圆针极肌电图的检测。结果30例患者中有3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未引出诱发电位,26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25例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2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30例环指潜伏期差值均大于0.4ms,6例拇短展肌见神经源性损害。结论肌电图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30例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30例CTS患者的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肌电图(EMG)进行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腕管的正中神经不同程度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以SCV异常率较高,严重病例于外展拇短肌记录到失神经改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CTS患者327例,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并对拇短展肌、第一背侧骨间肌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327例CTS患者中,182例CTS患侧腕正中神经中指-腕感觉潜伏期、感觉传导速度、感觉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例CTS患腕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运动诱发波幅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72侧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的异常率分别为100%、71%、45%、85%和67%;肌电图(EMG)检查的异常率高达79%,均与正常参考值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CTS诊断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孕产妇腕管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表现特征。方法研究组孕产妇腕管综合征患者52例,对照组健康体检女性50例,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分别对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纤维动作电位(SNAP)的潜伏期、波幅、MCV、SCV、以及拇短展肌(EMG)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运动传导和感觉传导各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78只患肢中,有56只插入电位增多,50位可见正尖波,患者肌肉进行轻度收缩运动时单位电位时限增宽。结论正中神经的MCV和SCV减慢、SNAP与CMAP的波幅减慢、潜伏期延长均是孕产妇腕管综合征诊断的重要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桂成  董学新  张晏光 《贵州医药》2000,24(12):716-717
目的 提高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针极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NCV)对30例46侧CTS患者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正中神经腕 下支配肌针极肌电图见失神经支配电位而不累及其他神经支配肌;腕管以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MCV潜伏期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MCV潜伏期与针极肌电图的异常率比值极其相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经过腕管的尺神经与腕管以上的正中神经神经传导速度(NCV)均正常。结论 针极肌电 对观察CTS的损害范围与程度有重要意义。NCV不同部位和分节段的检查可以排队其他周围神经病变而确诊CT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测定特点并进行临床分析,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2月一2012年12月收治的腕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研究。测定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期(D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跨腕关节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ML)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从感觉传导到运动传导逐--N量。正中神经压迫试验5min后再重复测量上述指标。结果观察组正中神经DSL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L虽有延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尺神经和对照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各参数均无显著改变(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DSL和DML均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尺神经DSL和DML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腕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因正中神经的受压使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时间明显延长,通过神经传导测定有助于对早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孙敏娟 《首都医药》2015,(3):320-322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18例CMT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 18例患者共144块肌肉中,120块肌肉静息期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112块肌肉出现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多相波增多32块肌肉出现巨大电位(波幅>5m V),144块肌肉重收缩时呈单纯-混合相。MCV 144条神经中有30条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慢;SCV有43条未引出感觉电位,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慢。结论 18例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下肢重于上肢,感觉神经病变敏感于运动神经病变。由此可见,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腓骨肌萎缩症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CT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另行隔姜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同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平均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同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CTS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表现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美国牛津公司生产的OXFOR MEDEHCE 5通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采用表面电极对每个患者检查对称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8条神经,共600条记录NCV。重点对正中神经进行分段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现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106例,腕管综合征有37例,其中有腕管综合征临床体征者有15例,其余并无明显感觉手部不适;除了腕管综合征还有其他周围神经病变者有31例,单纯发现腕管综合征者有6例,在发现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中,年龄最小30岁最大84岁,平均54岁,男性12例,女性25例,糖尿病病程由1月至20年不等,平均9年。以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居多,有29例,其中6例完全无法引出,所有患者均有腕部以下段传导异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19例,均为腕部有下段传导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并不少见,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的腕管综合征,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慧  王亚佩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56-3257
目的 用节段性刺激正中神经观察其传导速度、潜伏期的动态变化,探讨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取临床症状、体征符合腕管综合征的患者100例,排除其中的有糖尿病或有周围神经损伤(9例、10例),奇数号共41例作节段性检查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支观察传导速度、潜伏期的动态变化,为观察组;偶数号40例作常规掌刺激法测定腕部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正向感觉检查法测定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对照组.结果 用正中神经节段性检查法的异常率为100%,明显高于常规检测法9例(22.5%).结论 正中神经节段性检查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重要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涛 《河北医药》2012,34(2):215-216
目的 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3例(178侧)CTS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并对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结果分析研究.结果 肌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旋前方肌为出现异常,而拇短展肌异常的异常率达8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图检测得到两种方法的CTS检出率均可大于90%,两者联合检出率高达100%.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经由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患者开展神经电生理测定,来评估诊断SHS患者中周围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脑卒中并发SHS急性期患者(SHS组)、20例脑卒中无SHS患者(N-SHS组)分别进行拇短展肌、第1骨间肌、正中神经的针极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SHS组30人(90%)针极肌电图(EMG)检查见插入电位异常,正锐波与纤颤电位,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偏高。SHS组患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减低(P<0.05);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生理检查用于诊断SHS的周围神经损害是比较敏感的,可以提高早期SHS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中神经肌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45例,对其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以及F波的检测。结果:格林巴利患者安静状态下一般会出现数目较多的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运动、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变慢且末端潜伏期增长,F波潜伏期增长且出现率降低。结论: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中应用神经肌电图进行检测在降低检测损害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还能够尽量减少漏诊、误诊的情况出现,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 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中,女41例,男9例。病变手共计67侧,单侧病变33例,双侧病变17例。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占70.1%,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占22.4%,拇短展肌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占25.4%。结论腕管综合征以女性多见,多以长期腕部劳动为诱因,临床表现为桡侧三指麻木,夜间疼痛,病程长的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及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T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另行隔姜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同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平均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同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CTS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格林-巴林综合征(GBS)的临床检测中神经肌电图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GBS患者,全部使用神经肌电图对其感觉、运动神经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对神经传导速度与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检测结果:50例患者共检测出178条感觉神经和226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的神经分别有98条和206条。(2)肌电图表现:在安静状态下,50例患者中有33例表现出正相电位与纤颤电位,束颤电位偶有出现;有17例在安静状态下存在较少的正相、纤颤电位表现。其中,8例患者在重收缩的同时未被引出运动电位,7例患者在重收缩时出现单纯相电位,18例患者在重收缩的同时存在混合相电位。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在格林-巴利综合征,不仅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肌力等级,还能用来获知患者神经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6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针极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测。结果26例GBS患者检测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的特点。神经传导表现为末端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形离散,其中上肢MCV异常率(23%)低于下肢MCV(44%)(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P〈0.05);15例患者检出肌电图异常,表现为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减少或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大力收缩时募集电位减少等神经源性损害改变;77%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率降低或消失。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GBS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详述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的发病特征及电生理表现,以提高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53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神经传导和针电极肌电图检查。结果检查出有临床表现的腕管综合征95例,多以双侧正中神经受累为主;二者并存的阳性率随患者病程延长而显著提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为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早期诊断的真实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