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软腭支撑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软腭支撑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2例患者上呼吸道阻塞症状有效解除,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软腭支撑术护理重点为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生命体征的监测,戒烟酒的重要性等。术后预防窒息、预防出血、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对OSAHS人群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其尽早得到合理诊治,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袁霏  晋云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398-3400
目的:探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对44例OSAHS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密的围术期监护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4例手术患者术后鼾声明显变小或消失,AHI由术前的重度降为轻度或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是解决重度OSAHS的有效方法。充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及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对患儿采取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7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打鼾、呼吸暂停等现象消失,复查PSG各项指标显示259例患儿正常,16例患儿明显好转,无1例出现出血、窒息等并发症。结论全程、全方位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是患儿配合手术治疗及确保术后顺利康复出院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王琳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4):80-8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提高此病的治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OSAHS)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患者中、轻中度44例,重度22例.改良悬雍垂腭咽成行术(UPPP)36例;悬雍垂腭咽成行术加温控的黏膜下射频组织消融术(temperature-controlled radiofrequency,TCRF)30例.术后1年随访,两组之间睡眠呼吸暂停紊乱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有明显差异(P<0.05),每小时阻塞及低通气次数及AHl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上气道阻塞部位的正确判断,及手术联合治疗的应用,可以提高此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采用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62例(86.1%)患儿症状消失(治愈),8例(11.1%)症状减轻(好转),2例(2.7%)症状无改善(无效).结论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多为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及术后恢复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90例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舌骨悬吊术,术前通过完善各项检查,鼻腔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出血情况,正确指导饮食,疼痛护理及预防感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嗜睡、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现象等各项症状均消失或缓解,其中90例患者中显效77例,有效7例,无效6例。结论:加强OSAHS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双侧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围手术期安全护理。方法对89例平均年龄4.3岁儿童行双侧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围手术期安全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严密术后观察与护理及精心的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平均术后2~3天出院,经随访术后恢复良好,睡眠时未再出现憋气、呼吸暂停现象。结论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腺样体术是治疗儿童OSMIS最有效的方法,做好围手术期安全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5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充分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并随访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5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未发生护理事故,且大部分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行UPPP治疗的围术期,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细致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给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制定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对OSAHS患者术前健康状况、文化层次及心理素质的评估、分析,使其了解手术风险。结果高血压患者2例血压不稳易出血,肥胖患者较体重正常者易出现呼吸道阻塞。结论术前对患者要进行全身及心理的评估,制定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方案。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的术前顾虑、术后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改良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并在术前、术后作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118例白天嗜睡和睡眠呼吸暂停消失,2例状态无改善;多导睡眠监测,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下降50%为判断标准,有效率达83%。结论OSAHS患者手术时应尽量保留悬雍垂,保留咽腔基本解剖结构,手术有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院收治68例OSAHS病人腭咽成型术的护理措施。结果 68例患者术后效果明显,恢复良好;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腭咽成型术治疗OSAHS效果良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还可以减轻疼痛,防止或减少手术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OSAHS),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梗阻而致睡眠时打鼾、憋气、呼吸暂停频频发作。每小时发生呼吸暂停或呼吸浅慢的次数(AHI)大于30次诊断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由于该处位于呼吸要道,其麻醉处理亦有其特殊之处,笔者对30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汪旭  陈亚秋 《河北医药》2007,29(8):812-813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OSAH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前术后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10例患儿中,术后症状消失151例占71.9%,其余症状改善;PSG各项指标改善 (P<0.01),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上气道阻塞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行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具体地讲,每天晚上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1].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文献报道[2]:全麻下行UPPP的死亡率高达4.8%,应引起麻醉科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OSAHS患者90例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全部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麻醉效果满意,没有出现一例严重的并发症,与麻醉医师术前的仔细评估和认真准备及术中术后严格的麻醉管理不无关系.本文围绕此专题,检索并复习文献,总结围手术期麻醉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5.
蔡蒋缘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53-175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本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婴儿和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儿童患OSAHS呈逐年增多趋势,发病率1%~3%[1],主要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或合并扁桃体肥大,表现为夜间打鼾,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随着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导致睡眠结构紊乱,使患儿白天嗜睡、疲乏及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及性格改变等[2-6],不同程度的影响患儿身心发育,应引起重视并及时治疗.笔者总结103例手术治疗的OSAHS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儿童OSAHS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合鼻窦钻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307例慢性扁桃体炎及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经病史及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检查确诊OSHAS共86例,其中同时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并完成术后1年随访53例。结果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鼻窦钻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减轻,并发症少,可有效扩大鼻咽、口咽部通气截面积,解除上气道阻塞因素,尤其适合儿童OSAHS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丁可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327-32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手术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均采取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指导,其中显效4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71%。结论加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 90例睡眠打鼾患儿,经多导睡眠图监测为OSAHS.术前检查扁桃体肥大和(或)腺样体肥大,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回顾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90例患儿手术成功安全出院.手术时间(35±10) min,拔管时间(15±10) min,出血量(20±10)ml,住院时间(6.5±1.5)d.术中气管插管脱落3例,3例拔管出现喉、支气管痉挛,2例出现喉水肿,5例术后早期出血,1例鼻腔出血,2例术后感染.结论 OSAHS全麻手术风险较大,围手术期各种治疗的正确和及时与否,不仅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甚至直接关系患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鼻腔扩容术治疗以鼻塞为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鼻腔扩容术治疗后实施精心护理。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有效44例(91.7%),无效4例。结论术前、术后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的100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50例在试验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