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置胃管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技术,临床上胃肠减压及鼻饲均需长时间留置胃管.传统的鼻尖、面颊固定胃管的方法存在胶布容易松脱、胃管固定不牢等缺陷,为此,我们对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鼻尖耳垂双固定法,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石丹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70-3470
目的:探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与新的固定方法(头套挂耳法)的差异.方法:比较采用传统固定方法与新固定方法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患者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结果:胃管移位率、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固定方法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胃管固定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置胃管是临床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护理操作,常用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或鼻饲的患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我们感到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存在一些小弊病,比如固定在面颊部易脱落、不美观等问题。为此,我们将胃管固定在耳垂部。该方法应用临床已6年,使用效果很好。1操作方法备齐使用物品,一次性胃管、胃肠减压包或鼻饲包、20ml注射器、两条胶布、一次性减压盒和其他用物。按照操作规程,将胃管由一侧鼻腔轻轻插入胃内45~55cm,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先用纱布擦净患者鼻翼部的油渍(因紧张恐惧易出汗、出油或受胃管刺激流眼泪、鼻涕)。用一条胶布…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科留置胃管属常见护理操作,但常规的胃管胶布固定法存在一定缺限:(1)每隔几天即更换胶布过于繁琐,增加患者痛苦;长期不换则胶布难以固定且在患者鼻部形成胶布痕迹,很难去除;(2)遇患者变换体位牵拉到胃管,或遇到打喷嚏、呕吐等腹压大的动作时,胃管易脱出,再次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与痛苦;(3)胶布过敏。故笔者在临床中尝试新型胃管固定法,胃管脱出发生率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管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它不仅能够通过胃管补充营养、水份进行药物治疗,而且还可以通过胃管进行洗胃、排出毒素、减轻中毒症状,对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后的病人,还可以通过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内积气、积液,能减轻腹胀及吻合的张力,有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发生.所以如何合理、牢固地做好胃管固定,不但能保证胃管作用的发挥,而且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为此,自2002年7月~2004年12月我们对三种不同的胃管固定法进行观察,现将效果比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长期留置胃管是内外科重要的辅助治疗,传统的胶布固定法既繁琐又不美观、舒适,且易脱出。胃管留置新法简便、美观,且牢固,极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胃管留置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何使胃管固定通畅是基本护理常规,而最佳固定方法也是临床上探讨的问题。在工作中,传统胶布固定简单易行,由于胶布的长时间使用存在种种缺陷,致使胃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昏迷及有些不能进食的特殊病人,需供给营养和喂药,常常采用上胃管的方法。过去我们采用上硅胶管,用胶布固定,末端采取反折用止水夹用消毒纱布包裹,很复杂,又要经常更换纱布,消毒胃管,既增加了成本,操作又麻烦,现在采用一次性胃管,固定用一根布带,保留用两个一次性引流袋的外封盖,在临床上应用20例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随机将新生儿科100例留置胃管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进法,对2种胃管固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改进留置胃管固定方法后,发生重新固定,脱落从插的概率明显降低,两组固定方法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进固定留置胃管方法比常规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式留置胃管固定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留置情况、不适感、固定效果和压疮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情况和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不适感和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留置胃管固定方式可以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起到积极作用,其不仅可以提高胃管使用效果,改善患者不适感,还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描述胃间质瘤(GIST)患者的胃电活动特点,探讨GIST对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运用多导胃电图检测27例胃GIST患者(GIST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餐前餐后胃电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餐后各导联较餐前均出现平均频率(MF)、平均幅值(MA)及正常慢波百分比(N%)增高,过缓频率百分比(B%)较餐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GIST组未出现相应的胃电图改变(P > 0.05);GIST组各导联餐前MF、MA高于对照组,N%餐前1、3、4导及餐后各导联均低于对照组,过速频率百分比(T%)各导联餐前餐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GIST组与对照组患者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66.7%,3.3%,GIST组节律正常患者所占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GIST患者存在餐前餐后胃电活动异常,异常胃电节律以胃动过速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喂水测吞咽反射并插胃管的方法,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对83例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年老体弱患者以随机应从的方法分为2组,试验组34例进行喂水测吞咽反射并置胃管,对照组49例常规置胃管,观察置管成功率及置管反应。结果试验组一次成功率91%,对照组一次成功率6%。结论喂水测吞咽反射并置胃管法显著提高了置胃管一次成功率,明显减少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研究腹腔镜下根治性胃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手术与BillrothⅠgastrectomy哪种术式更有利于患者预后。方法对60例患有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术式分两组;第一组30例,这组患者志愿选择腹腔镜下根治性胃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手术治疗,第二组30例,这组根据患者意愿选择BillrothⅠgastrectomy进行手术治疗,然后随访、统计手术5年后降糖药服用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第一组患者30例在接受LRGADVO治疗后有27例不再服用降糖药物,3例糖尿病较重的患者已不用胰岛素来降糖同时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来降血糖;第二组患者30例接受BillrothⅠgastrectomy治疗后,12例患者降糖药物使用与术前比较有减少,其余18例患者仍在接受规范降糖治疗。结论 LRGADVO在治疗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上是首选建议术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的病情,减少降糖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COPD患者家庭氧疗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市黄陂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氧疗的现状,规范氧疗方案。方法:对96例COPD患者进行家庭氧疗的使用及对其了解程度调查询问,测定吸氧前后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动脉血氧饱和度(Saq)低于88%的46例患者中,仅有4例每日吸氧时间在15h以上,根据医师指导调节氧流量。结论:COPD患者家庭氧疗缺乏指导,对氧疗知识了解不够,家庭氧疗急需加强管理,并需在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庭中普及家庭氧疗知识。  相似文献   

15.
赵敬柱  张汝鹏  王刚  李昉璇  王学军  薛强  梁寒 《天津医药》2011,39(9):788-790,881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64例长生存组和65例短生存组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免疫组化检测胃癌局部浸润的CD8+T和FOXP3+T淋巴细胞。结果:CD8+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癌巢的间质中,部分呈巢状分布。FOXP3着色位于淋巴细胞核内。长生存组的CD8+T高表达率高于短生存组,FOXP3+T高表达率低于短生存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直径和清扫范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及转移率、切除方式方面,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FOXP3+T细胞阳性表达率、切除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结论:FoxP3+T细胞、切除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率与进展期胃癌术后长生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应用免疫肠内营养剂对患者营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肠内营养组,n=34)和试验组(肠内免疫营养组,n=3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提高术后营养、免疫功能、纠正负氮平衡方面较对照组有效(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对蛋白质合成及免疫功能恢复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Lovastatin, an inhibitor of mevalonate synthesis,demonstrated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avariety of human cancer cells, especially in gastricadenocarcinoma cells at pharmacologically achievableconcentrations. To determin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isdrug in advanced measurable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s well asto assess the toxicities and the pharmacokinetic features, wecarried out a phase II study of high-dose lovastatin. Patientsreceived lovastatin 35 mg/kg/day for 7 consecutive days, withubiquinone (60 mg qid po) to prevent rhabdomyolysis. Thetreatment was repeated every 28 days. From March 1996 toJanuary 1997, 16 patients (median age, 57 years; range,34–68) were entered into the study, 14 of whom wereevaluated for response and toxicity. No patient achieved aresponse. A total of 28 cycles were administered. The mediannumber of cycles was 2 (range, 1 to 4). Anorexia was the mostcommon toxicity (64%), but decreased oral intake wasobserved only in 3 cycles. Two patients developed myalgia withelevated muscle enzyme. When used in this dosage and schedule,lovastatin does not appear to be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advance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T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发现胃癌患者血清存在免疫抑制因子,可抑制正常人或胃癌患者PBMC对PHA的增殖效应;首次发现不同癌瘤来源的抑制因子有非特异性交叉抑制作用。实验表明胃癌血清抑制因子可诱导/活化正常人Ts(CD_8~+)细胞,使其发挥免疫抑制效应。观察到术后1年以上恢复期患者血清免疫抑制效应明显下降(P<0.001)。本文同时检测了胃癌、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正常人群的淋巴细胞亚群,证明进展期胃癌CD_4~+下降,CD_8~+升高明显,CD_4~+/CD_8~+比值显著下降(P<0.001);胃癌术后1月内淋巴细胞亚群与术前无明显差异,而术后半年以上恢复期患者该三项指标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9.
徐健清 《中国药师》2012,15(9):1306-1307
目的:观察甲氧明对松止血带后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膝关节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甲氧明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甲氧明组在手术缝合皮肤前肌注甲氧明3 mg,对照组肌注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监测并记录两组基础值(T0)、缝合皮肤前(T1)、放气后1 min(T2)放气后3 min(T3)放气后5 min(T4)各时点的SBP、DBP、HR。结果:松气后甲氧明组SBP、DBP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5)mmHg比(21±7)mmHg,P<0.05和(9±3)mmHg比(14±5)mm-Hg,P<0.05];松气后甲氧明组HR平稳;而对照组HR增快了(15±4)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氧明可预防膝关节手术后松止血带所致的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在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在3-8分之间,入院后均行开颅手术,术后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患者(Ⅰ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另外30例患者(Ⅱ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第10天开始给予高压氧治疗,疗程为30天。结果:高压氧治疗满30天后,观察到Ⅱ组患者预后恢复情况(GCS评分以及动态脑电图监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Ⅰ组,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恢复的程度和速度,联合高压氧治疗组中患者预后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