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50例非骨巨细胞瘤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ROI内增强前平扫CT值、强后CT值、CT值增加值。结果两组观察对象增强前平扫CT值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骨巨细胞瘤组观察对象增强后CT值和CT值增加值均明显高于非骨巨细胞瘤组,且两组观察对象增强后CT值和CT值增加值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CT扫描用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而可作为临床首选的骨巨细胞瘤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骨巨细胞瘤典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发生于脊柱的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包括病变发生的部位、形态、邻近间盘是否受累、椎旁是否形成软组织肿块及增强情况等CT改变。结果发生于颈椎3例,发生于胸椎1例,发生于腰椎3例,1例发生于骶椎;2例侵犯相邻的两个椎体,6例仅累及单个椎体;6例椎体及附件同时受累;2例表现为椎体溶骨性破坏并椎体压缩改变,其余6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8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较明显强化。2例病变突破骨皮质,1例表现为椎旁软组织肿块,1例突向椎管内。结论脊柱骨巨细胞瘤在CT上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对脊柱骨巨细胞瘤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罗文军  郭伟  殷富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3,(9):1329-1330,1332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巨细胞瘤患者的X射线平片、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骨巨细胞瘤发生部位依次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11例;腓骨近端,尺、桡骨远端3例;肱骨近端2例;髂骨及椎体2例。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偏心性、膨胀性及皂性骨质破坏,骨皮质薄而完整。溶骨型者,骨皮质可中断,骨嵴减少或消失,可见生长迅速的软组织肿块。结论骨巨细胞瘤的X射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MRI能够显示骨巨细胞瘤的内部组织结构,MRI显示骨巨细胞瘤周围软组织块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增加对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陈建新  郑佳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21-21,57
目的探讨骨盆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具有完整的X线、CT检查资料,并经手术或骨穿刺病理证实的骨盆巨细胞瘤患者。结果5例患者中2例在CT定位下骨盆穿刺活检。病检结果:1例多发灶(有3个瘤灶),另4例为单发灶。4例病理分型为1级,1例为2级。CT显示骨质破坏区内皂泡状骨嵴及单层或多层骨包壳影,为巨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当骨包壳有吸收变薄、中断或消失,考虑局部有恶变。结论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巨细胞瘤瘤灶内骨嵴及周围骨包壳的细微改变,CT对巨细胞瘤病灶显示明显优于平片。分析骨盆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有助于骨盆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09年3月经X线平片诊断为骨巨细胞瘤17例患者X线平片、CT片、MRI片,并与病理结果结合分析。结果:本组17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中囊性型6例,溶骨型9例,恶性2例;伴动脉瘤样骨囊肿的2例,复发3例。X线及CT扫描均见骨端偏心膨胀性改变,无钙化,无硬化,部分病例可见粗大骨嵴,MRI在显示病灶范围、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周围结构受累情况及部分细节的表现上明显优势于其他影像手段。结论:X线平片结合CT、MRI对骨巨细胞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CT平扫与动态增强CT扫描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9年11月在某院就诊的36例PS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CT扫描,分析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下CT值变化,对比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差异。结果:CT平扫最大CT值为(21.39±4.08)HU,动态增强CT扫描最大CT值为(95.78±6.31)HU,动态增强CT扫描最大增强值为(81.02±3.69)HU。CT平扫检出率为66.67%,动态增强扫描检出率为8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可大大提高PSP检出率,能有效降低误诊、漏诊风险,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报道骨巨细胞癌瘤骨段切除及其重建16例。其中男儿例,女4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1.8岁。病理报告细胞学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全部采用瘤骨殷切除及其重建,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膝关节融合10例,游离腓骨移植2例,尺骨代桡骨、桡腕关节融合1例。12例患者获得2年以上随访无复发,1例术后16年复发.我们认为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上要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要认识到骨巨细胞瘤是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复发后恶变率高,因此我们主张对细胞学分级在Ⅰ-Ⅱ组的骨巨细胞瘤行瘤段骨切除及保肢重建肢体…  相似文献   

8.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又称破骨巨细胞瘤(osteoclastoma),是一种具有局部复发倾向的侵袭性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好发年龄20~40岁,脊柱骨巨细胞瘤占脊柱肿瘤2%~3%[1],脊柱骨巨细胞瘤多见于骶椎,其次为腰椎、胸椎、颈椎.我科收治1例枢椎骨巨细胞瘤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真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1953年由Jaffe首先描述并定下标准。发生在上颌骨少见,仅占全身同样病的2.3%~5.6%。早期正确诊断和确定肿瘤细胞的病理学类型对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报告2例上颌骨巨细胞瘤,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又称破骨细胞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骨肿瘤,好发于长骨骨端。5%~10%的骨巨细胞瘤呈侵袭性生长,术后易复发。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9例长骨骨巨细胞瘤多层螺旋CT(MSCT)资料,以提高对长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经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溶骨型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方法对10例病理诊断溶骨型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及临床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以骨质破坏为主。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年龄,可对溶骨型骨巨细胞瘤做出较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1972年 Feldman[1 ]等首次报道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 ,国内外文献陆续有报道 ,但原发于骨的 MFH病例较少 ,目前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还缺乏一致的认识 ,国内对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报道也不多。我院自 1 988年以来收治 1 2例此类患者 ,经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例患者中 ,男 1 1例 ,女 1例 ;年龄 1 6~72岁 ,平均 37岁。病变部位 :股骨上段 3例 ,股骨下段 4例 ,胫骨上段 3例 ,肩胛骨 1例 ,肱骨上段 1例。主要症状 :以疼痛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78-180
目的综合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MR(磁共振)及临床特点,为治疗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的45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2例患者接受CT检查诊断(作为A组),23例患者接受MR检查诊断(作为B组)。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B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A组患者中有10例(占45.45%)实性肿块,5例(占22.73%)囊实性肿块,7例(占31.82%)囊性肿块;平扫密度占85.5%,增强CT扫描呈现轻度强化趋势;B组患者中有11(占47.82%)例实性肿块,6例(占26.09%)囊实性肿块,6例(占26.09%)囊性肿块;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稍低/等信号,增强MRI扫描呈现轻度强化趋势;A组患者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92.1%、93.4%,B组患者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90.5%、91.2%(P>0.05)。结论充分认识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MR(磁共振)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的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骨巨细胞瘤的MR表现,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骨巨细胞瘤发生于股骨远端8例,胫骨上端2例,腰椎1例。MR典型表现为多囊融合的囊实性占位。结论MR对骨巨细胞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肠梗阻患者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30例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增强扫描,不适合使用增强扫描的患者,给予CT平扫,根据肠梗阻患者的CT诊断结果、CT诊断病因与手术病理结论、病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30例肠梗阻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达100%;CT病因检测结果显示粘连90例,肿瘤85例,腹内外疝13例,炎症10例,肠扭转6例,肠腔内异物4例,肠套叠4例,外伤3例,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1例,符合率93.9%,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诊断能够准确的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确定肠梗阻病因的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9年8月以来,应用带血管游离髂骨和腓骨修复10例肢体骨肿瘤手术后遗留之空腔或骨干缺损。其中9例经5个月至2年随访结果,效果均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0例中,男女各5例;年龄8~20岁者8例,20~30岁者1例,40岁以上者1例;病种:骨巨细胞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骨囊肿3例;部位:股骨5例,胫骨1例,肱骨4例;采取带血管游离骨部位:腓骨6例,髂骨4例。手术方法:(1)彻底切除肿瘤段病骨及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CT在骨肿瘤诊断中重要性的认识 ,总结我院1997年8月~2001年3月 ,经手术证实资料完整的骨肿瘤12例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本组12例男10例 ,女2例 ,年龄16~56岁 ,平均年龄36岁。骨肿瘤均发生于四肢 ,其中股骨下段骨巨细胞瘤2例 ,股骨骨软骨瘤3例 ,股骨下端成骨肉瘤2例 ,肱骨上段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 ,腓骨蔓状血管瘤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扫描应用美国GE2000i型全身CT机 ,常规扫描厚度和间隔5~10mm ,扫描范围包括病灶全长及上下20~30mm ,其中下肢骨为两侧对照扫描 ,运用骨组织窗…  相似文献   

18.
VEGF、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 VEGF、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 Jaffe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46例骨巨细胞瘤中 VEGF、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 ,46例骨巨细胞瘤中 VEGF高表达者 2 1例 (45 .6% ) ,PCNA高表达者 2 5例 (5 4.3 % ) ,二者呈正相关 (r=0 .88) ,并且随 Jaffe分级增高 ,表达增强 ;VEGF和 PCNA均为高表达组术后 5年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恶性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对2006年至2009年来湘潭市二医院进行诊治的恶性骨巨细胞瘤的3例典型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术后复发。结论骨巨细胞瘤是潜在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复发可再次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20.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SPB)为浆细胞瘤的一个亚型,是一种少见肿瘤,约占恶性浆细胞病的5%以下[1],常与骨巨细胞瘤,转移瘤,骨肉瘤等混淆,术前CT诊断较困难。收集我院2008年至2012年经证实髂骨SPB 6例,以进一步提高髂骨SPB的CT诊断认识和鉴别诊断的能力。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间,我院发生于髂骨经住院手术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