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汝永 《大家健康》2016,(3):134-135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行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共治愈50例,治愈率达83.3%,另10例因ADRS、MODS、感染性休克死亡,死亡率为16.7%,术后共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结论:绞窄性肠梗阻必须掌握适宜的手术时机,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增强围手术期严密监护措施,以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绞窄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为急腹症中第二位.我院1990年2月至1994年5月、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6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于肠梗阻病人,如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须立即手术,但在临床中常遇到可以排除肠绞窄又短时不能缓解的肠梗阻病人,对于即使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也往往难于决定是手术还是继续保守治疗。本文结合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78例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病人(绞窄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未统计在内)的诊治,探讨非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57例纹窄性肠梗阻进行诊治分析,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57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治愈55例,治愈率96.5%。结论 临床上一旦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掌握手术时机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陈军政 《浙江医学》1999,21(1):47-48
绞窄性肠梗阻是机械性肠梗阻的严重阶段,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高。我院自1985~1995年共收治绞窄性肠梗阻弱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就早期诊断和手术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绞窄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病情危急,一般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我院1996年1月~2002年5月收治27例绞窄性肠梗阻,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约占急性肠梗阻发病率的 2 0 %~30 % [1 ] 。治疗的关键在于发现早期绞窄及时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 31 9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19例 ,其中男性 2 0 6例 ,女性 113例 ,年龄 7~84岁 ,平均 41岁。原发病手术胃大部切除术 12 4例 ,阑尾和盆腔手术 119例 ,其中两次以上发病者 5 9例。1 2 诊断依据 ①既往有腹部或盆腔手术史 ,出现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腹部X线平片显示机械性肠梗阻者。对无腹部手术史者出现上…  相似文献   

8.
龙伟彬  吴东  陈湛科  龙华红 《吉林医学》2013,34(13):2416-2417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救治经验和救治效果。方法:对绞窄性肠梗阻患者40例进行积极救治,总结临床诊疗经验。结果:本组病例40例均行手术治疗,38例患者获得治愈出院,2例死亡;伤口一期愈合33例,二期愈合5例,无肠瘘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综合分析,早期诊断,积极内科治疗,尽早手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09例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09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经手术治疗,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56例(51.4%),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肌紧张、腹平片(或腹透)、CT和B超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其余53例(48.6%)均在剖腹探查时确诊。治愈101例(92.7%),死亡8例,死亡率(7.3%)。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MOF、ARDS。结论: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应动态观察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预防肠坏死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闭孔疝是少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于年老体弱的妇女,多在绞窄性肠梗阻期施行急症手术,死亡率高。我们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85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阵发性疼痛,放射至右大腿及膝关节内侧,近5天逐渐转变为全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剧烈难忍,伴有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出冷汗、四肢发凉。门诊诊断“急性阑尾炎”入院。查体:T38℃,P98次/min,细弱,R30次/min,BP80/50mmHg,面色苍白,急性痛苦面容,精神差,神志淡漠,躁动,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8次/min,律齐,腹部膨隆,腹式呼吸受限,全腹压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88例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手术病例,病死率为5.7%。强调说明,患者入院6h 内积极术前准备的重要性,指出入院后7~24h 是最佳手术时间,手术距发病时间以不超过48h 为好。此时手术多较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病死率低。提出对于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时间上宁早勿晚,手术指征上宁宽勿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和X线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京东中美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X线进行影像学检查,对肠梗阻类型、位置、病因做出判断,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准确性。结果 70例肠梗阻患者中,肠梗阻位置的诊断:手术结果显示,小肠梗阻49例,结肠梗阻21例;CT诊断小肠梗阻48例,结肠梗阻22例;X线诊断小肠梗阻52例,结肠梗阻18例。肠梗阻病因的诊断:手术结果显示,肠粘连45例,肠套叠25例;CT诊断肠粘连47例,肠套叠23例;X线诊断肠粘连40例,肠套叠30例。手术结果显示,绞窄性肠梗阻22例,单纯性肠梗阻48例;CT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93.75%、92.86%、86.96%、70.00%,均高于X线。结论 CT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外科治疗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39例肠道肿瘤和18例肠粘连,分别占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主要病因的56.52%和26.09%;54例(78.26%)合并基础性疾病,其中14例伴有两种以上的基础性疾病.患者痛程(从感觉到疼痛等症状到就医确诊的时间)8h~13d.患者中42例(60.87%)手术时出现耐受力问题(出现严重负氮平衡、水、电解质失衡或酸碱失调、非正常血压等);4例(5.80%)死亡;15例(21.74%)有并发症.[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就诊不及时和手术耐受能力下降等;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式并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可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陈小龙  周永醇  张兆明 《广西医学》2014,(10):1415-1418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发生中远期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同一施术者主刀完成LA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27例,根据施术者行LA的时间先后从627例患者中选择最先进行LA的患者50例为A组,其后进行LA的患者577例为B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10年,平均5.7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施术者已经开展LA手术例数≤50例、病程为25-72 h、阑尾穿孔、留置引流管、肛门排气时间〉24 h、腹腔残余感染、炎症性肠梗阻、穿刺孔愈合不良为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25-72 h为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施术者已经开展LA手术例数〉50例为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施术者的手术操作技能可降低LA后中远期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医学综述》2014,(14):2644-2645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那坡县中医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方法及原则。结果 126例患者单纯粘连松解复位术44例;绞窄性肠梗阻坏死肠段切除、粘连梗阻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35例;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29例;小肠折叠排列术12例;短路手术6例。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18例,总复发率为14.3%。单纯粘连松解复位术复发率为6.8%,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14.3%,腹腔镜粘连松解术27.6%,三种术式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小肠折叠排列术与短路术复发率分别为8.3%、16.7%。术后1年内总复发率为9.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对策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手术治疗方案个体化,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整群选取的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87例小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3例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50.91±10.81) mL]、手术时间[(53.27±7.68) min]、肠蠕动恢复时间[(14.77±3.10)h]、住院时间[(4.14±0.22) d]少于对照组[(93.85±10.76) mL、(89.10±7.71) min、(38.96±2.85) h、(8.18±1.36) d],其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72.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7.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肠梗阻患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济南市济钢医院接受治疗的肠梗阻疾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例数、肠梗阻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肠梗阻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症状消失时间(8.13±2.57)d和住院治疗总时间(12.32±2.17)d短于对照组(11.39±3.54)、(16.72±3.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肠梗阻,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率,保证患者安全,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1年12月于本院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56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WHOQOL-100生存质量量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WHOQOL-100量表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佳,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比,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效果要优于开腹手术,因此值得对腹腔镜手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切除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手术治疗,促进手术疗效的提高。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吻合的时期不同,分为右半结肠癌组、左半结肠癌1期吻合组以及左半结肠癌2期吻合组,比较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并发症吻合口瘘、术区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左半结肠癌1期吻合组的术区感染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做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提示肿瘤部位、吻合时期、合并症,是结肠癌肠梗阻急诊手术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2.9%、60.7%、19.0%和96.7%、73.3%、27.2%,两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2,P=0.271)。左半结肠癌1期与2期吻合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0.0%、40.0%、26.7%和94.4%、72.2%、16.7%,两生存曲线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6)。结论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行1期吻合的并发症机率较高;肿瘤部位、吻合时期、合并症3个因素,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1期切除肿瘤基础上,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比较,以及左半结肠癌1期吻合与2期吻合比较,生存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