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13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者(n=6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及QOL总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接受延伸性护理干预对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的入院信息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成两组,医护人员将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和延伸性护理干预分别应用于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程度、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经过一段时间临床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均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后接受延伸性护理干预,患者的负性情绪能够有效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信心,改善其生活状态,从整体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其产生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的质量。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其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以及护理的质量。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满意例数为58例,总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的总满意例数为49例,总满意率为81.67%,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的效果比较明显,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甲亢患者5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改善他们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选92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带负性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情况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既能使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而且还有助于其负性情绪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持续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就诊时,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3.0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中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为理想,能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心理护理。通过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明显低于实施护理干预之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性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29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给予的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开展心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心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多维度协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当天,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入院当天降低,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出院当天,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预防冠心病及并发症的复发和发生,对出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组的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冠心病患者经过家庭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中推广,也可为其他疾病的家庭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春玲  赵云泉  吕宏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72-197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0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健康宣教、心理指导和自我保健训练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2例)进行常规护理.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负性情绪分和生存质量量表(SF-36)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以健康宣教、心理指导和自我保健训练为主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于某院住院并成功进行PCI手术的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院内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CNP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服用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两组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此外,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助于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及维持服药依从性稳定,且护理满意度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我院接诊的偏头痛患者8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的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处理,而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则为7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偏头痛患者中,可以明显改善其负面情绪,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入选的所有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和研究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另外添加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及干预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进行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明显更优,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改善,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和作用效果。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明显增强,治疗时间缩短,且带有负性情绪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其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干预、心理护理、指导用药等更为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卧床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疾病治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需求调查并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68例,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需求调查,并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8周,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需求调查,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腰腿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78例老年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西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42-644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6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常规性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仅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和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认知治疗、音乐治疗和家庭治疗为措施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DS)和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和MUIS评分无明显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和MU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943-94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安置胰岛素泵的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100例安置胰岛素泵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50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另外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后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相关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安置胰岛素泵的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并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从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120例,将其中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随机对照方式进行研究,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经临床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21.05±6.20)分、(23.84±5.13)分,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32.06±7.13)分、(30.14±4.75)分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管理及自我管理总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