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关联。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8年3月在某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9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中按照人工流产次数分为流产1次组(47例)与流产2次及以上组(43例),按照孕周分为<6周组(48例)与≥6周组(42例),比较两组子宫腺肌症检出率、研究组人工流产次数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情况及研究组人工流产孕妇孕周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子宫腺肌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1次组子宫腺肌症发生率低于流产2次及以上组(P<0.05),<6周组子宫腺肌症发生率低于≥6周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存在直接的关联,临床上应控制人工流产,从而起到预防子宫腺肌症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并发子宫腺肌症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信阳医院接受诊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腺肌症发生率,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瘤并发宫腺肌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子宫肌瘤患者并发子宫腺肌症37例(46.25%),未并发子宫腺肌症43例(53.75%);发生组流产次数、哺乳时间、糖尿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糖类抗原125水平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6、4.832、6.490,t=5.365、6.772,P均<0.05);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流产次数≥3次、哺乳时间<6个月、糖尿病、NLR水平高、糖类抗原125水平高是子宫肌瘤并发子宫腺肌症的影响因素(OR=6.648、2.738、6.589、9.162、1.4201,P均<0.05)。结论 流产次数≥3次、哺乳时间<6个月、糖尿病、NLR水平高、糖类抗原125水平高是子宫肌瘤并发子宫腺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高危因素的临床调查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内息肉患者19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0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检查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因素。结果将孕次、年龄、产次、激素治疗史、放置IUD等因素和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年龄、激素治疗史、放置IUD、肥胖、子宫慢性内膜炎、宫颈息肉及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息肉有着密切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多因素分析后证明,子宫慢性内膜炎、宫颈息肉、肥胖、子宫腺肌症、激素治疗等都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子宫慢性内膜炎、宫颈息肉、肥胖、子宫腺肌症、激素治疗史都为子宫内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孕妇产次有可能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保护因素,高血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0例患者经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有效缓解患者痛苦、降低痛经分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曼月乐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相关指标、子宫恢复程度及副作用的影响.将2016年4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89例,观察组患者61例.对照组给予亮丙瑞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曼月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相关...  相似文献   

6.
罗震 《北方药学》2018,(5):117-118
目的:研究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症状改善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月子宫腺肌症患者9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69.39%(3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痛经症状,减少子宫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灶大小是否有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例因子宫腺肌病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临床表现及生育史与子宫腺肌病病灶大小是否有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组中患者痛经及不孕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患者的痛经及不孕症发生率均较高,而≥41岁患者两者发生率均较低.病灶大小不同痛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范围越大痛经发生率越高.不孕症的发生与病灶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198例患者中有生育史173例,占87.37%;有分娩史123例,占62.12%;有人工流产史148例,占74.74%;有2次及2次以上人工流产史83例,占41.91%.病灶大小与孕次、产次及人工流产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年轻患者痛经及不孕症发生率较高,病灶范围越大痛经发生率越高;子宫腺肌病病灶大小与不孕症发生无相关性;妊娠和分娩次数的多少与子宫腺肌病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魏腊花 《北方药学》2018,(7):117-118
目的:研究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9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内膜厚度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63.27%(3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治疗后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腺肌病患者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延长用药间隔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保守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曲普瑞林每4周注射1次,共6次的用药方案;观察组采用曲普瑞林每6周注射1次,共4次的用药方案,记录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痛经缓解率均为100%,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子宫体积及相关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指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 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能够有效的降低机体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缓解痛经,缩小病灶体积,用药间隔延长至6周,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经济方便、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孔翠萍 《海峡药学》2016,(2):177-178
目的:观察分析止痛化症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单纯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止痛化症胶囊1次1.2 g ,1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无痛经发生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6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在米非司酮治疗基础上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痛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梅春  冯胜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69-2470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次数与子宫腺肌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临床症状、病灶大小与人工流产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多次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的损伤促使子宫腺肌病发生,是其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托孕烯皮下埋植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的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和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妇科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AM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依托孕烯植入剂皮下埋植治疗,对照组行子宫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瘢痕子宫终止妊娠 64例处理方式及结局的分析.方法 瘢痕子宫孕周≤12周,64例终止妊娠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年龄、孕周、孕产次的非瘢痕子宫妊娠6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流产方式、流产效果、妊娠物排出时间及阴道流血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终止瘢痕子宫早孕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相对于非瘢痕子宫,瘢痕子宫早孕流产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比较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低于观察组的总有率95%,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开腹手术和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上明显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应用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可起到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腺肌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选取53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组。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有关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统计其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流产次数、哺乳时间、HOMA-IR、CA125、血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NLR、血PLR以及合并乳腺结节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流产次数≥3次、HOMA-IR≥2.69、CA125≥35 U/mL及血红蛋白<60 g/L是子宫肌瘤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病的高危影响因素,哺乳时间≥6个月是保护因素(P <0.01)。结论 影响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因素有很多,流产次数较多、高水平的CA125和HOMA-IR,可有效的预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形成,哺乳时间≥6个月是该疾病的保护因子。临床应提倡母乳喂养,并合理延长哺乳期间,以有效避免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患有子宫腺肌症,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研究其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到2016年7月这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30名,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其中参照组的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的15例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并跟踪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的参照组患者中,有2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而观察组的15例患者中,8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参照组和观察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在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后明显康复效果更好,围手术期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的辅助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重点探讨分析介入治疗下子宫腺肌症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以及介入治疗后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与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的统计方法.从本院近三年所收治的子宫腺肌症疾病患者当中选取了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保守治疗手术,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式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手术前后临床病情、症状的变化情况,分析手术后患者血清MMP-2和MMP-9水平的改善作用.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经过腹腔镜保守治疗与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指标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中的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效果更佳,贫血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两组血清中MMP-2、MMP-9水平也较手术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 通过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后对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的改善作用远优于传统的腹腔镜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