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硬脊膜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入我院接受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术中采用直接缝合修补法进行处理,观察组给予EC耳脑胶并结合阔筋膜封堵硬脊膜裂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共发生脑脊液漏19例,占63.33%;观察组术后共发生脑脊液漏5例,占16.67%。结论采用EC耳脑并结合阔筋膜封堵硬脊膜裂口是治疗术中硬脊膜损伤和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腰椎骨折和腰椎管内疾病手术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反复发作的腰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硬脊膜粘连及二次手术者,经常合并硬脊膜损伤,甚至术后形成脑脊液漏,若处置不当易发生严重的椎管内感染等后果。我院自1985年以来治疗腰椎骨折合并硬脊膜损伤18剜,腰椎管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24例,其中术后形成脑脊液漏6冽,对其采用了不同的补救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脊柱手术过程中硬脊膜损伤是导致脑脊液漏的根本原因,不但影响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并且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从而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术中一旦发现硬脊膜损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本文现就硬脊膜损伤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漏为脊柱手术的一种并发症,有学者统计其发生率约为4%~17.4%[1],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椎管条件、黏连等本身因素外,不适当的手术操作也是造成脑脊液漏的重要原因。脑脊液漏处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不愈、硬脊膜囊肿甚至椎管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及时、正确处理是治疗脑脊液漏的关键。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处理的脊柱手术中并发脑脊液漏34例,经过处理后无一例出现感染,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脊柱手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并发低颅内压综合征、脑脊液囊肿、椎管及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笔者自2007年6月~2009年1月共处理12例硬脊膜损伤并CSFL病人,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促进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尽快愈合的粘堵治疗方法。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及生物蛋白胶加明胶海绵粘堵法。结果比较两组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愈合时间较早。结论采用生物蛋白胶加明胶海绵对吻合口瘘进行粘堵的方法,相对加快了瘘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硬脊膜损伤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焯家  赵筑川  田晓滨  李波 《贵州医药》2000,24(10):618-619
硬脊膜比较坚韧,起保护脊髓的作用.脊柱骨折或施行脊柱手术时均有可能对其造成损伤,尤其是近年来开展普遍的下腰椎手术,术中操作稍有不慎即可损伤硬脊膜,如处理不当,术后会出现CSF漏、CSF囊肿、马尾神经疝及疝嵌顿、硬膜内血肿及蛛网膜粘连、假性脊膜膨出等并发症,严重时可继发感染,甚至导致死亡[1-3].现将我科对硬脊膜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硬脊膜穿破后引起的头痛其处理有时比较困难.现就8年间我院55例的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有关SDAVF的手术治疗,国内外已多见报道,一些作者注意到术后的抗凝治疗,但尚未见专门论及术后抗凝治疗的文献。本文就华法令(Walfalin)用于SDAVF术后的抗凝治疗,做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1988~1998年,用华法令等行SDAVF术后的抗凝治疗,资料完整的SDAVF病例34例,所有病例均经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中男31例,女3例,男:女为10:1;年龄39~67岁。瘘口供血动脉:肋间动脉22例,腰动脉分支6例,髂内动脉分支6例。主要临床表现:上行性下肢感觉障碍33例,进行性下肢肌力减退29例,神经根痛4例,大小便功能障碍30例,泌汗功能障碍5例,性功能减退4例。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医药世界》2010,(11):1376-1377
目的总结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8~71(平均48)岁。其中胸腰椎前路肿瘤4例;胸腰椎后路:椎间盘摘除2例,椎管狭窄扩大减压3例,脊柱骨折5例。颈椎前路3例,后路2例。全部病例在术后采用头高脚底位,口服醋氮酰胺、淡盐水减少脑脊液分泌,控制蛛网膜下腔压力。颈椎前路3例采用硬膜外穿刺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降低蛛网膜下腔压力。结果全部病例在5~14d拔管,伤口甲级愈合,无一例并发感染。出院随访6个月~2a,无并发头痛、腰痛,无硬脊膜囊肿。结论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可首选充分引流,降低蛛网膜下腔压力,胸腰椎后路促进硬膜裂口愈合,预防并发症等一系列非手术治疗措施,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防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8年7月-2009年6月行脊柱后路手术67例,并发脑脊液漏7例,其中创伤致硬脊膜损伤2例,医源性损伤致硬脊膜损伤5例。结果经手术修补,加强漏口缝合,置管持续引流同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等治疗,切口漏均于7~14d停止,全部治愈。结论术中修补,严密缝合切口,置管持续引流同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等治疗是防治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策略。方法 2002—2009年共治疗脊柱后路术后脑脊液漏患者53例,采取术后持续引流,根据引流量多少,于术后2~7d拔除引流管,局部加压包扎。3例脑脊液切口漏患者,采用局部加密缝合,2例加用腰穿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22例术后2~6d拔出引流管,28例术后第7d拔出引流管后痊愈,未见脑脊液囊肿及感染发生。3例切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脊柱后路术后脑脊液漏术后7d拔除引流管安全有效,切口漏采用局部缝合及腰穿置管引流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9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加压包扎,加强漏口缝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及手术修补等。结果29例于3~21d脑脊液漏停止,7例合并颅内感染,1例死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术后出现的切口脑脊液漏通过加压包扎,漏口缝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及手术修补等方法能有效地防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15.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能尽快清除血肿,但有引起脑脊液漏的可能.我院于2002年7月~2004年12月在开展此项技术中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能尽快清除血肿,但有引起脑脊液漏的可能.我院于2002年7月~2004年12月在开展此项技术中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术后因素所致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月,共有87例患者接受后路腰椎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其于围手术期接受心理干预、体位干预、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预防性干预等护理措施(记为干预组);同时收集2012年1~5月行PLIF术的72例患者资料,其于围手术期均未接受护理干预措施(记为非干预组)。比较两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例数及所占比例、术后因素所致脑脊液漏的例数及所占比例。结果:干预组共出现8例脑脊液漏,其中因术后因素所致2例,术后因素所占比例为25%,术后脑脊液漏例数占未发生术中脑脊液漏例数的比例为2.5%。非干预组发生7例脑脊液漏,其中因术后因素引起4例,术后因素所占比例为57.1%,术后脑脊液漏例数占未发生术中脑脊液漏例数的比例为5.8%。结论: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因素所致脑脊液漏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12例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中经微创治疗治愈9例,经开腹手术治愈3例.随访1个月~3年,除1例术后16个月继发胆总管结石行再次手术治疗外,其余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LC术后迟发性胆漏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是术后早期恢复顺利,在1周后或出院后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采用微创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与脑囊虫病的关系。方法采用Cytospin-2型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中制片和迈格-姬(MGG)染色后以高倍镜对已确诊的85例脑囊虫病患者(脑囊虫病组)的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并将治疗前后结果及与健康对照组(85例)进行比较。结果脑囊虫病组治疗前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囊虫病组治疗后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脑囊虫病与免疫反应关系密切,临床检测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不仅是一种简便易行且较敏感的诊断脑囊虫病的方法,而且对病情观察及疗效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