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生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2型糖尿病药物类型、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主要累及器官、系统。结果 200例2型糖尿病发生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所涉及的药物类型较多,共计14种,占比较高的有双胍类、磺脲类及胰岛素类,分别为45.50%、15.50%、12.00%。在200例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报告中显示,部分患者存在不只一种不良反应,临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共357例次,占比较高的有胃肠系统、代谢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分别为33.89%、16.81%、14.85%。联合用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共有56例,其中二联、三联、四联用药分别占比73.21%(41/56)、16.07%(9/56)、10.72%(6/56)。同时,在二联用药当中,双胍类、磺脲类及抑制剂类药物常见,双胍类占比46.34%(19/41),磺脲类占比19.51%(8/41),抑制剂类药物占比17.07%(7/41),其他占比17.07%(7/41)。结论 临床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不仅无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为降糖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12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共821例,综合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糖尿病分型及病程、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60~79岁老年患者最多。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共800例,占97.44%。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有428例,占52.13%。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有123例,单纯用一种口服降糖药的有202例。两种降糖药联合使用方案以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的联合模式最多,三联用药方案常用方案有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四药联合的情况不多。821例中有104例不合理医嘱,占医嘱总数的12.67%,主要表现在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与用法用量不合理,尤其是胰岛素促泌剂的重复用药以及胰岛素的联合用药问题较为突出。结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总体遵循治疗原则,但仍存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使用不当的问题,急需对非内分泌专科医生进行合理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3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药物使用中使用比例较高的为双胍类,使用率为89.97%,其次为磺脲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使用率分别为71.97%和55.97%。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则是盐酸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使用频率分别为79.03%和57.02%。双胍类+磺脲类降糖药物组合使用率为71.47%,是既往使用药物类别组合中比例最大的,其次为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组合,占50.63%。空腹血糖(FBG)和2hPBG水平较低的患者的病程相对较短、服用降糖药物品种较少,FBG和2hPBG水平较高的患者,病程相对较长、服用降糖药物品种较多。病程较短的患者合并症与服用降糖药物品种相对较少,病程较长的患者的合并症与服用降糖药物品种相对较多。结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较为科学合理,符合临床治疗规范,部分通过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的患者,可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门诊口服降糖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联合用药情况和处方习惯.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 081张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率达84.09%,其中单用占40.33%,两联用药占29.05%,三联用药占7.86%,联用胰岛素占6.85%,单用胰岛素的占15.91%;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结论:依据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特点,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是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建议,减少或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本组患者低血糖昏迷发生原因及救治情况。结果36例患者中,因自行加大磺脲类降糖药物用量而至低血糖昏迷者19例,占52.78%;因进食减少而未调至降糖药物使用量而至低血糖昏迷患者6例,占16.67%;因促分泌药物与胰岛素联用而至低血糖昏迷患者3例,占8.33%;因肾功能衰退使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积蓄而至低血糖昏迷患者6例,占16.67%;因胰岛素使用剂量不当而至低血糖昏迷患者2例占5.56%。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患者均救治成功出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的原因与降糖药物使用剂量、饮食结构及肾功能损害等因素有关,临床可加大糖尿病知识宣传,做好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或降低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时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对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临床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有59例,占60.2%;因生活方式改变未及时调整用药引起的有18例,占18.4%;因合并其他并发症引起的有12例,占12.2 %;其他成分不明的中药降糖制剂引起的有9...  相似文献   

7.
吴雪荣  黄秀纯 《海峡药学》2010,22(12):245-248
目的 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联合用药情况和处方习惯.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月使用了口服降糖类药物的门诊处方,对口服降糖类药物的品种、数量及其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50张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中,其中单用占58.32%,两联用药占34.53%,三联用药占7.16%;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结论 依据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特点,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是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警广东总队医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抗糖尿病药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0年2月20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抗糖尿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18例(56.73%)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在调查的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使用频率最高,占62.50%。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147例,占70.67%。结论:糖尿病患者应注重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危害等,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江丽欢  陈月婵  张志宏 《中国药房》2011,(40):3788-3790
目的:了解目前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类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为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09-2010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共1500份,按照用药频次、用药数量以及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抽查的1500份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占88.6%,以单独使用和二联用药的降糖方案为主,二甲双胍处方频次和用药频次最大。结论:国家基本药物是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用药,其临床应用基本合理,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丽 《家庭医药》2016,(9):82-83
目的:分析和研究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推广国家基本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并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入选患者的治疗资料,主要针对治疗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此外,还需要对使用药物探讨联用情况。结果:在对200例2型糖尿病处方进行分析,国家基本药物占88.6%,以单独使用和二联用药的降糖方案为主,二甲双胍处方频次和用药频次最大。结论:国家基本药物是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疗效较好。口服2型糖尿病应根据二甲双胍和其他基本药物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红军  王伟  秦冬颖 《中国药业》2013,22(14):98-99
目的了解社区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社区已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未服药的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占4.59%。用1种降糖药的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占28.44%;用2种降糖药的患者53例(男28例,女25例),占48.62%;用3种及以上降糖药的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占18.35%;病程不大于5年的患者37例(男22例,女15例),占33.94%;病程大于5年而不超过10年的患者34例(男16例,女18例),占31.19%;病程不少于10年的患者有38例(男24例,女14例),占34.86%。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用药基本合理,但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的监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朱威 《北方药学》2014,(10):117-118
目的:调查并分析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3年1~12月门诊的256张2型糖尿病患者的处方,调查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降糖药的类型、使用剂量、规格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应用口服降糖药的男女比为1.05∶1,患者年龄以>60岁为主,占49.6%;口服降糖药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二甲双胍,频率为57.03%。仅应用1种降糖药为64例,占25.00%,两种降糖药合用135例,占52.73%,3种降糖药合用57例,占22.27%。结论:我社区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用药监测,制定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该卫生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从寿光市圣城街道卫生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中选取2019年1—12月76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使用频次前三位的降糖药物分别是胰岛素(74.1%,567/765)、双胍类(63.9%,489/765)、磺脲类(27.6%,211/765);使用单药治疗的患者常用降糖药物居前两位的是胰岛素(74.6%,144/193)、双胍类14.0%(27/193),二联治疗居前两位的是双胍类+胰岛素(47.6%,156/328)、双胍类+磺脲类(20.4%,67/328);应用降糖药物品种共计32种,使用前三位的分别是二甲双胍(63.9%,489/765)、格列美脲(25.9%,198/765)、诺和灵30R(25.2%,193/765);口服降糖药物+注射降糖药联合治疗者占比最高(55.6%,425/765)。结论 该卫生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降糖药物治疗方案基本合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推荐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58例发生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因应用降糖药物引起者36例,占62%;因进食少、延迟进食或运动量过大者8例,占15%;因使用添加优降糖的中药引起者14例,占23%.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且症状不典型,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临床医生应早期发现,尽早治疗,以免诱发心脑肾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本社区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情况及血糖控制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本社区就诊的高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结果共抽取120例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变3种及以上疾病者有77例,占64.2%。仅用1种口服降糖药中最多的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占63.0%。联合治疗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为基础联合磺脲类用量比例最高,占57.0%。口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后,空腹血糖达标率为74.0%,Hb A1c达标率为81.2%。结论医师应结合高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来选择适宜的降糖药,避免低血糖、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因对高龄老年人不良反应小,降糖安全有效,血糖控制理想,本社区使用广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用药情况。方法:从我院门诊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进行用药分析,统计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分析患者降糖药物类型、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评价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应用以门冬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等为主,其中门冬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用量连续两年排名前三名,口服降糖药用药频度前三名分别为二甲双胍片、瑞格列奈片、格列美脲片。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主要为双胍类和磺脲类联合应用,联合用药均比较合理、安全。结论:2型糖尿病门诊处方中,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值得推广的糖尿病控制治疗方案,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现状.方法 调取2019年第二季度我院门诊全部处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方案、合并症及多重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特点.结果 在降糖方案方面,840例患者中,单药、二联、三联及以上治疗的患者占比分别为43.45%,31.55%和25.00%;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的合理性,了解其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依从性进行调查。从而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临床控制率。方法对本院近一年以来在门诊部体检或者就医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人的服药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共376例参与调研。结果在376例患者的调查中,随着病程的加长用药的依从性也逐渐升高。病程在10年以上的依从性为39.7%,10年以下的依从性为28.8%。总的依从性较好者为32.7%。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合理者为264例,不合理者为115例,不合理者占总人数比例为30.6%。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各项指标进行针对性用药,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配合使用,并关注老年人对药物使用的心理活动,加强对药物的督促服用,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某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0例,记录患者出院时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2014年某院降压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B)、利尿剂和复方制剂,其中CCB的使用频次最多,占31.3%;其次为ACEI,占21.5%。2014年某院降压药物使用中二联用药最多,共132次(44.0%),其中CCB+ACEI最常见,共65次(21.7%);三联用药中CCB+ACEI+β-B共22次(7.3%);四联用药中CCB+ACEI+β-B+利尿剂共18次(6.0%)。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医生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禁忌证、适应证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可持续治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磺酰脲类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占30.90%,其次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占29.32%.结论磺酰脲类降糖药物仍是Ⅱ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其降糖效果显著、安全、价格适中,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