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探索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选取1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状况.应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照顾时间段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总分为因变量,以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照顾者目前职业和照顾时间段是影响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状况的主要因素(OR=3.415、0.497、1.976,P<0.05),其中患者性别和照顾时间段为危险因素,照顾者目前职业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较严重,其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住院天数和照顾时间段;女性患者的照顾者和全天24 h照顾患者的照顾者更易出现焦虑状况,职业为工人或农民的照顾者不易出现焦虑状况;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减轻主要照顾者的焦虑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探索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选取1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抑郁状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住院天数、照顾时间段的主要照顾者抑郁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以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总分为因变量,以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自觉健康状况(OR=0.504,P<0.05),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情况较严重,其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住院天数和照顾时间段;自觉健康状况越好的照顾者,越少出现抑郁.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用以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抑郁程度,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照护水平,进一步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对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有4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占70%)、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占67%),家属的焦虑、抑郁状态和其与患者的关系、家庭收入呈负相关,与照顾患者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次数呈正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家属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以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卧龙区59例HIV感染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了解其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心理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9例HIV感染者和59名普通对照人群进行调查,两组人群相关指标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感染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0.5%和54.2%;HIV感染者焦虑、抑郁程度比正常人、神经衰弱者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HIV感染者焦虑、抑郁状况严重,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应加强对检测阳性者的心理关怀和情感上的支持,使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乳腺癌术后患者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指导社区全科团队进行心理干预工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99例社区建立肿瘤病卡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及99例对照人群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SDS)问卷调查,评估两组对象的个性特点、焦虑、抑郁状况.结果:乳腺癌患者的个性神经质维度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患者存在较高的神经质个性及焦虑和抑郁症状,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焦虑抑郁对尿毒症患者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对尿毒症患者治疗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Hospitalanxietyanddepression,HAD)测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166例有效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患者中,出现焦虑者85例,占51.20%;抑郁者45例,占27.11%。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对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影响较小;家庭关系、首次发病、性格、病情和有无公费医疗和心理治疗等对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影响显著。心理异常的尿毒症患者其心功能衰竭、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心理正常者高。结论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可加重尿毒症患者的病情,影响其发展及转归。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来我院复查化疗进行自拟问卷调查,对其焦虑抑郁心理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症状。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引起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为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随机抽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的243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2.9%和52.7%。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性别和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经济收入较低者、有并发症者和病程较长者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有并发症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社会支持程度较差。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在治疗同时应注意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尤其是伴有并发症、病程较长和低收入的患者。对于已经出现心理疾病的病人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以全面提高病人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治疗过程实行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取资料相匹配的未采取心理干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与之对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化疗期、康复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各阶段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外形关注等。经过心理干预,化疗期试验组抑郁、躯体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康复期试验组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外形关注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獉獉:对酒精依赖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酒精依赖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獉獉:60例酒精依赖患者家属作为实验组,对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匹配后,在医院职工等正常人群中选择59例作为对照组,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三种自评量表对两组人群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獉獉:在酒精依赖患者的家属中除人际关系、精神病性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均高于对照组。抑郁、焦虑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獉獉:由于患者家属长期与酒依赖患者居住生活在一起,易诱发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甚至有些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我们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也应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便减轻酒精依赖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方法选择确诊的腰椎压缩性患者80例,采用Zung量表(SAS、SDS)分析调查,确定影响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制定心理护理措施,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腰椎压缩性患者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生率为90%,职业、家庭关系及经济条件、疾病的严重程度对腰椎压缩性患者的影响较为明显,P<0.05。对这类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对照比较分析,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各种因素可导致腰椎压缩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而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压缩性患者的治疗和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进行动态的观察,找出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因素,以指导临床心理护理工作,为心理评估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45位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且治疗方法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化疗)派发问卷,问卷为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相同治疗方案手术前后乳腺癌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术前与术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家属的配合,在患者手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手术后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压力情绪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按照1:1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应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压力情绪相关因素,并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家属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80例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压力情绪评分为48~68分,平均(58.2±3.4)分,影响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压力情绪的因素包括照顾方式、照顾者职业、照顾者受教育程度、照顾者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收入、社会支持等.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照顾方式为独自照顾、照顾者无工作、家庭经济收入<3000元/月、无获得社会支持是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压力情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护理干预后,家庭照顾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照顾压力,尤其是经济压力大,获得社会支持少的家属照顾压力尤为明显,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可减轻家庭照顾者心理负担,有利于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实施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各项心理状况的对比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本组46例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实施心理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会因疾病因素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临床给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这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乳腺癌患者术后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从而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而其中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1]。目前,国内外有关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抑郁焦虑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报道较多,但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尚不多。本研究以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情绪状况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和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抑郁、焦虑情况的评估,并填写生活质量核心问卷。结果试验组患者抑郁、焦虑水平比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以及睡眠、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具有较严重抑郁及焦虑情绪,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情绪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门诊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 对35名在门诊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 根据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应用心理学知识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不良心情绪,均完成了6个疗程的基础化疗.结论 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能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08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约50.24%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焦虑,约57.14%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的焦虑,导致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因素排前三位的为:疾病疼痛、生活自理不能和药物副作用。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酒依赖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状态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安定替代治疗缓解症状,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态,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酒依赖患者有严重的焦虑抑郁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对酒的渴求及心理依赖,避免复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