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原癌基因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6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erbB-2、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9%、59.3%和46.1%、c-erbB-2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R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别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同时检测c-erbB-2、ER、PR不仅有助于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而且可以为临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患者HER-2、ER和PR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进行联合检测,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1例乳腺癌患者的HER-2、ER和PR的表达。结果乳腺癌标本中HER-2、ER和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0%、44.37%、45.70%,HER-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HER-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ER和P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HER-2、ER和PR,对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ER和PR间的关系,及HER-2过度表达乳腺癌的药物治疗策略.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311例乳腺癌组织HER-2的表达.结果 1、HER-2阳性表达87例(占27.97%).2、HER-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无关(P值分别为0.157和0.256).3、HER-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ER和PR表达降低有关(P值分别为0.032,0.014和0.026).结论 乳腺癌患者HER-2过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检测该指标可为化疗、内分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D4 4 V6、C erbB 2、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评价其各自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D4 4 V6、C erbB 2、ER、PR单克隆抗体对 12 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进行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4 4 V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 ,而与组织学类型相关 ,单纯癌、硬癌和髓样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黏液腺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 ,而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ER和PR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CD4 4 V6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不够理想 ,C erbB 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ER和PR测定的意义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6例乳腺癌病例的临床特点、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及部分病例雌、孕激素受体(ER、PR)、癌基因C-erbB-2表达情况.结果 446例中女性占99.6%,平均年龄49.76岁,均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自发现肿块至病理确诊平均时间11.58个月.肿瘤长径平均3.06 cm.浸润性导管癌占92.8%,转移率58.8%,胸小肌外组和后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ER阳性率45.3%,PR阳性率44.2%,C-erbB-2阳性率81.4%,C-erbB-2蛋白表达与ER、PR表达均有相关性.结论该地区乳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早期发现率较低,就诊时均为浸润性癌,且半数已发生转移.开展乳腺癌普查对乳腺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免疫组化3种分子亚型的预后特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某院行改良根治术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对病理组织行免疫组化法检查,确定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等的表达,通过肿瘤细胞ER、PR、HER-2的表达将乳腺癌分为3种分子亚型:Luminal型(ER和/或PR阳性)、HER-2过表达型(HER-2阳性,ER及PR阴性)、三阴型(ER、PR、HER-2均为阴性),对比3种分型的病理特征、病理预后。结果:90例患者中,Luminal型57例(63.33%),HER-2过表达型11例(12.22%),三阴型22例(24.44%);90例患者中,5级有11例、4级有34例、3级有25例、2级有17例、1级有3例,有效率为77.78%(70/90);Luminal型有效率为75.44%(43/57),HER-2过表达型的有效率为72.73%(8/11),三阴型的有效率为86.36%(19/22),三阴型的有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中肿瘤大小、是否绝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腋窝阳性淋巴结数、临床分期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分子分型是重要预后因素(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免疫组化3种分子亚型中,三阴型的有效率最高,预后淋巴结转移和分子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周彩云  李维春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07-2609
目的 探讨ER、PR、C-erbB-2、E-Cad、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R、PR、C-erbB-2、E-Cad、p53、Ki-67的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和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ER、PR、C-erbB-2、E-Cad、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0.0%、57.5%、45.0%、80.0%、48.8%、82.5%;除C-erbB-2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相关性外,其他五项指标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和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ER、PR、C-erbB-2、E-Cad、p53、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红群  李道旺  吴正升 《安徽医药》2013,17(9):1536-1538
目的 分析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复习536例乳腺癌的档案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乳腺癌主要集中在30~59岁的年龄段(占75.3%),约8.6%的患者有乳腺良性疾病史,214例患者淋巴结无癌转移(占46.2%),ER、PR及CEA阳性率分别为57.3%、60.1%及62.4%,CEA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良性乳腺疾病史可能是乳腺癌的病因之一,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和肿瘤大于5 cm的患者生存率低,ER及PR阳性患者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9.
闫山英  李海平  马力  张新计  张晓飞 《河北医药》2013,35(12):1769-1771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探讨Ki67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外科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标本2390例,对Ki67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Ki67与绝经情况无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脉管瘤栓、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HER-2、Ki67、p53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Ki67阳性表达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ER、PR与PS2、COX2、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病理类型、淋巴转移、内分泌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CerbB2、PS2、ER、PR的表达。结果COX2、CerbB2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发病年龄肿瘤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在高分化癌中低表达,在低分化癌中高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织中两者都高表达。PS2在ER、PR阳性的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发病年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关系,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在高分化癌中高表达,在低分化癌中低表达。结论PS2、ER、PR三项指标全阳性可预测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可靠指标;COX2、CerbB2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田多  汤铜  钱波  郑璐  陈皖京  童婷婷 《安徽医药》2015,19(9):1691-1694
目的:研究叉头盒蛋白A1( FOXA1)在良性乳腺肿瘤、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54例癌旁组织及20例良性乳腺肿瘤(10例纤维腺瘤和1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FOXA1的表达。分析FOXA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癌组织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肿瘤分期、瘤体大小以及阳性淋巴结数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FOX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8.5%(37/54),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8.9%(48/54),良性乳腺肿瘤中的阳性率为100%(20/20),FOXA1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间、乳腺癌与良性乳腺肿瘤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癌旁组织与良性乳腺肿瘤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FOXA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Ki67呈负相关,与ER、PR呈正相关;FOXA1表达在各近似分子亚型间、Luminal A亚型与非Luminal A亚型间、Luminal亚型与非Luminal亚型之间有差异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普遍表达FOXA1,Luminal A型中最高,提示FOXA1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姚江  童超  周志梅  黄桂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770-1772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BRCA1、2在3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1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联合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等特征的关系。结果 BRCA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是否绝经均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BRCA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是否绝经均显著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BRCA1、2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355、-0.517,P<0.05)。BRCA1的表达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4,P<0.05),与PR的表达无关(r=0.243,P>0.05)。BRCA2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无关(r=0.201、0.245,P>0.05)。结论 BRCA1、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乳腺癌治疗及预后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60岁以上(包括60岁)老年女性乳腺癌及同期随机选取的60例青年乳腺癌(年龄≤35岁)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60例老年女性乳腺癌中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44例,Ⅲ期4例;浸润性导管癌49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32例;雌激素受体阳性48例,孕激素受体阳性43例,CerbB-2受体阳性表达18例;与青年组比较,在临床分期、肿块大小及ER、PR受体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40、0.044、0.038);而在淋巴结有无转移、病理类型及CerbB-2受体阳性表达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9、0.178、0.404);老年组LuminalA 29例、Luminal B 19例、TNBC(三阴性乳腺癌)5例、CerbB-2过表达7例,与青年组乳腺癌分子分型比较,P值为0.035.结论 老年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点,临床分期以Ⅰ、Ⅱ期为主,ER、PR受体阳性较多,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分子分型以Luminal A、Luminal B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erbB-2和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6例原发乳腺癌各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ER的阳性率为45.2%,PR的阳性率为53.2%,c-erbB-2阳性率为68.3%。ER、PR其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呈负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增高,呈正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表达率与c-erbB-2呈负相关。结论 ER、PR、c-erbB-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erbB-2、P53、Ki67、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78例乳腺癌中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56/76)、55.1%(43/76)、85.9(67/76)、65.3%(51/76)、62.9%(49/76);C-erbB-2、P53和Ki67在乳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P53、Ki67、ER和PR蛋白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100A4、CB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100A4、CB蛋白的表达。结果 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100A4及C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5/20)及15.0%(3/20),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30.0%(6/20)及35.0%(7/20),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100A4及C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及72.5%(29/4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B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S100A4蛋白与C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100A4及CB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均高表达,且与乳腺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蛋白、PS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与5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nm23蛋白、PS2蛋白,分析nm23蛋白与tx3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ER表达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0.00%(48/60),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ER相关(P均〈0.05)。PS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0.00%(42/60),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相关。nm23蛋白和PS2蛋白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表达均高于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nm23蛋白与PS2蛋白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 nm23蛋白、PS2蛋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影响BRCA1蛋白表达的因素;BRCA1蛋白表达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21例散发性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组织石蜡标本的BRCA1蛋白表达,结合ER、HER-2的表达情况和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乳腺良性组织BRCA1蛋白均在细胞核阳性表达;121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按ER和HER-2的表达情况分组后,在ER(+)HER-2(+)、ER(-)HER-2(+)、ER(+)HER-2(-)、ER(-)HER-2(-)各组中,BRCA1蛋白在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10/27)、37.5%(6/16)、74.4%(32/43)、65.7%(23/35),乳腺癌ER(-)HER-2(+)与ER(+)HER-2(-)和ER(-)HER-2(-)组间的BRCA1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ER(+)HER-2(+)与ER(+)HER-2(-)组间的BRCA1蛋白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乳腺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的,BRCA1阳性表达率降低;BRCA1蛋白低表达、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组织,腋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增高;BRCA1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中未见差异。结论BRCA1蛋白表达检测,结合ER、HER-2的表达水平,对临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 2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7例乳腺癌以及癌旁组织标本。结果  4 7例癌组织标本中阳性率为5 3 2 % (2 5 / 4 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6 38% ,3/ 4 7) ,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以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病人之间COX 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与病人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等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环氧化酶 2的高表达 (5 3 2 % ) ,并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环氧化酶 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杜旺  汤铜  钱波  李佳  郑璐  童婷婷 《安徽医药》2018,22(3):463-466
目的 研究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RASSF1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RASSF1A的表达情况;统计60例临床病例的各项临床、病理资料,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RASSF1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5% (21/60),而在癌旁组织中86.7% (52/60),癌旁组织中RASSF1A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P<0.05);RASSF1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无、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表达有关;TMN分期中的Ⅰ期、Ⅱ期以及部分ⅢA期(T3N1MO)患者RASSF1A表达48.4%(15/31)高于Ⅲ期(除T3N1MO外)患者20.7% (6/29)(x2=5.053,P=0.025).结论 相较于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表达缺失的情况,其缺失表达与和淋巴结转移有无、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HER-2、Ki-67、TMN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