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精神科5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BPRS评分与跌倒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干预后两组BP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改善更优,跌倒事件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精神科常规安全护理,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避免患者意外跌倒,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惠梅 《北方药学》2012,9(6):70-71
目的:探讨在感染科应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3000例住院患者,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09年1月~2010年5月未实施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患者1460例为对照组,2010年6月~2011年12月实施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患者154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防跌倒/坠床护理,干预组应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落实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防跌倒/坠床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有效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在感染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跌倒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80例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防跌倒综合护理干预,而对实验组采取防跌倒综合护理干预。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防跌倒意识。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率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24/40),实验组的跌倒发生率为7.5%(3/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以健康知识教育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防跌倒意识和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率,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前瞻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20.41%)(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实施心血管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为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重点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晕厥5例,跌倒3例,护患纠纷1例,护理满意度为85.4%;观察组患者发生晕厥2例,跌倒1例,护患纠纷0例,护理满意度为92.7%,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重点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的应用价值,以供今后的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将本院精神科2009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增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98例,按就诊的病历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在治疗中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率为95.92%,明显高于仅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81.63%,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在临床中普遍实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于2017年1~6月对我院老年住院患者采用常规预防跌倒的管理方法,即口头健康宣教、加强巡视等;于2017年7~12月对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则采用新建立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即评估-预防-处理的风险管理模式。比较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前后,对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影响。结果常规预防跌倒的管理方法,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1.65%,而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0.38%。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我院精神科同期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6%,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32%,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率4%,对照组护理投诉率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在精神科护理中,能提高精神科的护理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86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冲动行为风险、自杀风险、出走风险、健康风险、性冲动风险、噎呛风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事故发生率(4.65%)、护患纠纷发生率(4.6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精神科住院患者做好护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能够减少多种风险隐患,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9例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另选取132例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干预前后跌倒风险评分及干预过程中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烟酒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跌倒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跌倒风险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患者评分(9.71±0.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6±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过程中跌倒发生率1.52%(2/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4%(11/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干预中采取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评分及跌倒事件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3):134-13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跌倒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跌到例数及跌倒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为9.09%(5例),跌倒损伤率为5.45%(3例),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为52.73%(29例),跌倒损伤率为45.45%(25例),两组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情况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跌倒、用药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评分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跌倒、用药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提高依从性,减少跌倒、用药错误等的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管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朱慧 《黑龙江医药》2023,(2):491-494
目的:探讨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个性化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周。比较两组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跌倒效能、跌倒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修改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后跌倒相关知识中跌倒危险因素、预防跌倒措施和跌倒的严重后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MF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经基于风险评估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可加深患者对跌倒相关知识的认知,促进其跌倒效能的提升,有效预防跌倒发生,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在心内科预防跌倒管理工作中引入风险分层护理及有关干预的作用展开调查。方法取自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入本院心内科就诊且予以对应治疗的患者107例,按护理调查标准的具体差异将其分成风险管理组(55例)、一般护理组(52例),风险管理组于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增用风险分级护理及防跌倒相应干预,一般护理组仅实行惯用的基本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及管理,经对照两组跌倒事件出现率,评价两种护理法的运用成效。结果风险管理组护理期间,患者总跌倒率(3.64%)、总满意度(96.36%)都优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风险分级护理方式运用于心内科预防跌倒管理工作中,有助降低意外跌倒总出现率,并可提升患者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科老年病房患者及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识别护理风险、分析不安全因素,制定科学、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风险管理前,80例患者中静脉穿刺成功61例(76.3%),管理后为79例(98.8%);风险管理前2名出现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0.0%,管理后未见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防范了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安全,创造了更为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完善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在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骨科住院的99例患者(对照组)和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外科住院103例患者(实验组)分别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8.05%,相比对照组91.91%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5%,相比对照组19.19%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实验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有效降低骨折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值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30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30例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3±1.35)d与96.67%,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围术期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200例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传统组),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200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循证组),包括积极评估危险因素,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落实健康教育,加强护士素质培训,加强用药观察、做好用药指导等措施。结果循证组护理依从性及自我防跌倒意识较传统组高,跌倒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传统组跌倒发生例数30例,跌倒发生率为15%,而循证组跌倒发生例数6例,跌倒发生率为3%。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跌倒意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采用防跌倒护理评估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老年病科室收治的64例患者病历作为对照组,而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老年病科室收治的66例患者病历作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评估表评估后,并实施预见性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发生跌倒满意度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次调查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分析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4.54%,而对照组为31.25%,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以及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97%,而对照组为85.94%,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病患者实施防跌倒护理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进而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优化临床护理满意度和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