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丹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双相障碍躁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丙戊酸钠联合治疗,观察组采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采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及Young躁狂评定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BRM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效6例(13.33%),有效5例(11.11%),显效25例(55.56%),痊愈9例(20.00%),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无效2例(4.44%),有效6例(13.33%),显效26例(57.78%),痊愈11例(24.44%),总有效率为95.56%,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丙戊酸钠治疗,采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碳酸锂组和丙戊酸钠组,每组41例。2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碳酸锂组再予碳酸锂治疗,丙戊酸钠组再予丙戊酸钠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4周后,2组PANSS、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碳酸锂组治疗4周后PANSS、MOAS评分低于丙戊酸钠组(P<0.01);治疗2周、4周后,2组GQOLI-74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碳酸锂组高于丙戊酸钠组(P均<0.01);碳酸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499)。结论 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且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方案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双相障碍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1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头晕3例、胃痛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共有14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头晕4例、口干4例、多尿3例、便秘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的疗效相当,但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不良反应少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对76例躁狂发作患者分别予丙戊酸钠或碳酸锂治疗,采用Bech-Rafaelson躁狂量表(BRMS)评定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逐一登记。结果使用丙戊酸钠或碳酸锂治疗后,两组BRMS分值均大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BRMS分值进行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结论丙戊酸钠用于治疗躁狂发作,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邹幸 《药品评价》2022,(21):1325-1328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躁狂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口服碳酸锂片治疗,研究组加服丙戊酸钠缓释片,均持续用药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躁狂症状[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认知功能[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较对照组[75.00%(30/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4周后两组BRM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4周后两组NCSE评分与MMSE评分均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6/40)]与对照组[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小儿癫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小儿癫痫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33/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39),与对照组[89.7%(35/39)、12.8%(5/3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7,0.1256;P=0.7348>0.05,0.7230>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小儿癫痫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丙戊酸钠缓释片(心境稳定剂)与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对157例患者分别进行丙戊酸钠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组)和碳酸锂(碳酸锂组)治疗,其中丙戊酸钠缓释片组78例,碳酸锂组79例;观察疗程均为4周。以Young躁狂评定量表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丙戊酸钠缓释片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8.8%,碳酸锂组的有效率为68.4%。Young躁狂评定量表减分值的比较显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与碳酸锂相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均为22%,因不良事件导致脱落的发生率丙戊酸钠缓释片组(2.5%)低于碳酸锂组(7.6%)。结论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的疗效与碳酸锂相当,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陈岭 《海峡药学》2016,(8):211-212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住我科的躁狂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奥氮平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照组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两组患者给药时间均为8周.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2.85%,对照组有效率71.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并没有增加其副作用.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初诊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B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较丙戊酸钠而言,托吡酯效果要好一些,且托吡酯的安全性要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用药的不同分成3组,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以及丙戊酸钠组,每组患者各50例。托吡酯组给予托吡酯药物的口服治疗、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药物的口服治疗、丙戊酸钠组给予丙戊酸钠药物的口服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托吡酯组的有效率为82%;卡马西平组有效率为78%;戊酸钠组有效率为80%,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以及丙戊酸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0%、12%,卡马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和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托吡酯组,三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而言,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以及丙戊酸钠均可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但卡马西平药物以及丙戊酸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托吡酯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碳酸锂和丙戊酸钠治疗躁狂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丙戊酸钠治疗组和碳酸锂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应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ManiaRatingScale,BRMS)评价两药物疗效,于治疗2、4、6周应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e,TESS)评价两药物的副作用。结果: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70.8%,碳酸锂组的有效率为68.2%,两组疗效相当(P>0.05)。而碳酸锂组的副反应发生较高。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的疗效与碳酸锂相当,而副作用较小,故此优于碳酸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效果。方法 130例躁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BRMS评分(8.3±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情严重程度(SI)评分(1.38±0.25)分、疗效总评(GI)评分(1.29±0.31)分、疗效指数(EI)评分(0.43±0.1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0.32)、(2.17±0.38)、(0.87±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略高于对照组的9.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心境障碍-躁狂症疾病实施丙戊酸钠药物干预后,探析其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至本院治疗的躁狂症且自愿接受药物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打乱后的名单单双号排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碳酸锂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躁狂症情况[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治疗依从性(93.33%)高于常规组(77.78%),组间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P <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常规组(4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6,P <0.05)。治疗前,试验组与常规组躁狂症控制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破坏行为与敌意评分为(3.00±0.50)分、睡眠障碍评分为(3.10±0.20)分、情绪不佳评分为(2.10±0.60)分、言语不善评分为(4.70±1.1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躁狂症患者采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相障碍躁狂症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以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为主,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统计分析用药后有效率、治疗前后BRMS、HAMD、BPRS、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BRMS、HAMD、BPRS、PANSS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用药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症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躁狂现象,减轻抑郁程度,缓解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4例额叶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医治药物不同分为两组,行单纯卡马西平医治的设为对照组(62例),联合丙戊酸钠医治的设为治疗组(6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低(P<0.05);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额叶癫痫行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癫痫患者分别给予丙戊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拉莫三嗪治疗,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效果比丙戊酸治疗癫痫的疗效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首次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拉莫三嗪组和丙戊酸钠组各43例,分别给予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拉莫三嗪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0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丙戊酸钠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7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拉莫三嗪首次治疗小儿癫痫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及用药依从性。方法 60例伴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疗程均为6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安全性,从用药开始随访(门诊或电话随访)3个月观察对用药的依从性。在治疗前后1、2、4、6周末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经6周治疗,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43.3%;治疗后1、2、4周末TE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末TE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疗效和丙戊酸钠相当,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丙戊酸钠低、且服药依从性好于丙戊酸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所收治的继发性癫痫患者中选取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进行单纯卡马西平、单纯丙戊酸钠以及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三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总有效率(93.0%)明显比另2组(76.0%和86.0%)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继发性癫痫的疗效更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6月8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试验组接受丙戊酸钠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