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亮  董艳  王运茹 《北方药学》2018,15(3):82-83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0月9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9)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n=49)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P-R间期、OTc、LVEF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房颤动(A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AMI并AF患者,先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结果AF转复率2h内为39.3%(11/28),24h内为64.3%(18/28),48h内为85.7%(24/28),72h内为92.9%(26/28)。用药24h后心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AF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MI伴心房颤动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心房颤动转复率和心房颤动发作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3例AMI并AF患者,先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血压、心室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F转复率2h内为42.4%(14/33),24h内为66.7%(22/33),48h内为84.9%(28/33),72h内为87.9%(29/33).用药24h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2例用药后出现长R-R间期,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停药或减量恢复.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A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之后持续静脉滴注维持48h。观察心房颤动转复、心室率、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心房颤动2、24、48h转复率分别为46.2%、84.6%、92.3%。用药后心室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水平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出现心动过缓,停药后恢复正常心律;2例未能转复,1例为严重心衰患者,1例因静脉炎停用。结论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快速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AMI伴新近发生的快速房颤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先静脉注射负荷量75~150mg后,继以0.5~1.5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22例患者中17例(77.3%)在24h内恢复窦性心律,用药后15min、2h、24h心室率分别为(138.8±14.8)次/min、(112.7±10.2)次/min、(80.6±12.1)次/min,较用药前(168.8±14.5)次/min明显下降(P〈0.01)。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出现长RR间期,经停药或减量后恢复。22例患者(包括转复与未转复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伴快速房颤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AMI并房颤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随后以0.5~1.5mg/min维持静脉滴注,静脉用药2~7(3.24±1.7)d。结果房颤转复率2h内为47.1%(16/34),24h内为70.6%(24/34),48h内为85.3%(29/34),72h内为91.2%(31/34)。治疗期间5例(14.7%)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4例(11.8%)出现血压降低,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至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房颤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极化液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新发房颤(AF)的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AMI后新发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2例,单独组36例。联合组极化液500ml静脉滴注,两组房颤发作时均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负荷量后,继以维持量1.0~1.5mg/kg静脉滴入,15~30min未转复且心室率快者,追加一次胺碘酮1.5mg/kg,至房颤转复停止用药。观察12h内转复率、安全性,QT间期变化等。结果联合组2h内的转复率为19.0%(8/42),12h内的总转复率为88.1%(37/42)。单独组2h内的转复率为16.7%(6/36),12h内的总转复率为63.9%(23/36)。两组间2h以内转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h内的总转复率(88.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用药前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极化液联合胺碘酮治疗AMI伴新发A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湘潭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药物干预,试验组采用普罗帕酮药物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5例AMI患者并发阵发性快速AF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静脉缓慢注射75~150mg负荷量后,以0.5—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观察控制心室率、AF转复及症状、体征消失情况。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其中21例患者(84%)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出现长间歇,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均经停药或减量后恢复。血压多在正常范围,无心功能恶化及死亡。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的阵发性快速A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7,(6):1241-1243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108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74%高于对照组为72.22%(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为25.93%(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陈园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25-2226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胺碘酮和普罗帕酮两组,胺碘酮组16例:胺碘酮(可达龙)300mg微泵持续匀速1小时静脉输入,未转复窦性心律者以胺碘酮1mg/分持续静脉滴注5小时;普罗帕酮组16例:普罗帕酮70mg加生理盐水20ml,10分钟注射完毕,观察20分钟,未转复窦性心律者重复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观察20分钟仍未转复者以普罗帕酮0.5mg/分持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超过2小时。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81.25%(13/16),普罗帕酮组75%(12/16),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777)。转复时间:胺碘酮组(209±133)分钟,普罗帕酮组(166±128)分钟,两组转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4,P=0.019)。转复后心室率比较:胺碘酮组(69.8±12.2)次/分,普罗帕酮组(83.5±19.7)次/分,两组转复后心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4,P=0.010)。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均有较高的转复率,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转复后心室率胺碘酮较普罗帕酮慢。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为常用房颤复律药。本文观察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有为 《河北医药》2009,31(17):2224-2225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快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例AMI患者伴新近发生的快速房颤,应用胺碘酮静脉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用药后0.25、1、2、24h心室率分别为(132±17)次/min、(118±15)次/min、(108±19)次/min、(90±24)次/min,较用药前(150±20)次/min明显下降(P〈0.01)。其中14例患者(73.6%)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长间歇,1例出现窦缓,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19例患者(包括转复与未转复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的快速房颤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24 h心房颤动转复率、心房颤动控制率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给药24 h后心房颤动转复23例,占比92.0%,心房颤动发作控制20例,占比80.0%;对照组患者给药24 h后心房颤动转复18例,占比72.0%,心房颤动发作控制15例,占比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给药后出现不良反应1例,占比4.0%;对照组患者给药后出现不良反应3例,占比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病死率进行观察、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心律失常情况,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有效控制患者病死率,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一般处理后,房颤在24~48h内仍未恢复窦性心律者,应用药物或电击复律。奎尼丁、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等为临床常用复律药物。奎尼丁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率,目前已很少应用;普罗帕酮亦可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不加重心力衰竭,适合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本文将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应用胺碘酮治疗房颤30例的转归情况分析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静脉推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122例房颤持续时间<48h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62例:胺碘酮5mg/kg10min内静脉推注;普罗帕酮组60例:普罗帕酮70mg静脉推注,5~10min注完。观察3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69·4%(43/62),普罗帕酮组60%(36/60),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我科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60)采用0.4mg西地兰,将其溶入至10mL浓度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于5min之内静脉推注完毕;观察组(n=60)采用25-100mg的胺碘酮进行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0.5-1m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静脉滴注,直至转为窦性心律。对两组患者心电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最后均转复为窦性心律,且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室率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上述两组患者在房颤转复时间、药物用量、房颤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HR、室性期前收缩[M(QR)]以及房性期前收缩[(QR)]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④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的比率(38.3%)要明显高于观察组(15.0%),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房颤时间明显缩短,胺碘酮用量发生明显减少,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心功能指标、稳定心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AMI并发房颤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实验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同时段的心室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