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1980—2014年CNKI、VIP、CBM、PubMed、EMbase、万方Data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关于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PVT形成发生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8篇文献纳入研究对象2240例,其中病例组(血栓形成组)640例,对照组(无血栓形成组)1600例。病例组中肝功能A级213例(33.3%),B级427例(66.7%);对照组中肝功能A级636例(39.8%),B级964例(60.3%)。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PVT形成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结果为OR=0.69,9 5%C I=(0.5 6,0.8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功能分级水平影响脾切除断流术后P VT形成,肝功能A级患者术后PVT形成的风险低于肝功能B级患者。  相似文献   

2.
龚先贵  范新萍  吴红 《江西医药》2010,45(7):654-655
目的探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脾静脉血栓的成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并发脾静脉系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断流术病人36例,脾静脉血栓发生5例,约7.2%。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经早期口服双嘧达莫、拜阿司匹林,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治疗,随诊3~6个月,血栓无进一步发展或消失,也未引起相应其它并发症。结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脾静脉系统血栓有一定发病率,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往往由于其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腹部体征不明显,导致形成后不易发现,诊断困难,且形成血栓后治疗棘手,效果不佳。本研究选择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97例,观察断流术后早期进行全身抗凝、祛聚治疗对预防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86例采用肠腔分流术加脾切断流术联合手术和脾切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对年龄、性别、门静脉血流流速的变化、血小板数值等相关指标监测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8.60%,其中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为23.33%,联合手术后血栓形成率为7.69%。术后血栓组PV、SV的流速下降显著(P<0.05)。PVT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无PVT患者(P<0.05)。性别,肝功能ch ild-pugh分级,凝血酶原时间等因素并非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检因素。结论门静脉系统血液流速减缓、年龄都是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健  钟麟 《中国药房》2012,(24):2254-2257
目的:观察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以下简称"脾切断流术")后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内因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抗凝治疗,试验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血栓预防。观察2组患者术后门静脉流速、血栓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门静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地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且给药方法简单,局部不用特殊护理,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P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12例PVT病人经早期抗凝、溶栓、祛聚治疗后均顺利出院。结论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较为常见,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文章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医院 1992~ 2 0 0 1年施行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伴脾切除术 32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中 4 3例 (13.1% )术后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 4 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中 ,1例发生感染性门静脉炎死亡 ,其余均康复出院。单纯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断流术患者 138例 ,血栓形成 2 6例 (18.8% ) ;行脾切除加分流术患者 191例 ,血栓形成 17例 (8.9% )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8.4 4 ,P<0 .0 1)研究显示门静脉高压症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VT)的形成原因及诊治。方法回顾2002年~2005年15例脾切除加断流术后PVT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治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行脾切加断流术后有15例(10.7%)发生PVT计数增多,彩色超声多谱勒及ST检查可以确诊。(1例并发生切口旁皮下血肿,余14例,经抗凝治疗血栓全部或局部溶解。结论PVT的主要原因是术后PLT升高,手术规范化操作,术后动念监测PLT计数,早期诊断与及时抗凝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因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于术后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不常规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当血小板计数大于500×109/L或门静脉系统形成血栓时,再采用全身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血小板、凝血功能变化及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并不增加断流术术后出血风险,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术后早期经脾静脉抗凝治疗对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3例行择期脾切除断流术的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经脾静脉抗凝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和/或强化螺旋CT扫描监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共58例患者完成3个月随访,其中抗凝组27例,对照组31例。抗凝组术后14d内无门静脉血栓形成,3个月内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累计发生率7.4%。对照组术后14d内发生门静脉血栓4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累计发生率22.6%。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门静脉血栓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脾静脉以200U/h的剂量输入肝素溶液对体循环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影响。结论断流术后经脾静脉置管早期灌注肝素抗凝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以200U/h的剂量经脾静脉输入肝素是安全的,不增加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张秋学  王铁功  杨冬山 《河北医药》2011,33(9):1358-1359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亢患者手术后常规应用抗凝与祛聚药物对于预防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意义。方法将130例手术患者分为2组,1989至1994年58例患者术后未应用抗凝与祛聚药物作为对照组,1994至2010年72例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凝祛聚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增长幅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A组血栓形成率为4.2%(3/72),均为Ⅰ级血栓,无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无血栓再发病例;B组血栓形成率为15.5%(9/58),其中Ⅰ级血栓2例;Ⅱ级血栓6例;Ⅲ级血栓1例。在随访期间又发生7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病例,2例无症状者口服法华令观察治疗,2例经肠系膜上动脉溶栓后症状缓解,3例因肠坏死行小肠部分切除,其中1例术后1周再次肠切除,总发生率为27.6%。结论肝硬化脾亢患者脾切除术后常规应用抗凝与祛聚药物对于预防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术前脾功能亢进程度越严重,即血小板计数下降越明显的患者,术后血小板增幅越大,发生血栓的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治疗措施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全部给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经过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后,术后患者体温均低于38.5℃,待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后,及时拔除引流管,没有1例患者出现肝昏迷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中牟县人民医院自2002年1月—2009年12月施行的伴脾切除术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30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89例(29.2%)术后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89例门静脉高压症中,1例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余均康复出院。单纯脾切除或脾切除+断流术300例,血栓形成88例(30%);脾切除+分流术者5例,血栓形成1例(8.7%)。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χ2=8.44 P<0.01)。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不仅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血流阻滞、高血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等有关,而且与不同术式选择所导致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常规影像学诊查以及早期行抗凝祛聚疗法是防治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5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生命指征均表现正常,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可有效治疗患者门静脉高血压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分析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加丹参注射液预防肝硬化脾脏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疗效。方法:将我们医院1999年~2008年施行肝硬化脾切除加断流术1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6例)及治疗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加丹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发生PVT共计16例,发生率为21.05%。治疗组发生PVT共计6例,发生率为7.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脾脏切除加断流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加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是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对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术的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置管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和(或)强化螺旋CT扫描监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全部随访3个月,对照组累计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6.7%,置管组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脾静脉置管以200U/h的剂量输入肝素溶液对体循环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影响。结论断流术后经脾静脉置管抗凝治疗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本院的148例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总结分析。结果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的1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体温均在38.5℃以下。术后一周内,腹腔引流液明显比之前减少后,则将引流管及时拔除。拔出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病情均没有出现肝昏迷、发热等严重并发症,治愈率100%,1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的1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较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致命.笔者分析了我院1998年2月-2007年6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断流术的患者226例,并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术前及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而在门静脉高压的情况下 ,脾脏是否具有正常的免疫功能 ,脾切除是否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目前仍有不少分歧。我们对 2 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脾切除 )的病人手术前后的多项指标进行检测 ,以进一步了解脾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2 7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2~ 6 2岁 ,平均 41.3岁。术前肝功分级 (武汉标准 ) :Ⅰ级 12例 ,Ⅱ级 13例 ,Ⅲ级 2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 2 5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 (术后病理证实 )。全部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是指由肝脏组织过度纤维化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目前其首选的外科治疗手段是食管胃底静脉断流联合脾切除术。然而门静脉血栓(PVT)的形成是肝硬化PH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发生的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率可达到22.2%~37.5%[2]。门静脉血栓是泛指发生于门静脉系统的其中一段,包括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就目前开看,PVT是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断流联合脾切除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入肝血流异常、PH加重,术后再次上消化道出血,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