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细胞通过抗体产生、抗原呈递和细胞因子分泌在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调节性B细胞(Bregs)作为B细胞的一类亚群,通过分泌IL-10、IL-35和肿瘤生长因子-β以及直接与细胞接触来调节免疫反应。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和Bregs数量和功能异常相关,说明了Bregs在呼吸系统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就Bregs在肺部感染、肺部肿瘤、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性疾病和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在维持呼吸道免疫环境稳态方面的重要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衡燕春  马珊珊  马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6):767-770, 774
目的探究调节性B细胞(Bregs)在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频率及其与FIGO分期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s)及IL-1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卵巢癌(23例)和卵巢良性肿瘤病人(26例)纳入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reg和CD4+CD25+Treg细胞表达频率及血清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两种细胞与FIGO分期、IL-10浓度的关联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Bregs、Tregs百分比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病人(P < 0.01),并与FIGO分期密切相关,卵巢癌Ⅲ期+Ⅳ期病人高于Ⅰ期+Ⅱ期(P < 0.01);卵巢癌病人血清IL-10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病人(P <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卵巢癌病人外周血Breg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关系(P < 0.05);卵巢癌病人血清IL-10与Bregs、Tregs细胞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结论Bregs和Tregs在卵巢癌病人外周血中所占比例显著升高,能够通过分泌IL-10参与卵巢癌免疫反应,这可能为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CD19+ CD24+ CD38+调节性B细胞(Bregs细胞)的分布频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3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47例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和57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 CD24+ CD38+ Bregs细胞分布频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分期、肿瘤个数、血管侵犯等临床指标的关系;同时收集20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中CD19+ CD24+ CD38+ Bregs细胞分布频率,并分析其与肿瘤位置的相关性.结果 HBV相关性肝癌外周血CD19+ CD24+ CD38+ Bregs细胞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且HBV相关性肝癌晚期(C+D期)患者显著高于早期(0+A期)和中期(B期)患者(P <0.05,P<0.01);HBV相关性肝癌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BV相关性肝癌外周血CD19+ CD24+ CD38+ Bregs细胞分布频率和血清IL-10水平与肿瘤个数、是否血管侵犯有密切关系;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19+ CD24+ CD38+ Bregs细胞分布频率与血清IL-10呈正相关(r =0.46,P<0.01);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D19+ CD24+ CD38+ Bregs细胞频率显著高于远癌组织(P<0.01).结论 CD19+ CD24+ CD38+ Bregs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10在HBV相关性肝癌免疫微环境中发挥调节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B淋巴细胞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抗原呈递以及分泌抗体。新近研究发现,调节性B细胞(Bregs)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细胞因子作用于免疫系统,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转归和预后中发挥作用。了解Bregs在癌症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Bregs与癌症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B 细胞主要通过呈递抗原和产生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B细胞对免疫应答和
炎性反应有免疫调节作用,这部分B 细胞被命名为调节性B 细胞(Bregs)。Bregs 可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 或转化生长因子茁1
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性反应。Bregs在一些自身免疫病小鼠模型(包括实验室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炎
性肠病、1 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胶原诱发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Bregs的发现和作用机制的阐明
将为全面深入了解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寻求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Bregs的生物学功能、来源与活化及其
参与一些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调节作用,并探讨Bregs 在人体中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B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核心作用,还可促进细胞免疫。同时,B细胞还具有调节功能,不同的炎症环境刺激诱导产生不同的B细胞群体,这是一种全新的调节性B细胞(Breg),它可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L)10、IL-35及转化生长因子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发生免疫耐受,从而在移植中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目前对于Breg细胞的功能、表型及调节机制没有深入的认识,尤其在移植免疫中Breg细胞发挥的作用至今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7.
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各种抗体发挥免疫学作用,新近研究发现在B细胞中存在一种新的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它们可通过分泌IL-10和TGF-β1抑制获得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发展和(或)加快炎症的恢复,相关研究表明此种细胞可在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调节性B细胞的来源、功能、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Bregs在RA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染色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和CD4 T细胞比例变化情况;活细胞荧光染料CFSE染色方法检测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对Nave 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检测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分泌IL-10的能力及对CD4 T细胞分泌IFN-γ能力的影响。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而CD4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研究显示,R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分泌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其抑制Nave CD4 T细胞增殖及分泌IFN-γ的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 结论 R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分泌IL-10能力下降,导致免疫抑制功能降低,进而引起CD4 T细胞比例升高和IFN-γ水平升高,影响RA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抗体和呈递抗原,并以此起始和活化免疫系统发挥正性调节作用。新近研究表明,一类具有负性免疫调节功能的B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Gregs)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和分泌白细胞介素10等方式下调免疫应答。Bregs在许多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regs的发现、起源、分化将为全面、深入了解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寻找更合理的自身免疫病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25-28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调节性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为临床医师评估该类疾病患者的病情提供重要指导。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为A组,另以本院同期接诊的完全缓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5例为B组,同时将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设为C组。采取流式细胞术对各组的外周血Bregs数量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对其检测结果作出分析和比较。结果 A组的外周血Bregs数量为(3.08±0.66)%,比B组以及C组的(5.45±0.82)%、(7.82±1.03)%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Bregs中的白细胞介素-10细胞比例为(32.29±8.68)%,比B组及C组的(51.03±10.54)%、(71.88±12.28)%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B组外周血Bregs中的白细胞介素-10细胞比例比C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Bregs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医师可以将Bregs作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个重要治疗靶点,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