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针灸作用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在针灸作用原理研究的创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和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的特点,分析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在针灸作用原理研究中的创新价值。结果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具备从整体出发,应用高通量技术与方法,不依赖已知知识为基本出发点,阐释整体效应机制的特征,符合针灸作用原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要求。结论将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引入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在针灸研究领域拥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针灸学研究的历史,重点结合多年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和近年针灸血清蛋白质组研究工作基础,展望未来针灸学研究发展方向;阐明了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的背景、定义、理论依据、目标、技术路线及其生命科学价值。认为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应以生命现象的本质为战略出发点,以针灸效应的响应基因和应答蛋白为主要技术策略,阐释针灸效应的生物学机制。这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在针灸研究领域拥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本文还就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成果在药物筛选中应用的方法提出了几点设想,该项研究对展现未来针灸学研究发展方向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提出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方法回顺针灸学研究的历史,重点结合多年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和近年针灸血清蛋白质组研究工作基础,展望未来针灸学研究发展方向。结果阐明了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的背景、定义、理论依据、目标、技术路线及其生命科学价值。结论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以生命现象的本质为战略出发点,以针灸效应的响应基因和应答蛋白为主要技术策略,研究针灸效应的物质基础,阐释针灸效应的生物学机制,具有明艟的理沦高度和学术创新。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拥有源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针灸临床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方法:检索中国文献数据库,对针灸临床文献中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目前的针灸临床研究方法灵活多样,以病例序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结论:随机对照试验作为临床研究方法的金标准,可用于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但回顾性研究、病例序列研究等方法对针灸临床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应努力研究并开展关于针灸决定效应性的研究方法,即真实世界研究。  相似文献   

5.
真实世界研究与传统针灸疗法在临床研究上契合度较高。真实世界研究在针灸临床应用中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最新文献,对真实世界研究的起源、内涵和它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通过剖析真实世界研究在针灸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探讨优化的方向和思路,发现和归纳更好的真实世界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其在针灸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期为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针灸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Gao J  Liu XG  Yan XZ  Yu SG  Wu QF  Du HB  Liang FR 《针刺研究》2011,36(4):296-301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被日益广泛地运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但针对针灸作用规律与机制的代谢组学实验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鲜有文献报道。本文阐述了代谢组学在系统生物学中的独特优势,及其在现代中医药领域的广泛研究基础,探讨将代谢组学与中医、针灸契合的整体性、动态性等研究特点应用到现代针灸研究之中,对应用代谢组学解决临床研究中假针刺、时间针灸、针灸重大疾病及优势病种的机制研究、针灸处方配伍规律等现代针灸研究关键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转化医学理念为针灸学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本文概述我国针灸转化医学研究现状和转化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包括理论研究难以有效指导临床、临床研究缺少规范化的试验设计与评价体系、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相分离方面。由此提出适用于针灸学科的转化研究模式:基于“经典/经验到基础再到临床”的路径提炼新方法;基于“从临床到基础再到临床”的思路优化旧方法。针灸学的转化研究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利用多学科交叉优势创新发展针灸理论,结合循证研究方法优化针灸临床方案设计,立足针灸整体观系统评价针灸效应机制,从而提升针灸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应用和推广,更好地推动针灸学的转化研究和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郭  徐玉东  王宇  杨永清 《河南中医》2011,31(6):692-695
国外研究文章通常采用不同的对照方法和试验设计评价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部分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针灸的临床抗哮喘效应,也有研究则认为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不确切或等同于安慰剂作用。本文基于这两类不同研究结果,通过文献整理,归纳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认为应该在保持针灸临床治疗精髓的基础上,结合针灸疗法的自身特点和现代临床研究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评价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针灸的安全性、有效性已被国内外大型权威临床观察所验证, 但近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部分针刺临床RCT结果显示, 针刺效应与假针刺无显著性差异。针灸医学是学术与临床规律总结, 不同于化学药物, 其刺激量、施术方式、技术均因人而异, 目前国内外针刺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受到众多学者质疑, 认为"假针不假", 呼吁停止"假针对照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假针刺对照研究的设计, 将现代5G+虚拟现实(VR)技术与假针刺的原则要素结合, 分析针灸临床研究中假针刺现状, 并结合现代智能医学技术探讨针灸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对照的方法, 以及5G+VR技术下假针刺对照设立的优势与前景, 旨在推进针灸临床试验标准化, 促进针灸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发展创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针灸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用现代科技手段阐明针灸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成为世界传统医药研究的重点,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针灸与代谢组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必然。通过对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策略与技术及在针灸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分析与论述,提出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针灸学研究,对于发展针灸理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Guiding Role of Muscle Region Theory in Acupuncture Anesthes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麻醉是针灸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推动着针灸理论的完善。经筋理论也是针灸体系的一部分,它的主症决定了经筋理论在针刺麻醉临床应用中的指导地位。经筋分布与神经的相关性,是经筋理论对针刺麻醉指导的基础;同时,针刺麻醉推动着经筋理论的不断完善。两者间存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发展关系,符合辨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林栋  吴强 《中国针灸》2012,32(2):97-100
对影响针灸效应的诸多环节进行探讨,从针灸临床研究指向及研究特点等方面剖析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基于针灸临床效应研究所具有的复杂的多因素特性,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在多元统计分析基础上的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  相似文献   

13.
韩燕 《中国针灸》2004,24(4):287-288
针对针灸在国内外不同的发展状况,反思针灸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系统学习中医针灸理论,才能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而实际应用于临床;只有真正地肯定疗效,才能进一步进行研究工作.对中医针灸在自身科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是目前研究的中心问题;对中医针灸疗法中"辨证论治"的规律探索是研究的最终方向和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灸临床研究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方法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灸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是针灸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成果不能为国外的主流医学所接受和认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大多针灸临床研究的研究目的宽泛不明确,缺乏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运用.评价针灸治疗的特异性效应与评价针灸治疗的整体效应是我国针灸临床研究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明确针灸临床研究目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是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基于针灸自身特点及针灸临床研究的特殊性,针对针灸临床研究的瓶颈和难点问题,如试验设计类型、盲法、对照组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等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针灸临床研究者提供方法学指导,提高我国针灸临床研究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加强针灸学的基础研究是针灸走向世界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就针灸基础研究的目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中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想法与针灸界的同仁商榷,以冀加快针灸学基础研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Deng ZQ  Zhou SY  Li Y  Zhao L 《中国针灸》2012,32(6):559-562
以解释性试验和实用性试验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为例,从研究目的、试验实施环境、试验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后认为,今后的临床试验方案中应当注重:①在试验设计类型上加强效果—效能的连续性研究;②选取良好的体现试验目的疗效评价指标;③将质性研究嵌合于随机对照试验。这样才能更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17.
对《针灸临床研究规范》中"对照"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竹行  雷虹  路瑜 《中国针灸》2003,23(1):21-29
WHO制定的《针灸临床研究规范》运用现代医学的科研原则与方法,保证针灸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强调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来抵消研究中非实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对确定针灸适应症和准确评价针灸效果都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在齐同对比原则和对照中。伦理学要求下针灸临床研究将面临许多困难。而正确地应用《规范》中的对照方法及原则。提高针灸技术水平及学术水平是我们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许建阳 《中国针灸》2001,21(8):7-15
中医针灸走向世界,机遇仅提供了条件,方法则是关键,上世纪70年代,中医朝鲜族地刺麻醉,针刺镇痛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作为突破口,获得相当的成功,掀起了针灸热,使世界医学界对古老的针灸学刮目相看,本文从中医针灸科研方法论、中医针灸科研价值观和中医针灸科研的途径等3方面,对针灸科研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