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梅子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13,(13):21-22
所谓肝移植手术,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医学专家进行首次尝试以来,人类肝脏移植经历波折,目前已成为治疗许多严重肝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现任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的陈规划教授等人完成的“原位肝脏移植的系列研究”,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原位肝脏移植有可能为肝硬化和不能耐受其他治疗的肝癌病人找到根治或延长生命的途径。陈规划教授等人在国家、卫生部和广东省各级科研基金的资助下,近年来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在肝移植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标准和方案。他们在研究中系统地评价了各种肝移植手术的适应症,包括60余种肝脏疾病,主要分为四大类:即各种原因造成的肝硬化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肝实质性疾病,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胆汁淤滞… 相似文献
5.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0,(4)
前言器官移植自开始以来,就一直是健康律师们所热衷的话题。美国50州在实行统一解剖授予法案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获得器官的问题。但是,由于器官移植中主要问题实质上是不合法的,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是不合法的,这目前已很明显。心和肝移植是极端昂贵的医疗手段,几乎没有任何个人能够支付这笔费用,也很少有医院能开展此类手术,在经济萧条时期,怎么能将器官移植和其它极端昂贵的治疗方法引进健康保健的供给系统呢? 由联邦政府建立少量高质量的器官移植中心,这种要求貌似合理,但是联邦政府迄今所 相似文献
6.
急慢性肝衰竭病死率高,其治疗一直是全球性难题,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肝移植和肝细胞移植。原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选择,但由于供体器官紧缺,许多病人在等待肝移植时死亡,同时移植后并发症如免疫排斥反应等因素也限制了其应用。肝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肝病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肝细胞在体外不能大量繁殖且传代后不能保持其原有特性而难以推广应用。相比之下,肝脏干细胞具有长时间持续增生的能力,能在体外扩增达到临床所需的细胞数量,且移植后在体内也能增生。可以肯定,肝脏干细胞移植在肝病及与肝脏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王青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4,(12):32
在对行肝移植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和非肝癌病人的密切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从移植手术的安全度上看,晚期肝癌病人尽管病情恶化很快,但与肝功能衰竭并不等同,且由于肝癌组的病人凝血功能明显好于非肝癌组,术中失血、需要输血量及输液总量均较少,因出血导致的低血压时间短,术中过程平稳,术后恢复明显好于非肝癌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9.
在对行肝移植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和非肝癌病人的密切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从移植手术的安全度上看,晚期肝癌病人尽管病情恶化很快,但与肝功能衰竭并不等同,且由于肝癌组的病人凝血功能明显好于非肝癌组,术中失血、需要输血量及输液总量均较少,因出血导致的低血压时间短,术中过程平稳,术后恢复明显好于非肝癌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一位即将毕业的花季女大学生,突发“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生命垂危;一位在京打工怀孕8个月的孕妇,突发肝功能衰竭;一位刚刚学成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博士,由于肝癌晚期。温馨的家庭将要解体……他们在不同时间慕名来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临危受命的都是同一个人一佑安医院院长、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肝病发病率较高,由于肝病引发的死亡人数也不在少数。肝病的治疗,虽然经过无数医务工作者大量努力,疗效仍不十分理想。尤其到了终末期,大都回天无力.这里介绍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肝脏移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肝脏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惟一有效的选择,随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它对生命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奇妙变化备受关注,尤其是宿主在接受与自身基因型上有差异的外来肝脏,并且要依赖它维持生命时,这种外来物对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会产生何种影响,同时,体内微生物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如何生存和淘汰目前仍在探索中,此文主要概述了在肝脏移植后宿主体内不同器官微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肝功能衰竭的定义据《肝功能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肝功能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上述定义可见,但凡诊断为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都必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肝功能衰竭是一组临床症候群,而非单一病因所导致的疾病.也就是说,肝功能衰竭是疾病的果,而非疾病的因,导致肝功能衰竭的原因可以是乙肝病毒感染,也可以是酗酒,抑或是药物性肝损伤等.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断层体积测量方法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射线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体积测量(volumetric measurement)在成人活体肝脏移植(adult-to-adult living related liver transplantation,LRLT)的应用。方法30名肝脏捐赠候选人之开刀前,以多切层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扫描,使用动脉药剂监控功能,监测启动之CT值为90HU,并采用门静脉相加强显影,穿过肝脏Axial Cut thickness=5mm、Interval=5mm的CT肝脏影像,再使用CT工作站以分析软件执行体积测定。结果20位活体肝脏捐赠者,其肝脏体积符合受赠者所须,捐赠后愈后良好,受赠的20位病患里,12位病患愈后良好,但其中3位因为胆道感染,3位因为手术后排斥及2位手术后肝动脉接合处狭窄造成肝脏血液供应不足死亡。结论CT体积测量提供成人活体肝脏移植术前正确且方便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酰胺对肝脏移植后应激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肝脏移植后应激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A组10例为正常肝脏;B组10例肝脏移植后不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C组8例肝脏移植后用Ala-Gln。观察标本的病理学改变和患的营养状况,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SP70,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B组和C组均未见免疫排斥反应,营养状况尚可;HSP70,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移植肝脏均升高,且应用Ala-Gln后更高。结论 谷氨酰胺能增加供肝细胞应激蛋白基因转录和表达。加强肝细胞自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邹圣强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9,(5)
肝脏移植(LT)是晚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作者报道了上述胆汁郁积型肝病患者在LT前后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QOL)。 相似文献
18.
19.
一位57岁的男患者因肝硬化反复消化道出血伴门静脉广泛血栓形成,失去了肝移植的机会。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改良后肝脏血管搭桥,术中医生在患者右颈部切开约3毫米的切口,将RUPS-100穿刺系统自肝静脉进入门静脉,吸出大量血栓。然后在两血管之间放置覆膜支架(覆盖肝实质)和裸支架(深入门静脉主干)各一枚后。测量显示,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从52厘米水柱降至26厘米水柱。术后4年患者未复发,已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