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B型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的指标,探讨超声估计胎儿体重精确性较高的公式。方法:对287例孕妇在分娩前一周用超声测量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分别用7个公式预测得出胎儿体重,并与新生儿实际出生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单项腹围预测胎儿体重与新生儿实际体重的符合率最高。倍论: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可以准确、方便地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多参数公式对胎儿体重的预测并不优于单项腹围预测。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腹围与巨大胎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戴常平 《广东医学》2003,24(2):163-164
目的:探讨产前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及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巨大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150例足月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超声测量其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及股骨长度,测量孕妇宫高、腹围,核对孕龄,分析这些因素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及胎儿腹围与巨大胎儿的特定关系。结果: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GDM中,单一胎儿腹围是预测胎儿体重的最好参数,优于胎儿股骨长或胎儿腹围与股骨长的联合应用。胎儿腹围与胎儿体重呈直线正相关(r=0.83).胎儿腹围≥36cm时,巨大儿诊断符合率最高87.3%。结论:GDM胎儿腹围与胎儿体重呈高度直线正相关,是预测胎儿体重较好参数,胎儿腹围≤36cm有助于巨大胎儿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参数机器方法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孕妇440例,分成巨大儿组和正常儿组,产前3天内应用超声进行双顶径、股骨径、头围、腹围的测量,并用机器法估测胎儿体重与实际胎儿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符合率。结果胎儿预测体重与出生体重符合率较高,巨大儿组符合率明显低于正常儿组符合率。结论应用多参数超声机器法预测胎儿出生体重,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径等参数,比较它们预测体重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在我院分娩的产科病例128例,分娩前1周内行B超检查并预测体重,比较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径4个参数作为体重预测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胎儿腹围预测准确率达91%,股骨长径的准确率达86%,双顶径、头围的准确率均为78%。结论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径来预测胎儿体重,以腹围准确性最高,股骨长径次之,双顶径及头围再次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胎儿半肩径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59例单胎孕37~41周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测量胎儿半肩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计算半肩径与双顶径及半肩径与腹围的比值,与出生体重相比较,分析胎儿半肩径与胎儿难产的关系,意图找出胎儿半肩径的测量对难产的评估价值。结果巨大儿组半肩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出生体重和半肩径/双顶径大于正常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难产组双顶径、头围、腹围、半肩、出生体重、半肩径/双顶径、半肩径/腹围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半肩径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722,P0.01)。结论胎儿半肩径与肩难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超声测量胎儿半肩径对预警胎儿肩难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月分娩前不同B超测量径线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预测价值,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 971名孕妇,在分娩前3天内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胸径、腹围、股骨长、肱骨长,追踪胎儿的出生体重,使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胎儿各径线长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B超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胸径、腹围、股骨长、肱骨长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腹围和股骨长是巨大儿重要影响指标(P值均<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g)=13.6×腹围(mm)+41.4×股骨长(mm)-4 182"模型对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具有一定价值,但对巨大儿预测价值相对较低(假阴性率为79.8%)。ROC曲线胎儿腹围、股骨长预测巨大儿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57.5mm和71.5 mm,该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分别为67.4%和75.6%,特异度分别为83.0%和60.5%。结论:足月分娩前超测量胎儿胸围和股骨长是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较好指标,腹围大于357.5mm、股骨长大于71.5mm对预测巨大儿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B超多参数预测胎儿体重4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度综合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分析羊水量及不同B超操作者对预测体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在我院分娩的产科病例484例,分娩以前一周内行B超检查并报告有预测体重者,比较预测体重与出生体重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应用u检验比较不同羊水量及不同操作者的诊断符合率间的区别.结果预测体重与出生体重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巨大儿组0.904,正常体重组0.859,低体重组0.878,P<0.01;羊水量的多少及不同B超操作者对预测体重无影响,P>0.05.结论 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度综合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高,测量方法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体重预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提高预测符合率.方法测量197例足月妊娠住院待产妇女的腹围(AC母)、宫高,B超测量胎儿腹围(AC胎)、双顶径(BPD)、股骨径(FL),以此五项指标与出生体重作相关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导出线性回归方程式,预测胎儿体重,并与腹围(AC母)×宫高+500常用预测公式比较,P《0.001,预测符合率分别为58%、40%,(P《0.01).结论该方程式预测胎儿体重优于常用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30周时胎儿超声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4项检测值在预测巨大儿发生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至11月间出生的703例足月新生儿按出生时实际体重分为巨大儿和非巨大儿两组,回顾性比较两组胎儿在妊娠30周时B超检测的双顶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分析正常胎儿与巨大儿各径线之间差异性。结果:妊娠30周时,胎儿头围、腹围和股骨长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顶径在预测巨大儿发生中意义不大(P>0.05);ROC曲线妊娠30周时胎儿头围、腹围和股骨长的临界值分别为282.50、268.50和57.50 mm,该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分别为69.8%、52.8%和60.4%,特异度分别为60.4%、85.8%和65.1%。结论:妊娠30周时超声测量胎儿头围、腹围和股骨长是预测巨大儿的重要指标,当腹围大于268.50 mm和(或)头围大于282.50 mm和(或)股骨长大于57.50 mm对预测巨大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静平 《安徽医学》2008,29(6):666-667
目的观察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及腹围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应用B超对临床估计胎儿体重4000g左右的100例孕妇胎儿在分娩前1周内,进行BPD、FL、AC、HC测量,并根据其指标计算出所估计体重,把预测体重和利用公式计算体重及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超预测胎儿体重与胎儿实际体重误差平方和为6.46,相关系数为0.968;自估胎儿体重与胎儿实际体重误差平方和为10.60,相关系数为0.903(P〈0.05),前者与实际体重关系更密切,B超预测胎儿体重准确性高于公式计算体重组。结论应用多参数超声测量指标预测胎儿出生体重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模式在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产科门诊孕28~32周FGR初产单胎无其他合并症孕妇64例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32),双号为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医学营养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模式,治疗周期为14天,治疗前后测量两组孕妇的宫高(UFH)、腹围(AC)、体重(WT)及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FL),并统计其增长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UFH、AC增长及胎儿的BPD、HC、AC、FL增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WT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营养治疗模式较常规饮食指导模式有利于胎儿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EN)在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孕32~ 34周诊断FGR初产单胎无其他合并症住院孕妇63例按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32),双号为对照组(n=31).在治疗FGR过程中两组热量、各营养素相同情况下加餐饮食应用肠内营养为观察组,加餐饮食应用普通食物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孕妇的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双顶径(BPD)、头围(5HC)、腹围(AC)、股骨长(FL),然后统计其增长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的BPD、HC、AC、FL增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FGR孕妇中的应用EN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运用二维超声测量高原地区正常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相关指标,并以平原地区为对照, 观察高原环境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6 月—2016 年12 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海拔 2 300 m)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103 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海拔44 m) 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481 例为对照组。运用二维超声对两组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双顶径(BPD)、头 围(HC)、腹围(AC)、股骨长(FL)进行测定。结果 对高原观察组与平原对照组正常妊娠胎儿BPD、 HC、AC、FL 二维超声测量值进行比较,由于两组资料经正态性检验均为非正态分布资料,故采用两独立样 本Mann-Whitney U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海拔2 300 m 高原环境对正常妊娠胎儿的生 长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To determine if sonographic examination of fetus can be readily utilized to predict a mature lecithin/sphingomyelin (L/S) ratio among twins and singletons. Twins (n = 36) undergoing amniocentesis for assessment of pulmonary maturity were matched with singleton (1:2) for maternal demographics, gestational age (GA), and indications for procedure. At the time of amniocentesis, twins and singletons with mature L/S ratio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mean GA (33.2 +/- 2.7 vs 34.5 +/- 4.6 wks, p = 0.01), biparietal diameter (BPD),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AC), femur length (FL) and estimate of birth weight (EFW). Based on ten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s constructed, the following diagnostic thresholds predicted a mature L/S ratio with a true positive rate of 100% among twins and singletons, respectively: 1) BPD $84 and $92 mm; 2) head circumference $315 and $320 mm; 3) AC $295 and $350 mm; or 4) FL $64 and $72 mm; or 5) EFW $2400 and $3200 g. Using any one of these five criteria correctly identified pulmonary maturity among 59% of twins and 28% of singletons (p = 0.001). Sonographic measurement of fetal parts or EFW may be a noninvasive method to predict a mature L/S ration among twins as well as singletons.  相似文献   

15.
超声测量估计巨大胎儿体重多项公式的临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估计巨大胎儿体重的精确性较高的公式。方法 :应用超声对 36 1例胎儿腹围、双顶径、股骨长、肱骨皮下脂肪厚度进行测量 ,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推导出一个预测体重的公式 ;然后 ,应用此公式对 75例巨大儿进行临床验证 ,并与其它两个预测巨大胎儿精确性较高的公式进行比较。结果 :新公式巨大儿的检出率为 6 4 % ,均较单参数公式和另一个多参数公式高 (P <0 .0 5 )。结论 :应用腹围、头围、股骨长、肱骨皮下脂肪厚度预测巨大胎儿准确率较高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小头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行产前超声筛查的84671例孕妇中5例小头畸形胎儿头颅进行检查及图像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检查显示5例小头畸形胎儿双顶径( BPD)及头围( HC)均比实际孕周均值小3个标准差以上,三维重建显示异常胎儿的颅缝变窄及前囟、后囟消失接近闭合。结论:三维超声能在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小头畸形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头颅的诊断信息,其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小头畸形胎儿颅骨、前囟及后囟的立体形态,对诊断及评价小头畸形的预后,指导临床干预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二维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干预胎儿生长受限对胎盘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胎儿生长受限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川芎嗪干预组(A组)30例,营养支持组(B组)30例,同期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C组),比较各组sFlt-1、PLGF表达水平及胎儿生长发育参数,包括胎儿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FL)、胎头双顶径(BPD),估计胎儿体重(EFW)。结果:A组sFlt-1、PLGF表达水平与C组无差异(P>0.05);B组sFlt-1、PLGF表达水平与C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A、B组HC、AC、FL、BPD、EFW均明显小于C组,治疗后A组HC、AC、FL、BPD、EFW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应用川芎嗪治疗胎儿生长受限能够显著改善胎盘sFlt-1、PLGF水平,是安全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维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评价胎儿右心室功能的 优越性、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180例24+0~37+6孕周正常胎儿的STIC心脏动态图像, 并结合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VOCAL)软件进行后期脱机分析,以获得右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RVEDV)和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RVESV),计算出右心每搏量(right stroke volume,RSV)、右心输出量(right cardiac output,RCO)和右心射血 分数(right ejection fraction,REF);且根据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时所测量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股骨长度(femur length,FL)和胎儿估测体质量(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来标准化RCO,然 后将所有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整体采集分析成功率为83.89%,且可重复性较好。正常胎儿的 RVEDV,RVESV,RSV,RCO和根据胎儿生物学参数(HC,AC,FL)分别标准化后的RCO均随孕周增长呈增加趋势, REF和RCO/EFW测值则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结论:应用STIC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客观地测量胎儿心室容积,有望成 为临床评价胎儿心脏功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