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99-200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时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时需注意的问题。结果 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全面护理,严密监测血压、心律,防止疾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全面的临床护理,严防疾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其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性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1996-03~2000-03应用小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依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选择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发作时ST段下移0.1mv或T波倒置)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的79例患者。将79例患者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时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时需注意的问题。结果 68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全面护理,严密监测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及时抢救,挽救患者生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全面的临床护理,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生病因以及临床特征、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早期心绞痛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分别为64例与151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于两组患者病症发作期间早期心绞痛发生相关因素以及患者早期心绞痛发生的特征、临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可知,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病症的发生概率约为30%;其中,有无Q波坏死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生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和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病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在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病症多发生在患者病症发生后14 d以内,其中,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出现早期心绞痛病症,可以通过及时发现与及早的临床护理、干预治疗,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病症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容易进展为AMI甚至猝死。我们选择常规治疗无效的UAP患者26例,采用门冬酸钾镁静脉点滴取得比较满意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26例UAP患者均为住院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术前及术后开展全面整体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TCA术前及术后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整体护理。观察护理对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60例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梗塞相关动脉血流:TIMI 3级为96.67%,血流TIMI 2级为3.33%;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发生率为6.67%。结论 在PTCA术前及术后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时开展全面整体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30 d内主要不良反应心脏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心绞痛不是一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临床综合征,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系列有症状的心肌缺血症候群.由于其表现的复杂性,临床护理有其独特的要求.现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性心绞痛不是一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临床综合征,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系列有症状的心肌缺血症候群.由于其表现的复杂性,临床护理有其独特的要求.现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与抗心磷脂抗体(ACA)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对138例健康人、13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13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AC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CA阳性率:健康组1.45%、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83.3%、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34.8%;48例ACA阳性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18例分别于3~26个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7.5%,ACA阴性的64例患者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13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ACA阳性的48例有14例在2年内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9.2%,90例ACA阴性者中仅有2例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2%;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年龄在30~42岁的16例患者ACA全部为阳性。结论 部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可能与ACA阳性有关,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明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否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以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否再发梗死,ACA可能有预测价值;另外,ACA可能参与了年龄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8例,常规治疗组48例,综合治疗组5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对观察内容(发作次数、发作时药物用量、ST段压低总和、ST段下降导联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平板运动试验)进行详细统计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曲美他嗪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疾病稳定,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降低突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冠心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胸痛和气促等。研究报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烦躁、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1])。若不良情绪未及时得到缓解,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甚至加重病情,所以临床加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非常关键~([2])。双心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时,不仅对疾病实施生物性治疗,同时在整体护理过程中通过一定行为和言语予以相应心理疏导,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双心护理在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3.13%,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9.38%,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5.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药物十分复杂,临床药学监护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例,对抗心肌缺血治疗、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调脂稳定斑块治疗、合并其他疾病用药时等情况下的药学监护内容进行逐一讨论,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思路,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设计,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护理中行为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行为疗法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心理状况、心绞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应用行为疗法展开护理工作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使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对患者健康给予最大限度维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并分析支架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中并发症及疗效。结果:48例冠心病患者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38~85岁,平均59.5岁,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例。所有支架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导入,手术过程中无支架脱落,手术成功率达100%。术中未发现急性、亚急性血栓和其他血管并发症。术后冠状动脉管腔残余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心绞痛明显得到缓解,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罗开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12-1714
目的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治疗的有效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更好地指导临床尽快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护理组37例。对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22/29),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3%(36/3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特殊护理,可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严防疾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确保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并发症47例,死亡例13例。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随疾病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做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及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时开展全面整体护理的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整体护理。观察在不同护理条件下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TIMI3级为87.9%,血流TIMI2级为12.1%;30 d内发生5例心绞痛;.观察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TIMI3级为93.9%,血流TIMI2级为6.1%;30 d内发生2例心绞痛。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开展全面整体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30 d内主要不良反应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张玉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17-1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本院从2004年3月~2006年9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及全面、系统的吸氧、监护、止痛、心理、饮食等方面护理,并加强康复指导。结果:5例好转出院,死亡7例。结论:通过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全面、系统的护理与监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死亡率。并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进行性恶化的不同形式的心绞痛症候群.其临床及病变复杂,进展快,预后较严重.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发展为AMI,甚至猝死.近年来,低分子肝素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科自1999-02~2003-12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速避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