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患阴道炎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对138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妇科白带染色多项速检、BV试验.结果:1380例检出异常818例,检出率为59.3%;BV阳性率(细菌性阴道炎)占34.3%;滴虫感染率10.8%,BV合并滴虫感染2.1%.检出病原菌主要分布在清洁度Ⅲ-Ⅳ 的标本中.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炎病原体主要为细菌、真菌和阴道滴虫,阴道清洁度异常情况发生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966例妇科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验结果的分析,了解本地区患阴道炎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混合感染的情况,以增强妇女的身体健康。方法:对966例阴道分泌物进行妇科白带染色多项速检、BV试验。结果:966例检出异常636例,检出率为65.8%;BV阳性率(细菌性阴道炎包括加德纳小球杆菌、淋病奈瑟菌及条件致病菌等)占9.8%;真菌感染率30.9%;滴虫感染率23.2%,混合感染2.0%。检出病原菌主要分布在清洁度Ⅲ~Ⅳ的标本中。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炎病原体种类繁多,主要为细菌、真菌和阴道滴虫等,其性质、感染力都有所不同,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值得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了解到到我院妇科住院及看妇科门诊妇女白带病发生率及其各种病原体的分部情况。方法:用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液对白带涂片染色后用显微镜检查。结果:2778例白带涂片检出病原体阳性1937例,阳性率69.7%,未检出任何病原体者841例,占30.3%。在1937例阳性病例中混合感染者712例,占总阳性检出率的36.8%。结论:妇科白带涂片快速染色检查优于传统的盐水涂片法,且方法简便、快速、病原体经染色后形态结构清晰易辩且检出阳性率高,为临床妇科白带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了解女性阴道感染情况.方法:874例白带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湿片法和美兰染色法镜检霉菌,滴虫,线索细胞.结果:对874例患者做白带分析,检出阳性标本631 例,总阳性率72.20%,其中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者有215 例、检出率24.60%,滴虫性阴道炎者有167例、检出率19.10%,线索细胞感染有249例,检出率28.49%,未见异常有243例,占27.77%.结论:白带常规检查能初步、快速筛查致病因子,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发病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966例妇科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验结果的分析,了解本地区患阴道炎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对966例阴道分泌物进行妇科白带染色多项速检、BV试验。结果:966例检出异常636例,检出率为59.3%;BV阳性率(细菌性阴道炎)占34.3%;滴虫感染率10.8%,BV合并滴虫感染2.1%。检出病原菌主要分布在清洁度Ⅲ-Ⅳ的标本中。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炎病原体主要为细菌、真菌和阴道滴虫,阴道清洁度异常情况发生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尿激酶试验(RUT)与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在幽门螺杆菌检测中的阳性率和敏感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治243例有明显的上消化道不适患者.均给予RUT和细菌分离培养试验,并统计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服药史和家族史等情况。结果 243例中.共检测出201例阳性.其中细菌培养检测出130例阳性、RUT检测出185例。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和敏感性对比.分别为53.5%VS76.1%和64.7%VS92.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可先行RUT快速检测.并对结果阴性但依据其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仍怀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细菌培养试验.以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菌耐药性监测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各个科室收集的109050例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血培养标本共32400例,痰标本76650例,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微生物检验。结果:血培养标本中2916例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9%,痰标本中25295例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33%。本研究使用6中药物检验细菌的耐药性,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节西林,头孢他啶,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中青霉素的耐药性最为突出。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用于微生物检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感染情况。方法:对874例白带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湿片法和美兰染色法镜检霉菌、滴虫、线索细胞。结果:对874例患者做白带分析,检出阳性标本631例,总阳性率72.20%,其中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者有215例、检出率24.60%,滴虫性阴道炎者有167例、检出率19.10%,线索细胞感染有249例,检出率28.49%,未见异常有243例,占27.77%,结论:白带常规检查能初步、快速筛查致病因子,酵母样霉菌性阴道炎发病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儿童常见细菌及真菌血流感染中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的价值。方法:选择140例疑诊血流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血液标本后实施血培养法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结果:血培养法检测阳性标本为16份(阳性率为11.43%);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阳性标本为30份(阳性率为21.43%),血培养法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儿童常见细菌及真菌血流感染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在短时间内检测微生物阳性率,且操作简便,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炎五联检检测试剂卡在白带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02例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同时用阴道炎联检卡和盐水法检测。结果阴道炎五联检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在白细胞、乳酸杆菌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判断滴虫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病及细菌性阴道病方面有明显差异。阴道炎五联检不需要特殊仪器,操作简便,结果客观,是白带分泌物检测的理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人群中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对住院病人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19843人次中共检出阳性172例,阳性率0.87%.老年人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阳性率,神经内科患者阳性率较高.结论:老年人群有较高的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穿刺液标本细菌涂片检查阳性率的方法,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检验结果。方法对临床送检的脓性穿刺液标本以普通和差速离心处理2种方法进行涂片检菌,细菌培养按常规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105例脓肿穿刺液常规涂片、差速离心处理后涂片和培养表观一致81例,其中65例为阳性一致,16例为阴性一致;不一致24例。差速离心处理后涂片比常规涂片方法多检出15种细菌,多数为G-杆菌。2种涂片方法只要找到G-杆菌培养都有G-杆菌生长。涂片找到G+球菌培养有13例无G+球菌生长。结论差速离心技术处理脓性穿刺液标本,能明显提高标本涂片检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培养现状,回顾血培养成功和不足的原因,为提高菌血症诊疗水平提供提供参考。方法血培养采用BD公司生产的BACTEC 9120血培养仪和其配套的有氧和厌氧培养瓶成套采集标本,分析培养结果。结果 2010年4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检测1105份成套采集的血培养,仪器报阳性111份,非细菌生长的假阳性6份;11例为有细菌生长但分离的细菌为疑似污染菌;其余94例为确切感染菌。6例无细菌生长中5例为只有有氧培养报阳性,1例为只有厌氧阳性。有氧和厌氧同时阳性43例;只有有氧培养阳性47例,其中有5例为可能污染菌;只有厌氧阳性21例,其中有1例为可能污染菌。专性需氧菌13例,没有分离到厌氧菌。结论血培养的意识急待加强:在相同条件下血液培养次数直接影响雪培养的成功率。血培养增菌培养基中含吸附抗菌药物有利于提高其阳性率。血培养避免假阳性需要对采集者有必要的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尿路感染与尿液污染指标参数采用尿沉渣UF-100检查鉴别的方式。方法:以UF-100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尿液细菌培养对350例尿路感染或有尿路污染表现的女性患者尿液标本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350例尿液标本中,尿沉渣细菌计数阳性43例,阳性率12.29%,阴性307例,阴性率87.71%;干化学分析阳性41例,阳性率11.71%,阴性309例,阴性率88.29%。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UF-100作为筛查女性患者尿路感染与尿路污染指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检验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检查的方法,总结阴道分泌感染及妇科疾病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1317例,取阴道穹隆部分泌物,使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及其配套仪器进行检验。结果:1317例中,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少量或基本无乳酸杆菌者1153例,占87.55%;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者1154例,占87.62%;除少部分混合感染外,主要病原菌依次为细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和滴虫感染。结论:本地区妇科门诊患者阴道菌群失调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病原性以霉菌和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HBsAg检测中强阳性的拖带污染,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分别用英科新创和北京万泰两种酶联试剂对本站无偿献血标本27560人份进行HBsAg检测,初、复检有一边阳性的用试管标本再检,两边同时阳性的和强阳性底下疑为拖带污染的用采血管标本再检.再检均采用同种试剂双孔平行检测.结果:27560人份标本中初、复检阳性的312例.经过再检后有38例阴性274例阳性.结论:通过采血管标本再检来降低假阳性,提高血液检测的准确度,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阴道炎五联检测法病原菌检出率、病原菌分布、阴道清洁度及乳酸杆菌情况,探讨阴道炎五联检测试剂盒在阴道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妇科门诊就诊的1538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80例阴道分泌物样本中乳酸杆菌少或无占86.5%;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占87.6%,共检出病原菌10138例,阳性检出率为65.9%,各种阴道炎的构成比中细菌性阴道病(BV)占48.9%,念珠菌性阴道炎占16.5%,滴虫性阴道炎占5.1%,混合感染占29.5%。结论:本地区妇科门诊就诊患者阴道菌群失调严重,病原体以细菌和念珠菌为主,混合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王永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14+11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MI组(68例)、心绞痛组(41例)、健康对照组(40例)3个组,分别测定3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68例患者中有64例cTnT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4.1%。心绞痛组41例患者中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5.0%。健康对照组无1例阳性。AMI组与心绞痛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cTnT、CK-MB和CK,68例AMI患者中,cTnT阳性51例,阳性率75.0%;CK-MB阳性30例,阳性率44.1%;CK阳性32例,阳性率47.0%。在41例CHF中,cTnT阳性4例,阳性率9.8%;CK-MB未检出阳性;CK阳性2例,阳性率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实验室检验特点。方法: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1例,搜集其临床检查资料,并与同期200例小儿细菌性肺炎做一对比,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20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127例阳性,74例阴性,阳性率为63.0%;细菌性肺炎患者11例阳性,189例阴性,阳性率为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凝集试验显示观察组患儿阳性116例,阴性85例,阳性率为57.7%,对照组患儿阳性79例,阴性121例,阳性率为39.5%(P<0.05);实验室检查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沉和CRP处于正常范围,而对照组患儿两项指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中天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MP-IgM阳性率、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以及血清酶显著升高,据此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A12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雅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9):1944-1944,1951
目的 :探讨血清CA12 5检测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将 3 0 7例患者分为良性疾病组 (174例 )和恶性肿瘤组 (13 3例 )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A 12 5。结果 :3 0 7例中有 13 0例 >3 5U/mL阳性阈值 ,阳性率为 42 .3 %。其中良性疾病组阳性 5 7例 ,阳性率为 3 2 .7% ;恶性肿瘤组阳性 73例 ,阳性率为 5 4.8%。其中以卵巢癌、肺癌和子宫癌为最高 ,阳性率分别为 93 .3 % ,76.9%和 75 .0 %。结论 :血清CA12 5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最有价值 ,其次是肺癌和子宫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