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配对盒基因9(Pax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5例NSCLC患者血清中Pax9的浓度,以42例肺良性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患者和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并分析Pax9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血清中Pax9的浓度[(144.6±87.4)ng/ml]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94.8±44.4)ng/ml]和健康者[(103.3±5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x9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及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但与肿瘤病理分型、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另外,Kaplan-Meier分析显示,Pax9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TNM分期、淋巴转移和Pax9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Pax9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检测其血清含量对NSCL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在血清中的过高表达有可能作为肺癌不良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太子参化学成分研究(Ⅰ)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石竹科植物[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但至今对其化学成分未见详细的报道。为闸明该药的有效成分,作者对太子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仅就太子参中的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试图从理论上解释其功效并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牛磺酸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胎盘组织内发育相关基因Pax3与Cx43的表达情况,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30例每天给予口服牛磺酸12.0g,观察给药前后的空腹血糖、巨大儿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病率;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了胎盘组织内Pax3及Cx43的表达情况,并与30例未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治疗3周后空腹血糖明显下降,低于治疗前(P&;lt;0.05),巨大儿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病率均明显低于未治组(P&;lt;0.01);2例死亡围产儿Pax3表达下降(mRNAP&;lt;0.01,蛋白P&;lt;0.05),Cx43的表达升高(mRNAP&;lt;0.01,蛋白P&;lt;0.05)。结论:牛磺酸可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并可能通过影响Pax3及Cx43基因的表达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中Pax6在上皮鳞状化生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我院眼科25例翼状胬肉标本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5例健康眼结膜标本为对照组,对两组眼结膜标本中Pax6、K19、K10及MUC5AC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Pax6、K19、MUC5AC阳性表达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K10阳性表达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Pax6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促进翼状胬肉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相似文献   

5.
太子参化学成分的研究(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太子参[Pseudo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Hoffm)]中分离出一种新化合物,用IR,FAB-MS,~1H-~1H COSY,~(13)C-1H COSY光谱以及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O-β-D-葡萄糖醛酸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棉根皂甙元-28-O-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876靶向Pax6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RT-qPCR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876和Pax6的表达水平,分析miR-876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检测胃上皮细胞GES-1以及胃癌细胞MGC-803、BGC-823、SGC-7901中miR-876的表达水平。将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miR-876 mimic组、mimic-NC组和miR-876 mimic+pcDNA-3.1-Pax6组,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miR-876以及Pax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876与Pax6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miR-876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t=13.962, P<0.05),而Pax6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t=23.368, 13.757; P<0.05),且两者呈负相关(r=-0.434, P<0.05)。miR-876低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χ2=12.000, P<0.05)和淋巴结转移(χ2=15.705, P<0.05)有关。细胞实验发现,miR-876在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SGC-7901中均低表达(P<0.05);转染miR-876 mimic后,miR-87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能力减弱,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miR-876能够靶向结合Pax6。与mimic-NC组比,miR-876 mimic组Pax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miR-876 mimic组比,miR-876 mimic+pcDNA-3.1-Pax6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miR-876靶向Pax6可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正>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石竹科异叶假繁缕[Pseudotelle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关于它的挥发性成分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我们在研究太子参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基础上,现利用IR光谱法及气质联用(GC-MS)法从太子参的挥发油中分析鉴定了12个化合物,现简报如下。1 实验部分1.1 材料与挥发油的制备1.1.1 实验药材系购于沈阳市药材仓库、原产地为江苏省徐州地区,经品种鉴定. 1.1.2 挥发油的提取与制备取生药100g(20目),加入500ml水,浸泡4h,用中国药典附录记载的挥发油测定器(采用乙醚代替二甲苯)做吸收溶剂,乙醚用量为5ml/次,回流提取6h,重复投料5次,合并醚提取液,回收溶媒收得总挥发油(含有乙醚微量)共6.2ml(总油),总油放冰箱(零上5℃左右),五天析出微量结晶(A)共15mg.总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鉴定,结晶(A)作IR光谱  相似文献   

8.
海藻糖在气管低温保存中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海藻糖在气管低温保存中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新鲜配制4组保存液,其中:Ⅰ组LPD;Ⅱ组LPD 10%DMSO;Ⅲ组LPD 0.15M海藻糖;Ⅳ组LPD 10%DMSO 0.15M海藻糖。切取SD大鼠气管后立即分别放入含上述4种溶液的冻存管,在程序降温仪降至-80℃后投入液氮中保存。20d后对气管标本进行HE染色和Bcl-2、Pax蛋白检测(免疫组化),并将其异位移植到Wistar大鼠腹腔,15d后取出移植气管,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4种保存液低温保存气管20d后,Ⅲ组和Ⅳ组气管结构完整,软骨细胞Pax蛋白表达较低,尤其Ⅳ组保存效果最好,同种异体异位移植后生长良好。各组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区别。结论在气管低温保存中海藻糖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软骨细胞的保护实现的,抑制软骨细胞Pax基因的表达是其中的保护机制之一。海藻糖和DMSO合用保护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大鼠成肌细胞L6GNR4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L6GNR4细胞培养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 EM高糖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基中添加10 nM雌激素17β雌二醇和/或50 nM雌激素竞争性拮抗剂Tamoxifen。应用细胞划痕试验在药物处理后0、12、24 h观察17β雌二醇对成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在药物处理24 h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表达。同时还检测了成肌细胞迁移相关关键基因(Pax3、Fhl1以及Fhl1相互作用蛋白Actg1、Myh10)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7β-雌二醇在划痕24 h时可以明显抑制L6GNR4的细胞迁移。17β-雌二醇能够明显抑制ERβ的表达,而雌激素竞争性拮抗剂Tamoxifen能够部分逆转17β-雌二醇对ERβ的抑制作用。17β-雌二醇能够明显抑制成肌细胞迁移相关的关键因子Pax3、Fhl1以及Fhl1相互作用蛋白Myh10的表达,而雌激素竞争性拮抗剂Tamoxifen能够逆转或部分逆转17β-雌二醇对Pax3、Fhl1和Myh10的转录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雌激素对L6GNR4细胞中Actg1的表达改变不明显。结论雌激素17β-雌二醇通过ERβ转录抑制Pax3、Fhl1以及Fhl1的相互作用蛋白Myh10的表达,发挥其抑制大鼠成肌细胞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子参栽培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孩儿参(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et Hoffm.的栽培技术,包括自然分布、植株和生长特点、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地初加工及储藏等方面,为太子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Bax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凯俊  陈传生 《江苏医药》2005,31(9):703-704
中晚期宫颈癌以放射治疗为主。在放射肿瘤领域,细胞凋亡被认为是重要预测因素之一,笔旨在探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Pax在宫颈癌放疗前后的变化,评价作为放射治疗宫颈癌的预测因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C)组、I-R对照(B)组和z-VAD-fmk治疗(A)组,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I-R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Pax蛋白表达,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害程度.结果 B组和A组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B组;与B组比较,A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Bax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Caspase抑制剂可抑制I-R后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分化能力,近年来发现其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且经不同因素诱导,可以分化为特殊的神经元表型,如多巴胺能神经元、5-HT敏感神经元等。其分化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通过独立的调节机制控制,且受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数量调控,其中Sox、Pax、Notch等基因在其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RB/PBO基因更为重要,而RB基因则触发胆碱能神经分化。外源性因素如cAMP浓度等也有一定的影响。骨髓基质干细胞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因其具有取材容易,分离、培养、扩增方法成熟,且不存在伦理学和免疫排斥问题,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性表现在于结肠上皮表浅广泛的缺失和固有层的炎症改变。关于溃疡性结肠炎上皮层破坏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认为可能与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均有关。胞细凋亡是为了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而由一系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Bcl-2(B cell leukemia/lymphoma-2)和Pax(Bcl-2-associated Xproteingene)均为凋亡相关基因。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e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了解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人畸胎瘤细胞株PA-1的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体外培养PA-1细胞的分化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A-1细胞多能性基因Nanog、Oct4和Sox2的表达情况。通过悬滴培养法使PA-1细胞形成拟胚体,用RT-PCR法检测拟胚体分化的三胚层特异性基因的表达。通过SCID小鼠体内成瘤实验,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鉴定PA-1细胞体内接种后三胚层组织的分化。结果体外贴壁培养PA-1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深紫色,PA-1细胞能表达多能性基因Nanog,Oct4和Sox2。悬滴培养PA-1细胞可形成拟胚体(EB),且能够表达三胚层特异性基因(内胚层:Sox17,AFP;中胚层:C-actin,Brachyury;外胚层:Sox1,Pax6)。PA-1细胞接种至SCID小鼠皮下可以形成畸胎瘤,HE染色可见神经外胚层组织,免疫组化可见三胚层细胞表面标志抗原:GFAP(外胚层)、Vimentin(中胚层)及Desmin(内胚层)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PA-1细胞在贴壁培养过程中能够保持未分化/低分化状态,并表达多能性基因; PA-1细胞在体内及体外分化实验中均能分化出三胚层的细胞或组织;证明PA-1细胞具有一定的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糖尿病大鼠脑卒中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M+Sham)、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DM+MCAO/R)、依达拉奉组(6 mg·kg~(-1),ED)、丹参多酚酸治疗组(5.25、10.5、21 mg·kg~(-1),SLI),每组13只。缺血/再灌注3 h后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30 min后,分别用TTC染色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结果给药14 d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筛选出67个差异基因,其中41个上调,26个下调;丹参多酚酸(21 mg·kg~(-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基因有59个,其中45个上调,14个下调,由聚类分析可得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恢复期有多种基因如Ly6i、Pax7、Irx2发现明显变化,通路分析发现,主要涉及凝血止血、炎症、氧化应激、物质代谢、神经血管新生及信号传导等。结论丹参多酚酸治疗糖尿病脑卒中主要通过干预凝血止血、炎症、氧化应激、物质代谢、神经血管新生及信号传导等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价值。方法记录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PAF者(A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分别测定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与4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者(B组)比较。统计Pd≥40ms、Pax≥120ms以及Pd≥40ms+Pmax≥120ms阳性例数,计算PAF的灵敏性、特异性。结果Pmax:A组(125.84±17.7)ms显著高于B组(109.4±13.1)ms(P〈0.05);Pd:A组(47.7±13.1)ms显著高于B组(31.4±11.6)ms(P〈0.05);Pmin、In、LAD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max、Pd、LAD是PAF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是PAF的独立预测因子。Pmax≥12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2.5%;Pd≥4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85%;Pmax〉100ms+Pd≥40ms的敏感性为78.1%,特异性为87.5%。结论Pd是原发性高血压伴PAF的独立预测因子,与Pmax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糖蛋白过表达对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细胞和大鼠胰岛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 构建INS-1细胞(Ad-abcb1b腺病毒感染)和SD大鼠(Ins2-abcb1b随机插入)P-糖蛋白过表达模型。以阴性对照病毒 和野生型SD大鼠为对照组,P-糖蛋白过表达组和转基因SD大鼠为实验组,萃取细胞和胰岛总RNA,定量PCR分别 检测INS-1细胞和胰岛组织Abcb1b、Pdx1、Ins1、Ins2、Mafa、Mafb、Ngn3、Nkx6.1、Nkx2.2、Neurod1、Pax6等基因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糖蛋白过表达后,INS-1细胞Ngn3、Mafb转录水平升高(P<0.05),Mafa转录水平降低(P< 0.001),其余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野生型和转基因大鼠胰岛组织中,各基因转录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P-糖蛋白过表达可能使INS-1细胞去分化,而对胰岛β细胞的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清热合剂对腺病毒Ⅲ型(adv3)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双黄连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清热合剂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咽喉癌上皮细胞(HEP-2)中对adv3的抑制作用。结果在VERO细胞中,清热合剂半数中毒浓度(TD50)为31.62mg·mL-1,抗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0.45mg·mL-1,治疗指数(TI)为70.27;在HEP-2细胞中,TD50为32.10mg·mL-1,抗adv3的IC50为0.52mg·mL-1,TI为61.73。清热合剂对adv3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结论清热合剂在VERO和HEP-2细胞中对adv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癌性胸腹水对9种常用抗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癌症晚期合并胸腹水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提取41例患者癌性胸水和14例患者癌性腹水中的肿瘤细胞,采用新型四氮唑盐比色(MTS)法检测癌性胸水对多西他赛(DOC)、氟尿嘧啶(5-FU)、博来霉素(BLM)、顺铂(CDDP)、长春瑞滨(NVB)、奈达铂(NDP)、吉西他滨(GEM)、培美曲塞(MTA)和癌性腹水对DOC、5-FU、BLM、CDDP、NVB、NDP、GEM、奥沙利铂(L-OHP)的敏感性,以及8种抗癌药物对41例癌性胸水中3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水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与抗癌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为1×PPC(血浆峰值浓度)时,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癌性胸水:NDP>CDDP>NVB>GEM>5-FU>MTA>DOC>BLM,癌性腹水:NDP>L-OHP>CDDP>NVB=GEM>5-FU>BLM>DOC;5×PPC时,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癌性胸水:NDP=CDDP>GEM>NVB>5-FU>DOC>MTA>BLM,癌性腹水:NDP=CDDP>L-OHP>NVB>GEM>5-FU>BLM>DOC。8种抗癌药物对NSCLC胸水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对于癌症晚期合并胸腹水患者的化疗方案可首选铂类化合物,其次为NVB和GEM;给药剂量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