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晓媛 《贵州医药》2002,26(10):956-956
近年来 ,随着鼻外科新技术的发展 ,光导纤维内窥镜鼻窦手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在我科开展。由于该手术视野清晰、损伤小、合并症较少、病变清除彻底 ,大大提高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愈率。为适应新技术的开展 ,我们的护理工作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我院在 1 997年至 2 0 0 1年共收治了 2 5 6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患者中 ,术后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顺利出院。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5 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 ,男 1 68例 ,女 88例 ,年龄 1 1~ 67岁 ,平均 3 9岁。病史在 1 1个月至 42年 ,平均 2 1年 ,临床症状多以鼻塞、头痛…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在治疗非肿瘤性鼻及鼻窦疾病方面取得了比传统手术更好的治疗效果,它不仅切除了病灶,而且又保存、改善了鼻腔及鼻窦的功能,还具有安全、创伤小、面部无切口、病变易观察、手术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鼻外科,使鼻外科的临床治疗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我科自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共施行功能性耳窦内窥镜手术36例,均获成功。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南平市第一医院五官针郑秋萍,叶柒英近几年来,鼻窦内窥镜手术已在各医院逐渐开展。鼻内窥镜以其明亮的光源,可以清晰观察鼻内结构、病变,使诊断、治疗更加准确,创伤面更小,而使传统的鼻窦手术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但由于各人解剖差...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窦镜鼻手术(ESS)最近10多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是一项微创手术,其优点是创伤性小、安全性大、视角广阔,可彻底清除窦内隐蔽部分的病变,加上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从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使鼻粘膜纤毛和腺体的功能得以恢复。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我科2003年1月~2006年2月共施行ESS术35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FESS)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为前提,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以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手术。我科于2000~2004年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68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鼻内窥镜行鼻窦手术是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楚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等优点.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共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术20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1997年底引进美国史赛克鼻窦内窥镜及全自动电动手术切割器(Hummier-2)以来,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60例(120侧),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24-225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简称FES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鼻窦的通畅和引流,使鼻腔、鼻窦的病变的彻底治愈成为可能,术后复发率低。此类手术的开展不仅需医生有娴熟的技术,而且需要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后的严密观察护理,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4年3月至  相似文献   

9.
林云兰  庄丽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81-2381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见病。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鼻内窥镜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手术后并发症少.但仅依赖手术而不注重鼻腔冲洗的护理,不能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大多数患者对此认知不足,以致出院后不能进行规范护理.引起术腔粘连,甚至复发。通过对560例手术患者施行鼻腔冲洗及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馨 《中国实用医药》2008,3(7):125-125
近年来,鼻内窥镜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我院从1999年以来,利用鼻内窥镜相继开展了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窦囊肿等手术,配合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就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鼻窦炎常表现为头痛、畏寒、发热、鼻腔流脓涕、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儿童患急性鼻窦炎时,可伴有高热,并会发生抽搐、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未经正规治疗经常会转变成慢性鼻窦炎,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目前大部分慢性鼻窦炎都可以得到彻底的治疗,其中经过手术治疗特别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鼻窦患者都能得到很好的康复,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我们为18例鼻窦炎施行了内窥镜手术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新方法,具有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它把以往根治性或者破坏性手术改为功能性手术,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简述如下。1术前准备护理1·1熟悉解剖关系、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制定有预见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愈鼻窦炎,并依靠鼻腔和鼻窦自身功能的恢复去抵御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以防止病变的复发。此手术具损伤小、观察准确、操作精细、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01年2月—2003年12月,已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万美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3014-30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严重,近年来鼻窦炎、鼻息肉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治疗比较困难,其主要特点在于病变常常复发,不易彻底治愈,随着鼻内窥镜技术开展,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最重要的手术。我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开展了功能性窥镜鼻窦手术5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11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随机分两组,内窥镜组56例,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55例采取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方法。随访6个月,比较疗效和复发率。结果:内窥镜组治愈40例,好转14例,无效2例,复发3例。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复发11例。两种方法比较,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好转率(P〉0.5)、无效率(P〈0.03)、复发率(P〈0.04)。结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低,疗效优于传统的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完成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93例 ,82例获得随访 ,现初步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82例中 ,男50例 ,女32例。年龄15~72岁 ,平均28岁。以海口鼻科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1]。I型1期7例、2期11例、3期5例 ,Ⅱ型1期15例、2期32例、3期8例 ,Ⅲ型4例。全部患者术前常规行鼻窦平片及冠状位CT扫描 ,部分行纤维鼻咽镜检 ,术前常规滴用1 %麻呋液3天。应用国产鼻窦内窥镜 (杭州桐庐产 )。手术应用Messerklinger技术 ,按病变的范围或部位分别选择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内窥镜下252例鼻窦内窥镜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阐明护士熟练掌握鼻部病变患者的发病过程以及鼻窦内窥镜手术的适应证。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的健康指导,减轻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恐惧感,使手术顺利进行,疾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技术促进了鼻科诸多疾病的诊治水平有了飞跃发展,已成为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最有效手段,其一次手术治愈率可达90%左右[1、2].但钩突的切除使全部窦腔暴露于气流直接冲击之下,可能成为10%左右的患者不能完全治愈,以及随着时间推移其复发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之一[3].我们自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对收治的8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保留或重塑钩突,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徐克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50-1151
我院近5年来,开展功能性鼻窦显微手术治疗,现将资料完整、有追踪记录的268例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所收治的198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评估、生命体征的评估、术后出血及疼痛观察与处理、协助医生将摄像系统调整到最佳状态等。结果198例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了手术疗效,降低了术后复发率、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患者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而手术室护士的术前心理评估、生命体征的评估、术后出血及疼痛观察与处理、协助医生将摄像系统调整到最佳状态等护理显得同样重要,也避免了患者南于紧张和全身合并症带来的潜在危险,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