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近年来,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护理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正深深地渗入到护理工作者的心中。我院产科自2005年以来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产科的特点,深入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ICU开展人性化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斌  何振扬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868-1869
现代医院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服务经营、文化经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再适应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le)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他主张人体是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疾病的形成是复杂的、由多因素决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也需要立体的综合措施。推行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和方式,也是医学模式转变后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我科于2003年开始大力推行人性化护理,充分地展现了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不断扩大护理范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孟新云  王春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35-223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医院已实现病房宾馆化.设备现代化,监控自动化,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护理模式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从医疗护理-心理护理-服务护理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而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人性化护理.其中心内容是人性化服务护理。实施南丁格尔倡导的“要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这就要求护士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知识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提倡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优良的舒适环境,以及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在新形式下,供应室的工作和管理,就势必在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指导下,放弃过去传统的简单消毒的旧观念,从患者的需要做起,主动积极减轻科室负担,走出科室,承担起更多的工作,以此减轻和消除非护理专业和非技术性工作给临床带来的重负,让他们集中精力为患者服务,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因此,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供应室,必须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而服务理念作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转变已成为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由单纯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需求增加,人性化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护理人员只有具备全新的服务理念、较高的自身素质、丰富的人文关怀,才能胜任工作需要.人性化护理管理正是适应这一形势,对护士长提出的新要求.护士长对护理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贺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627-3628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的人性化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医院作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场所,理应是最有人情、最尊重人的地方.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更加密切,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研究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不断转变服务观念,拓展医疗服务领域,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努力做到医疗服务人性化,是每位医务人员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人性化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2043-204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而是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整体关注患者。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我们的护理品牌。2005年以来,我院将人性化服务融人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在倡导和谐社会、和谐人文关怀的今天,现代化的医院服务,应该是结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向高质量、人性化方向发展。即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诊疗为基础的人性化服务模式,从而更利于疾病康复。在2005年6月随着我院新的门急诊大楼的启用,开始在门诊开展人性化服务,受到了患者的好评,为医院带来了双赢。  相似文献   

9.
朱传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58-359
目的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新型医学模式的核心。人性化服务不仅是一种服务理念,也是一种服务规范。方法开展人性化服务,是医院在给患者治疗护理的同时,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文明用语,加强护患沟通,营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结论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高血压病病人提供身心两方面的优质服务。方法人性化的服务行为、人性化的服务流程、人性化的服务语言、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人性化的服务品牌(以下简称:"5S")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病病人实施个性化服务。结果"5S"护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结论护理工作实现"五到位",病人和家属满意,医院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服务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梅  李英婷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52-1752
为进一步转变护理服务观念,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在护理服务全过程中,我院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了人性化服务模式,即人性化服务语言、人性化服务行为、人性化服务环境、人性化服务流程、人性化服务品牌,在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医院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工作的职责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相应的人性化护理理念也正逐渐在工作中被应用。为此笔者所在医院自2002—02开始.开展并推广了人性化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就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护理概念。下面就从患者满意度的角度就笔者所在医院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3.
整体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现代护理学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现代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核心,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人性化护理正在护理工作推广应用。2003年,本院开展并推广了人性化护理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文玉兰  徐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373-2374
患者满意度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直接体验和亲身体会[J].我们对2008年10月~2009年3月住院的488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听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为人性化服务是医学模式转化的需要,是医院发展的需要,充满人性、人情味的服务,可以赢得患者的良好口碑,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杨莉琴  杨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82-3183
社会在进步,医学模式在转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对服务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性化服务是近年来医院管理中一种服务模式.如何让病人从入院就感受到护士温馨的服务,我科在不断的摸索.改进护理工作中,将病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规范了入院流程,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眼科门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眼科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遵医行为、门诊环境质量、人文关怀质量;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状况;纠纷发生率。结果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组眼科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 <0.05;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组遵医行为、门诊环境质量、人文关怀质量优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 <0.05;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状况相近,P> 0.05;护理后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组负性情绪状况优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 <0.05。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组纠纷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遵医行为,减少纠纷,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冉秀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717-2718
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框架为护理程序及给予人性化与规范化的运用[1].随着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医学模式以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转变心[2].笔者在普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已深入护士的内心,融入到了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服务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及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新、个体化、整体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1];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且舒适的状态。让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不再是机械  相似文献   

19.
常琴  许晓菲 《哈尔滨医药》2009,29(5):109-109
门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为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们将“人性化服务”引入到门诊服务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毕生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人性化服务”是一种创新性的、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服务模式,其目的是使顾客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服务”更注意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下面就将我们如何将人性化服务进一步深入实际并有效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必须从"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转变.实施人性化服务,给患者人性化的帮助,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医院发展的主旋律,我科在儿科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