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4~1995年全球流感流行情况与毒株变异(综述)黄鹏伟,杨式芹,综述陈亢川审校一、全球流感流行概况1994~1995年流感流行以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其中H3N2流感病毒传播更广,流行时间更长,成为许多国家的流行型,然而在...  相似文献   

2.
两起甲3型流行性感冒爆发中病毒抗原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在同一地区内同期发生的2起流行性感冒(流感)爆发中的病毒是否为同一性状以及病毒间抗原性的差异.方法从狗肾传代细胞(MDCK)分离的流感毒株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后,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后的产物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2起爆发所分离的病毒经血清学鉴定均为甲3型流感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发现,引起2起爆发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抗原间有较大的差异.两者因10个核苷酸序列有差异而造成5个氨基酸被替换,其中3个发生在重要的抗原位点上,同源性98.5%.显示引起2起爆发的流感病毒并非来自同一毒株.其中1起爆发的毒株与2003年曾在宁波市流行的甲3型流感毒株同源性相接近,似是原先流行的毒株引起的爆发.而另1起爆发的毒株则与2003年流行的毒株同源性相差较远,并与当地后来流行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同源性更近,显然这是一起由流感病毒抗原性发生变异后的毒株引起的爆发.结论在同一地区同期流行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毒株并不一定为同一性状,抗原发生变异后的流感病毒可引起爆发,原先流行的毒株只要还有易感人群仍可造成爆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006年河北省流感爆发中分离的乙型流感毒株HA抗原性和基因特性,阐明HA基因的变异与流感爆发的关系。方法用MDCK细胞分离培养流感病毒,提取病毒核糖核酸,采用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软件作分析处理。结果2006年在河北省流感爆发中分离的乙型流感病毒属Victoria系,与最近的代表株B/HongKong/330/2001相比已发生较大变异,核苷酸同源性仅为96.4%~96.8%,在抗原决定簇上有6~7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替换,与流感监测中分离的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HA1区改变一致。结论2006年河北省流感爆发与常规监测中分离到的乙型流感病毒HA1抗原性改变一致,是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一个新变种,在HA1区域发生的变异是乙型流感爆发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这一呼吸道常见病,因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仅1998年11月至1999年2月,非洲、亚洲、欧洲和北美爆发A型和B型流感流行[1],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因H3N2型流感流行,就造成人类精神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在上海市,由于加强了流感疫苗在高危人群的接种和流感预防知识的普及,A型流感并未形成流行。相反,B型流感以局部流行或散在爆发不时引起我们的关注。随着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在流行病学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有效的流感监测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北省2004~2008年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抗原性的变异及种系分布。方法采用狗肾传代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经血清学鉴定后提取病毒核糖核酸,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后,进行乙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重链(Heamagglutiningl HA1)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2004年10月~2008年3月,共分离到乙型流感病毒131株,其中48株为维多利亚(Victoria)系,83株为山形(Yamagata)系。2004~2005年流行期为Yamagata系毒株,2005~2006年流行期为Victoria系毒株,2006~2008年2个流行期都有Yamagata和Victoria系的毒株出现。HA2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两个系列的毒株都有小的变异,但Yamagata系毒株变异更明显。2008年分离到的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与2005年毒株相比已经有8个氨基酸被替代,同源性只有97.4%~98.0%。结论2004~2008年Victori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未发生明显的变异,但Yamagata系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发生变异,使抗原性发生漂移,是2007~2008年流行期引起乙型流感爆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流型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种.甲型及亚型A、B等易引发大流行。流感病毒极易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毒株缺乏免疫力,如不及时控制,易引起爆发、流行。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婴儿易合并肺炎。2002年11月,杭州地区发生B型流感大流行,笔者随机选取21例可疑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7.
广东地区流感流行、爆发和分子变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黄平 《疾病控制杂志》2004,8(2):144-147
广东地区在中国乃至全球流感大流行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总结近年广东地区流感流行、爆发和分子变异的资料,归纳出本地区的流感流行特征,揭示了流感爆发和变异的部分规律,为预报流感爆发和预防控制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一起甲1亚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爆发流行株的病原学特性.方法 将流行株与当地同期流行的流感毒株进行比较,并对爆发的代表株进行血凝素基因片段(HA1)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抗原变异情况.结果 除本起爆发为甲1亚型,另1起为甲1与甲3亚型的病毒偶合外,同期的其它几起爆发均为甲3亚型病毒引起.对从甲1亚型爆发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此次爆发的毒株与当地2002年前流行过的毒株相似,仅为3个氨基酸的差异,同源性为99.1%.结论 此次爆发的甲1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2002年前的流行株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异,流行强度也只局限于局部爆发.  相似文献   

9.
广东地区1998~2001年流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根据广东地区流感疫情和监测资料进行流感流行分析。结果 1998-2001年流感流行高峰在每年3-7月,1998-2000年流行优势毒株为H3N2毒株;2001年春季和夏季,B型流感和H1N1亚型流感先后在广东地区发生小流行。1998年和1999年分别从9例和1例流感患者鼻咽拭予中分离到H9N2流感毒株。结论 广东地区2002年将不会发生流感大规模流行;应加强流感监测,及时发现流感病毒新变异出现;指导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2006年春季江苏省一起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和毒株的变异情况。方法对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病原体,采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用血凝抑制实验对病毒株分型鉴定,对该起疫情的流感毒株进行种系发生分析,并与同一时间的其他地区乙型流感毒株的HAl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此起疫情发病人数为357人,发病率为13.2%,23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16份毒株,病原为B型Victoria株型流感病毒。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证明了它们的HAl基因不同于B/HongKong/330/2001和B/zhejiang/2/2001病毒。结论 2006年春季江苏省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维多利亚毒株系已发生变异,因此加强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对于防止流感疫情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0月~1998年3月,从北京青年中分离到6株H1N1流感亚型毒株,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确认。将6株中的5株与1994~1997年3株(H1N1)国家代表株作血凝抑制交叉试验,5株的抗原性明显不同于A/桂防/10/94,抗原比均≥2。5株中的4株抗原性明显不同于A/京防/25/96;5株中的2株抗原性明显不同于A/京防/53/97。将6株H1N1流行株送日本WHO流感协作中心作多株H1N1毒株抗原性初步分析,6株抗原性既不同于A/日本山形/120/86和A/日本山形/32/89,也不同于国际代表株德国的A/拜恩州/07/95和南非的A/约翰内斯堡/82/96。表明H1N1流感亚型毒株自1994年以来抗原变异较大,需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近两年乙型流感病毒暴发疫情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昕  罗云  张斌  董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0):1773-1774
目的:了解近两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的病毒分离情况和病毒抗原性的变异情况及种系分布。方法:采用鸡胚、狗肾传代细胞(MDCK)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经血清学鉴定后提取病毒RNA,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基因后进行乙型流感病毒的NS1基因序列测定。结果:2006年1月~2007年4月由爆发疫情共分离到乙型流感病毒55株,血清学鉴定结果除1株为Victoria系毒株以外,其余54株均为Yamagata种系。在时间的分布上2006年全部为Yamagata,而2007年为Victoria系毒株出现。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两个系列的毒株都有一些小的变异,但Yamagata系的毒株变异更明显些。结论:近两年内蒙古自治区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已发生抗原漂移,因此加强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对于防止流感疫情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98年2月中下旬至1998年5月上旬,四川省发生了一次较大范围的流感爆发流行,此次疫情来势猛,蔓延迅速,波及面广,为我省近十年来少见。本文报道此次爆发疫情的流行特征,相关病原以及抗原性变异情况,进一步阐述甲3亚型流感毒株在我省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我省流感的预测和预防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全省流感爆发点疫情报告及现场个案调查。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各爆发点急性期患者咽拭子及含漱液214人份,急送省站经双抗处理后放-70℃低温冰箱待检。同时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236人份,分离血清后放-20℃待检。…  相似文献   

14.
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89,自引:6,他引:8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1~2003年全国流感监测网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爆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3年,中国北方地区流感流行高峰为12月或次年1月,南方地区则为4、5、7、8月和11、12月。北方、南方地区ILI就诊百分比基线值分别为13.68%、13.08%。ILI的年龄构成与流感流行季节类型有关。流感爆发疫情以5月份最多(32%),一般在6月前后流感疫情毒株类型发生改变。结论 中国南、北方流感流行特征有所不同。南方地区可能存在春季流行高峰,尚需进一步监测和分析。南方地区4~6月期间流感爆发的毒株类型变化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4—2020年宁夏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 Haemagglutimin,HA)基因变异情况,为宁夏的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2020年宁夏分离的30株H3N2流感毒株,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HA片段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与疫苗株A/Texas/50/2012比较,宁夏H3N2流感毒株抗原表位在A区、B区和C区均有氨基酸变异,D区和E区抗原位点相对保守,未监测到变异。所有毒株在A区R142G/K、N145S,B区F159S/Y、P198P/S及C区N278K均发生变异。所有毒株受体结合位点左壁发生N225D变异,2016年和2017年部分毒株前壁发生T131K变异,2019—2020年宁夏流感毒株前壁发生T135K和S137F变异,底壁发生W153F变异,其他位点未发生变异。糖基化位点变异多发生于A区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左壁、前壁及底壁。半胱氨酸相关位点均未发现氨基酸替换和插入。与分支带代表株比较,2014年、2015年及2016年部分毒株位于3C.3a分支,2016年部分毒株和2017年毒株位于3C.2a1分支,2019年和2020年毒株位于3C.2alb分支。结论 宁夏H3N2流感病毒HA蛋白重要氨基酸位点的变异表现出遗传多态性,在基因进化上呈现多分枝进化的特点,在抗原特异性、毒力和感染性上有可能已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上海预防医学》2009,(6):256-256
2009年3月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造成人员伤亡。研究发现,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可以在人间传播。甲型H1N1流感是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潜伏期1~7天,通常是1—4天。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期间北京市儿童甲型H3N2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和耐药性位点情况。方法:采集儿童流感样病例标本,分离与鉴定流感病毒。选取14株甲型H3N2流感毒株进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扩增和序列测定。并对NA的基因变异、进化特点和耐药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64株甲型H3N2毒株。序列分析发现2010年-2011年毒株NA抗原决定簇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NA基因进化为不同的两支。毒株NA耐药性位点无变异。结论:北京市2010年-2011年儿童甲型H3N2流感毒株NA基因呈现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基因特性有明显改变,尚未有耐药位点变异。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湖南省疑似流感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湖南省流感暴发流行及毒株变异情况。方法 对疑似流感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  2 0 0 3年湖南省报告疑似流感暴发疫情 35起 ,波及 11个市 (州 )、2 8个县 (市、区 ) ,报告流感样病例 36 77例 ,平均罹患率为 10 95 % ;采集其中流感样病例标本 192份 ,分离出流感病毒 37株 ,病毒阳性分离率为 19 2 7% ;分离的毒株中 ,A(H3N2 )亚型 34株 ,B型 3株。结论 湖南省局部地区存在流感的暴发流行 ,流行优势毒株为A(H3N2 )亚型 ,未发现流行毒株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宁波流感监测网分离到的甲1型流感毒株耐烷胺类药物的突变情况,了解其HA1基因片段的变异状况。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M2和HA1基因片段并测序,将结果与GenBank中代表毒株核苷酸进行比较,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结果:14株甲1型流感毒株中有10株发生了耐药突变,且都发生在第31位氨基酸上;与疫苗株A/New Caledon ia/20/99相比,02年宁波毒株HA1基因同源性片段为99.1%,05年同源性为97.1%~98.3%,06年同源性为97.2%~96.3%。结论:宁波甲1型流感毒株已经发生了较高的耐烷胺类药物突变,同时抗原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健康月刊》2005,(12):18-18
注射流感疫苗可减少流感发病,但由于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有时疫苗的作用并不理想。流感病毒在同一亚犁内发生较小的变异时,根据旧毒株制备的疫苗尚有一定的免疫作用,但如果出现较大的变异,出现新的亚型,则旧毒株疫苗无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