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基本有章可循。但暴发性胰腺炎(FAP)治疗无章可循,而SAP患者中约25%为FAP,FAP并发腹腔室膈综合征(ACS)时其病死率可高达60%,我们联合腹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并检测腹腔内压、多次短时血滤(SVVH)、呼吸机支持呼吸和胃肠道中药清洗对FAP时的ACS进行了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FAP 25例,其中FAP并发ACS 18例.回顾性比较了该18例患者早期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18例FAP并发ACS患者中,7例接受非手术治疗,死亡率42.9%;早期手术治疗11例,死亡率27.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FAP并发ACS患者及时充分腹腔减压,能够改善各脏器功能及其血液循环.腹腔减压以手术引流的减压效果更为确定有效,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经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对23例SAP的ACS病人行胃结肠韧带切开,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吸尽胰周渗液及清除坏死组织,并置多管腹腔引流、灌洗。结果除1例SAP病人因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外,其余22例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SAP的ACS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以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张家宾  陈亚敏 《腹部外科》2001,14(2):113-113
目的 探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早期腹腔渗液中的疗效。方法 对 15例SAP早期有腹水病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15例中 86 .5 %于 2 4h内病情明显好转。治愈 14例 ,并发胰腺假性囊肿 1例 ,死于胰性脑病 1例。无并发感染及中转手术。结论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SAP早期腹腔渗液的治疗中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肾镜及胆道镜双镜联合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周脓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例并发胰腺周围脓肿实施经腹腔及腹膜后途径穿刺置管,经皮肾镜联合胆道镜行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痊愈,无穿刺及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及置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SAP并发胰周脓肿的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选择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临床治疗资料。结果腹腔置管或开腹减压引流组13例死亡4例,3例穿刺引流减压不充分,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s,ACS)持续进展,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死亡,1例开腹减压延迟关腹术后低蛋白血症,合并腹腔感染死亡;未引流减压组4例中3例并发MODS,2周内死亡。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基础治疗的同时不能忽略腹腔内压的监测,一旦腹腔室隔综合征确诊应及时行腹腔减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0例SAP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干预。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了包括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在内的多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其中对6例腹腔渗液较多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腹腔灌洗;对4例合并胰腺周围积液并感染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9例病人全部治愈,包括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无一例需手术治疗,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7d,胰周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60d(平均为30d),住院时间32~152d,平均68d。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积液较多者以及胰腺周围积液合并感染者能够进行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它的成功应用为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的临床病程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观察、分析我院外科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救治42例FAP的临床特点、病程演变趋势和治疗效果。对于经有效复苏治疗,病人情况不稳定、脏器功能无好转的病人,及时行外科手术等干预治疗。早期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小网膜囊及腹膜后减压引流,建立有效的胰周灌洗引流系统。结果:42例FAP病人中存活了29例,存活率为69.0%(29/42);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存活27例,存活率为77.1%(27/35),7例行非手术治疗,存活2例,存活率为28.6%(2/7)。有37例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脏器功能障碍,占88.1%;最常累及的是心血管(54.8%)、肺(76.2%)及肾脏(57.1%);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在FAP中的的发生率也很高,占59.5%(25/42),存活14例,存活率为56%(14/25)。高龄(P﹤0.01)、APACHEII评分高(P﹤0.01)、SOFA评分高(P﹤0.05)、Balthazar评分高(P﹤0.01)都是FAP预后不良的指标。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P﹤0.05)。结论:FAP病人需要在急性反应期内尽早手术治疗,结合重症加强治疗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病人预后更凶险,需要更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更细致严密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9岁。诊断重症胰腺炎行胰腺坏死病灶清除,探查胆道,置T管引流。胰床、腹膜后,小网膜囊等处置管灌洗,引流腹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前采用全胃肠外营养,胃肠功能恢复后经T 型管置管给予胃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