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頔  孙斐 《环球中医药》2016,(4):443-445
目的对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院治未病科接诊服务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了解门头沟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状况。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23.7%,偏颇体质占76.3%。偏颇体质中,气虚质人数比例最多(16.7%),其次依次为阳虚质(14.0%)、痰湿质(10.6%)、湿热质(9.6%)、阴虚质(9.1%)、瘀血质(6.9%)、气郁质(6.7%)、特禀质(3.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门头沟区中青年人群中医体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状况,发现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体质状况有差异性,有助于针对门头沟区居民体质状况调整体质调养方案,提高门头沟区居民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了解吉木萨尔县主要民族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标准化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5060例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平和质1 055例,偏颇体质为4 005例(占79.2%)。偏颇体质中湿热质(1 564例)、痰湿质(1 118例)、阴虚质(1 002例)、阳虚质(732例)、气虚质(621例)、血瘀质(301例)、气郁质(205例)、特禀质(114例)。结论 9种体质类型在吉木萨尔县主要民族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偏颇体质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可为今后在本地区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老年人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227例,占39.82%;8种偏颇体质343例,占60.18%。体重指数、不良生活习惯与不同偏颇体质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杭州市离退休老年人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体质特征,揭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为进一步调理老年偏颇体质,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红  肖艳 《新疆中医药》2013,31(4):F0003-F0004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以制定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194名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社区居民实施中医体质调查分析。结果辨为平和质的36例,仅占所抽人群的18.56%。其中无既往史的健康者23例,才占11.86%,且健康者年龄明显小于有既往史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9种偏颇体质占所抽人群的81.44%,其中痰湿质31例、阳虚质25例、阴虚质21例、气虚质25例、气阴两虚5例、湿热质12例、气郁质17例、血瘀质17例、特禀质5例。结论在本社区人群中偏颇体质较多,应尽早实施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及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昆仑-炎黄体质辨识表调查500人,进行中医体质判定,结果显示平和质71人(14.20%),阳虚质比率最高138人(27.60%),阴虚质43人(8.60%),气虚质71人(14.20%),痰湿质32人(6.40%),湿热质28人(5.60%),气郁质22人(4.40%),瘀血质24人(4.80%),特禀质11人(2.20%),兼夹体质60人(12.00%)。  相似文献   

6.
本调查在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下,探索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个体化诊疗和健康管理模式,从而对人群中的体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徐学功  虞婕  张燕 《光明中医》2010,25(3):551-552
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亚健康中医体质分类分析,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发生率及中医体质分类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10440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亚健康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4216例)、痰湿质(3246例)、阳虚质(2490例)、气郁质(2093例)、湿热质(1245例)、瘀血质(882例)、平和质(758例)、阴虚质(709例)、特禀质(37例)。结论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宁晔  岑莉  周莉  冯筠  宁艳 《新中医》2015,47(9):152-154
目的:对初产妇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对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于有针对性实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对象为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共253例,应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进行体质调查,以明确其体质类型。结果:体质以平和质和气虚质最为常见,其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60例(23.71%)、平和质52例(20.55%)、气郁质45例(17.79%)、瘀血质21例(8.30%)、痰湿质20例(7.90%)、阴虚质19例(7.50%)、阳虚质18例(7.11%)、湿热质16例(6.32%)、特禀质2例(0.79%)。平和质的初产妇产后72 h开始母乳喂养率及产后4周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其他体质类型;气虚质、气郁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产妇4周母乳喂养率下降显著(P<0.05)。结论:结合深圳本地的特殊人群分布,产后体质大致以平和质、偏血瘀、气血虚、气郁质主,指导初产妇进行体质调治及母乳喂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由于其无典型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于慢性胆囊炎的发现及诊断存在延迟滞后性。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对慢性胆囊炎的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慢性胆囊炎多以上腹饱胀感、两胁胀满、口干口苦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胆胀"、"胁痛"等范畴,《素问·缪刺论》中提到其致病因素为"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灵枢·胀论》中提到其临床常见症状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长期在潮汕地区居住人群的体质。方法:调查方法采用入户、门诊就诊的方式,采用中医九种体质分类量表,对800例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平和质:28例,占27.25%,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湿热质比例最高187例,占23.37%,其次为气虚质(86例)、阳虚质(84例)、痰湿质(68例)、阴虚质(64例)、气郁质(42例)、瘀血质(33例)。结论:湿热质是长期在本地区居住人群的主要的偏颇体质。  相似文献   

11.
南方医科大学学生中医体质分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南方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实施的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对324例南方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实施横断面体质现状测评。结果 9类体质中,平和质137例(占42.28%),单纯偏颇体质17例(占5.25%),兼夹偏颇体质169例(占52.16%)。8种偏颇体质中按体质表达由多至少排列依次是:气虚质(136例)、湿热质(122例)、阴虚质(118例)、气郁质(115例)、痰湿质(106例)、血瘀质(94例)、阳虚质(88例)、特禀质(52例)。结论南方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人群中,约2/5学生为平和质,约3/5学生为偏颇体质,其中,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2.
体质,又称禀赋、禀质、气禀、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换句话说,体质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而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既包括身体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并  相似文献   

13.
中医体质理论寻求建立以“治未病”为基础思想的疾病预防体系,体质辨识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的健康干预等措施。目前中医体质的主要辨识方法为量表法和医生四诊法,缺乏标准性和客观性。对现有中医体质辨识技术与中医体质辅助辨识技术进行整理与回顾,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思想,对未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技术的发展方向作出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参与中医体质辨识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观察效果。方法:采用口头宣讲及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相结合,观察干预效果。结果:通过饮食干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中山市16292例体检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构成,以便更好地为养生、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方法:采用中医问卷结合辨证方法对16 292名体检者进行中医学体质调查.结果:湿热质占17.75%,平和质占16.58%,痰湿质占12.93%,阴虚质占11.45%,气郁质占10.46%,气虚质占9.56%,燥热质占9.42%,特禀质占8.59%,瘀血质占6.41%,血虚质占5.51%,阳虚质占5.04%.其中偏实质(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燥热质)男性多于女性,偏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虚质、阴虚质)女性多于男性,气郁质女性多于男性.瘀血质、湿热质、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燥热质、特禀质在各年龄组差别有显著性.随着年龄增长,平和质、气郁质、燥热质、特禀质比例逐渐减少,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比例逐渐增加.阳虚质和血虚质在各年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年龄与性别对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已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作为个体化诊疗的新切入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体质分类研究,可有效针对个体开展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及治疗康复等工作。试从体质辨识的概念、个体化诊疗及体质辨识在个体化诊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以期在未来个体化诊疗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体质辨识的潜在价值,构建中医个体化特色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而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性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8.
杨仕年  喻衫 《湖南中医杂志》2014,(4):139+150-139,150
目的:调查长期在成都市居住的老年人群的体质。方法:采用门诊抽样和家庭医师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制定的中医体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和质占28.5%,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前3位依次为气虚质17.4%,痰湿质13.3%,阳虚质12.5%。结论:偏颇体质中气虚质是本地区老年居民最主要的体质,其次是痰湿质和阳虚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方法:运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结合中医四诊仪对200例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证。结果:肥胖人群概括起来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病变脏腑涉及脾、肾,标实以湿、痰、瘀为主。结论:本研究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其他相关疾病病前状态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了思路和可借鉴的依据,更好地发挥中医"因人制宜""治未病"的优势,为人群的"治未病"提供了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年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老年人中医体质情况以及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素下中医体质类型。方法:选择2019年1—5月参与健康体检等活动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中医体质辨识对象,共2532例,采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及《体质判定标准》中相关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根据中医体质类型分类主要为阴虚质(36.41%)、痰湿质(26.15%)、湿热质(14.10%);高血压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6.10%)、痰湿质(29.80%)、湿热质(19.40%);糖尿病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32.93%)、阴虚质(26.95%)、湿热质(15.57%);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32.31%)、阴虚质(27.69%)、湿热质(15.38%);社区慢性病管理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1.10%)、痰湿质(30.17%)、湿热质(19.18%);其他老年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7.84%)、痰湿质(25.06%)、湿热质(12.73%)。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及湿热质是常见中医体质类型,对调整该区域老年人一般体质调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